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皮们在前面破破烂烂,购物中心与品牌在后面缝缝补补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1 10:14 1

摘要:“中医养生”“脆皮青年养生”“散装式养生”等话题持续发酵,在小红书上已形成300W+讨论量的现象级传播。这群曾被戏称为“脆皮”的Z世代群体,从最初对中医的质疑,到如今主动探索“治未病”的智慧,完成了一场养生观念的“真香”式觉醒。

观察 OBSERVATION

养生赛道

在新型“养生赛道”中,购物中心及零售品牌正不断探索各种新潮玩法。

中购联新媒体中心

作者丨陈晓雯

左手拿杯冰美式,右手保温杯里泡枸杞,当代年轻人正以一种独特的“松弛感养生”方式重塑健康生活图景。

“中医养生”“脆皮青年养生”“散装式养生”等话题持续发酵,在小红书上已形成300W+讨论量的现象级传播。这群曾被戏称为“脆皮”的Z世代群体,从最初对中医的质疑,到如今主动探索“治未病”的智慧,完成了一场养生观念的“真香”式觉醒。

他们以“边熬夜边养生”的反差行为诠释着新型健康哲学:左手奶茶炸鸡,右手AI中医问诊;白天外卖点最辣最油餐食,夜晚泡脚桶里加藏红花……这种“燃烧生命式狂欢与自救式养生”的矛盾性需求,生动折射出当代年轻人独特的生存哲学。

基于对于消费者这种现象级养生趋势的捕捉,购物中心通过联合医院打造沉浸式“中医市集”,品牌方则通过创新产品与服务来实现破圈。值得注意的是,养生消费正从功能性需求升级为精神疗愈载体,精神补给、解压运动等体验项目应运而生,进一步印证了“养生即生活美学”的新共识。

PART.01

好Chill养生局

购物中心的绝宠养生趴

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购物中心作为线下实体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不断创新和丰富业态,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一些购物中心巧妙地抓住了“养生”这一热点话题,通过与地方医院等专业机构合作,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中医养生活动,成功地将中医文化与现代商业紧密结合,形成“健康+社交”复合消费场景。

如北京朝阳合生汇在朝阳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区商务局的协助下,邀请了北京按摩医院、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等近20家医疗机构的医务工作者共同举办了“养生&养心局”中医养生市集,活动包括中医义诊、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健康咨询与康复指导、特色康养产品展销以及养生功法体验等,将拔罐、问诊等传统服务嵌入消费场景,日均吸引超5000名年轻人参与。

南宁华丰城爱琴海城市广场则开启了主题为“三月三畅春山·潮玩养生局”的活动,旨在打造家门口的健康盛宴。活动包括健康义诊、药膳品鉴、养生体验项目、精彩表演和亲子互动等,其特色在于设置五大板块,汇聚二十多家健康品牌和机构,提供免费养生体验。该活动由广西日报传媒集团主办,南国早报等承办,南宁华丰城爱琴海城市广场等协办,为市民提供了便捷的健康养生体验,促进了健康养生理念的普及。

瑞虹天地举办上海首个中医药文化市集——回春本草集,活动首创“中医药+文化+消费+健康”融合模式,设置“望闻问切馆”“神仙功法地”“养生快活林”“脆皮养生堂”和“食全大补剂”五大主题板块,汇聚40个非遗项目、118场文化体验活动,如中医诊脉、耳穴敷贴、八段锦功法体验、香囊制作、古法制香技艺学习等,并邀请10位名医现场坐诊,提供免费脉诊、舌诊及个性化养生建议,让消费者在游逛闲玩的同时,获取健康养生的新潮体验。

此外,现场设有中药咖啡、中药材毛绒挂件、草本手串等创新产品展台,以及国风主题拍照区、养生游戏互动区等,满足年轻消费者趣味养生的需求。

台州玉环吾悦广场举办以“熬夜敷面膜,不如来把脉!”为主题的中医文化体验活动,该活动旨在为18-35岁的年轻群体提供一个集趣味性、互动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中医养生体验空间。活动特别设置了多个互动体验区,包括“望闻问切”体验区、“草本生活”展示区和“古法养生”体验区。

参与者不仅可以免费体验中医把脉、面诊、舌诊等服务,还能亲手制作香囊、体验艾灸、拔罐等传统中医理疗项目。此外,活动还邀请了知名中医师和养生达人进行现场分享,并带领大家演练“健身气功·五禽戏”,以帮助年轻人增强体质、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天津市鹏欣水游城的“潮起津卫·国韵养生”旨在打造一场沉浸式的中医文化盛宴。活动由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天津市商务局、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红桥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现场不仅有来自多家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宝藏中医”,更有祥禾饽饽铺、鱼酷等商家带来的特色商品。

市集设置了中医义诊区、中医适宜技术体验区、知名中华老字号企业区、中医药文化互动展示区四大展区,共81个展台,打造了一个集展示、体验、互动、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市民可参与中医养生功法带练、中药知识问答、打卡集章兑换限定礼品等互动环节,还能体验艾灸推拿、香囊DIY、中药拓印等非遗技艺,全方位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PART.02

