英伟达,全球第一!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1 10:02 1

摘要:根据Gartner的最终数据,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将实现大幅增长,全球收入同比增长21%,达到6559亿美元。英伟达首次登顶全球榜首,占据11.7%的市场份额,其次是三星电子和英特尔。

根据Gartner的最终数据,2024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将实现大幅增长,全球收入同比增长21%,达到6559亿美元。英伟达首次登顶全球榜首,占据11.7%的市场份额,其次是三星电子和英特尔。

顶级厂商的这种变化反映了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日益占据主导地位。Gartner 指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的大幅增长以及内存收入 73.4% 的增长是此次格局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

Gartner 副总裁分析师 Gaurav Gupta 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Nvidia 跃居第一,是因为其独立图形处理单元 (GPU) 的需求显著增长,而 GPU 是数据中心 AI 工作负载的首选。”

据Gartner的洞察,Gupta指出,由于DRAM和闪存的双双上涨,三星仍保持第二的位置,而这得益于供需失衡后价格的反弹。与此同时,英特尔下滑至第三位,原因是其产品线竞争日益激烈,并且错失了利用人工智能浪潮的机会。

Techinsights此前也表示,由于市场对 NVIDIA 高性能 AI 处理器的旺盛需求,使该公司在 2024 年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NVIDIA 的半导体销售额从 2023 年的 496 亿美元增长了一倍多,达到 2024 年的 1156 亿美元,成为历史上首家半导体年收入超过 1000 亿美元的公司。Techinsights进一步指出,2024 年,排名前 25 的半导体公司总销售额增长了 27%,高于整个半导体市场 22% 的增幅。

此前预测:三星第一

按照Gartner在今年二月发布的预测,2024 年全球半导体收入总计 6260 亿美元,较 2023 年增长 18.1%。预计 2025 年收入总计将达到 7050 亿美元。

Gartner 副总裁分析师George Brocklehurst当时表示:“数据中心应用(服务器和加速卡)中使用的图形处理器 (GPU) 和人工智能处理器是 2024 年芯片行业的关键驱动力。对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 (GenAI)工作负载的需求不断增长,使得数据中心在 2024 年成为仅次于智能手机的第二大半导体市场。2024 年数据中心半导体总收入将达到 1120 亿美元,高于 2023 年的 648 亿美元。”

整体市场的积极表现影响了多家半导体供应商的排名。11家供应商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前25家半导体供应商中,只有8家在2024年的收入出现下滑。

2024年,前十大半导体供应商中有九家的收入都将增长,前十大半导体供应商的排名同比有所变化(见表1)。

受存储设备价格强劲反弹的推动,三星电子在2024年从英特尔手中夺回第一的位置,并扩大了对英特尔的领先优势。2024年,三星电子的营收总额达到665亿美元。

英特尔升至第二位,原因是其产品组合(AI PC 和 Core Ultra 芯片组)不足以抵消其 AI 加速器产品有限的成功以及 x86 业务的温和增长。英特尔的半导体收入在 2024 年将持平,增长率为 0.1%。

英伟达继续表现出色,2024 年其半导体收入增长 84%,达到 460 亿美元。凭借其 AI 业务的强劲表现,英伟达排名上升两位,稳居第三。

Fabless,英伟达稳居第一

据市场分析公司 TrendForce 称,到 2024 年,市场领先者 Nvidia 的规模将与其他九家前十大无晶圆厂芯片公司的总规模相当。

其他公司的年增长率都在 10% 到 20% 左右。AI 处理器供应商英伟达的半导体收入增长了 125%,达到 1244 亿美元,占据了前十大公司 2498 亿美元总收入的 50%。

采用诸如DeepSeek之类的高效开源模型可以降低AI的采用成本,并加速AI从服务器到个人设备的渗透。TrendForce表示,边缘AI将成为半导体行业的下一个主要增长动力。

2024 年 Nvidia H100/H200 GPU 的需求激增,预计 2025 年 GB200 和 GB300 的推出将在 2025 年提升 Nvidia 的收入。

博通也受益于人工智能驱动的需求,其半导体部门营收达到306.4亿美元,同比增长8%,位居第三。目前,人工智能芯片收入占博通半导体解决方案的30%以上。在经历了2024年年中低迷之后,预计该公司将在2025年在无线通信、宽带和服务器存储领域强劲反弹。

TrendForce 预测,2025 年 AMD 将继续专注于 AI PC 和 HPC/AI 加速器,并利用与戴尔、微软和谷歌的合作来保持增长。

2024年,高通和联发科摆脱了此前智能手机市场的低迷,实现了反弹。高通QCT部门在2024年的销售额达到348.6亿美元,同比增长13%,稳居第二。由于ARM授权的法律纠纷目前已暂时结束,预计高通将把重点转向人工智能PC和边缘计算。

预计到2025年,联发科的5G智能手机渗透率将超过65%,高端市场的份额也将不断提升,从而提振营收。此外,联发科与NVIDIA在Project DIGITS上的合作预计将保持增长势头。

韦尔半导体预计2024年营收将达到30亿美元,同比增长21%。近年来,该公司在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的市场份额持续扩大。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安卓手机中高端CIS出货量占比的不断提升,以及电动汽车在全球(尤其是在中国地区)自动驾驶应用领域的持续渗透。

MPS以 22 亿美元的营收位列榜单第十,同比增长 21%。该公司的 PMIC 已成功进入 AI 服务器供应链,推动其企业数据部门呈现指数级增长。

半导体,其他机构观点

除了Gartner以外,很多机构对全球半导体分享了不同的观点。

例如根据SIA的预测,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6276亿美元,较2023年的5268亿美元增长19.1%。SI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 Neuffer表示:“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额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6000亿美元,预计2025年市场将实现两位数增长。半导体几乎支撑了所有现代技术——包括医疗设备、通信、国防应用、人工智能、先进交通运输以及无数其他技术——而且该行业的长期前景非常强劲。”

从地区来看,美洲(44.8%)、中国(18.3%)和亚太/其他地区(12.5%)的年销售额均有所增长,但日本(-0.4%)和欧洲(-8.1%)的销售额有所下降。12月份美洲的环比销售额有所增长(3.2%),但亚太/其他地区(-1.4%)、中国(-3.8%)、日本(-4.7%)和欧洲(-6.4%)的销售额均有所下降。

随着全球半导体销量的增长,预计到2032年,美国国内芯片制造能力将增长两倍,这将使美国处于有利地位,能够强化其供应链,并帮助满足不断增长的全球需求。为了保持美国在芯片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华盛顿的领导人应该推进促进半导体生产和创新、增强高科技劳动力队伍以及恢复美国贸易领导地位的政策。

2024年,多个半导体产品领域表现突出。逻辑产品在2024年的销售额总计2126亿美元,成为销售额最大的产品类别。内存产品销售额排名第二,2024年增长78.9%,总额达到1651亿美元。作为内存的一个子集,DRAM产品的销售额增长了82.6%,是2024年所有产品类别中增幅最大的。

据Omdia统计,2024年是半导体市场创纪录的一年,年收入飙升约25%,达到6830亿美元。这一大幅增长归因于市场对AI相关芯片的强劲需求,尤其是用于AI GPU的高带宽内存(HBM),这推动了内存市场同比增长74%。在经历了充满挑战的2023年之后,内存市场的反弹帮助提振了整体市场。

然而,创纪录的一年掩盖了整个行业表现的不均衡。虽然数据处理领域经历了强劲增长,但其他关键领域——汽车、消费电子和工业半导体——在2024年却经历了收入下滑。这些困境凸显了原本蓬勃发展的市场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纵观2024年,人工智能对半导体市场的影响一直是主导力量,推动了创纪录的收入增长并重塑了行业格局。NVIDIA凭借其AI GPU,成为当之无愧的领导者,过去几年凭借强劲的收入增长,市场份额排名不断攀升。作为AI应用关键组件的HBM也随之飙升,显著提升了内存公司的收入。虽然HBM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其他DRAM细分市场,但供需平衡的改善也推动了整个内存市场的平均销售价格(ASP)上涨和收入增长。

工业半导体领域始于2023年的低迷在2024年进一步加剧,给专注于该领域的公司带来了挑战。Omdia首席分析师Cliff Leimbach表示:“从历史上看,工业半导体市场每年的增长率约为6%,然而,在2021年和2022年连续两年高于平均水平的增长之后,半导体市场收入在2024年出现了两位数的下降。需求下降加上库存调整,使2024年对工业领域来说是艰难的一年。因此,在该领域占有较大份额的公司的市场份额排名下滑。”

汽车半导体市场虽然表现优于工业领域,但在2024年也经历了营收下滑。在2020年至2023年期间,该行业的规模几乎翻了一番,远超10%的历史平均年增长率之后,该行业却突然放缓。需求减弱导致2024年市场萎缩,扰乱了近年来市场稳步上升的势头。

NVIDIA 在 AI 驱动 GPU 领域的主导地位使其在半导体公司收入中占据首位,超过了 2023 年排名第一的三星。

强劲的内存市场也重塑了排行榜,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均跻身营收排名前七的半导体公司之列。这些公司均比2023年的排名上升了至少一位,与上一年分布在前十一名的情况相比,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

关注全球半导体产业动向与趋势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4091期内容,欢迎关注。

『半导体第一垂直媒体』

来源:半导体行业观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