好卷养生局

品牌的360°强劲宠爱攻势

当代消费品牌正以“养生+”战略重构产品逻辑,通过跨产业融合与场景再造,精准狙击Z世代“惜命式养生”需求。从餐饮赛道到美妆领域再到疗愈经济以及解压经济,品牌不断创新的背后是万亿级市场的强劲驱动。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新中式养生市场规模突破1.2万亿元,其中90后贡献率达64%。当养生逐渐演变为“可量化、可社交、可娱乐”的生活方式,品牌正在构建从产品供给到文化认同的完整生态链。

三餐食养,味蕾间的健康修行

在餐饮赛道,王饱饱和ffit8推出高蛋白燕麦棒等“代餐养生”单品,将即食性与功能性结合,天猫数据显示其复购率达38%;新茶饮品牌霸王茶姬研发“玫瑰丛中”,大杯总热量约276大卡,并且提供不加糖选项,与年轻消费者“养生大计”相符合;合为养作为小红书健康滋补类目的初创品牌,已经跑出了年销售额超 4000 万的惊人数据,旗舰店用户复购率高达 55% - 60%,并且入选《2024 小红书 rise100 电商年度榜单》百大商家。

除此之外,以“养生”为主题的线下实体品牌也跑出了令人惊喜的成绩。燕喜堂作为一家贩卖可持续生活的杂货铺,秉持“安全·美味·有机生活”的理念,以爱护土地的方式培育出最优质、最健康的作物而深受消费者喜爱。蘑界野生菌石锅鸡以天然、健康、新鲜又美味的招牌菜品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其中高原野生菌土鸡汤采用西藏墨脱石锅以及云南高海拔新鲜采摘的野生菌和180天林间散养的走地鸡,成为不少消费者外出首选美食。

此外,联名作为品牌做营销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养生方面也有着可圈可点的经典案例。如东阿阿胶与广州酒家联名推出“黄精炖肉苁蓉汤”,将阿胶滋补与广府靓汤工艺结合,通过全国24家门店同步销售及线上营销,实现单季销量环比增长164%。这些创新实践不仅拓展了药膳的应用场景,更通过“预防医学+饮食文化”的复合生态为消费者提供了多元化的养生餐饮选择。

妆养同频,肌肤上的活力焕新

美妆领域则呈现“科技赋能草本”趋势,其中珀莱雅运用超分子维A醇技术推出红宝石面霜,首次引入中国美妆首个自主专利环肽161,该环状结构成分不仅稳定性提升,还能精准靶向抗老靶点,配合水飞蓟素激活胶原生成通路,实现“靶向+广谱”抗衰策略。薇诺娜通过青刺果油专利实现敏感肌修护,并依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利用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开发出适合亚洲肌肤的专业护肤品。两大品牌在2024年618期间养生功效型护肤品销售额同比激增210%。

汝美汇作为一家以植物萃取、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新型护肤品店,其不仅拥有10万级别的无菌车间、1万级别的理化实验室,并且有自己的种植基地,专注于科学的产品配方,其原创品牌“原水味”和“美酵师”深受消费者喜欢。

此外,医美级护肤品在近几年也展现出强劲势力,例如敷尔佳、创福康、可复美、荣晟、芙清、绽妍等品牌,通过严格筛选优质原料、科学配比成分,注重产品的安全成分,通过公开透明、科学严谨的研发过程深受消费者青睐。

精神养生,思绪里的平静沉淀

在经济下行与职场高压的叠加影响下,抑郁症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隐形经济黑洞”。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已达2.8亿,中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高达6.8%,且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1.7倍。面对这一严峻现实,品牌正通过“文化浸润+技术赋能+空间重构”的三维创新,构建全场景疗愈生态。

■ 精神疗愈的第三空间

在精神疗愈领域,品牌通过突破物理空间边界,打造“第三空间”新范式。方所凭借其复合型业态,集书店、美学生活、咖啡、展览空间与服饰时尚等,通过独具匠心的空间设计,例如成都太古里店有8米的挑高、37根造型迥异的立柱,铺满行星轨迹的地面,整体呈现出一种原始、朴实的质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放松、释放精神压力的静谧空间。

愈欣書店以不同的手法逐步将生活场景叠加,使得游逛成为充满变化的城市叙事。业态涵盖书店、文创、潮品、新中式茶饮、瑜伽等,让消费者进行全面体验。走进书店,轻松游逛,选择自己喜爱的书籍产品,或者坐下来翻翻书,或者品壶清茶,让躁动的情绪有一个缓冲的平台。

熊沢书店以“为年轻人而创造的书店”为定位,设置4大主流场景业态,即书店、美妆、ART、美食。在茶香中阅读书籍、在酒吧里感受生活,与志同道合的人侃侃而谈,熊沢书店突破空间的限制,凭借“配套场景”的方式制造需求,充分发挥实体书店的场景优化,将用户体验放大到极致,营造生活方式、陶冶文化情操、建立具有社交聚会功能的泛文化平台,打造一个年轻人专属的灵魂滋养场所。

■ 传统养生与现代科技融合催生新物种

颐而康北京御园店运用负氧离子浓度提升技术,将森林级空气引入城市,配合AI体质诊测系统,实现“环境—健康”智能联动。这种创新模式使单次养生体验价值提升40%,复购率达行业均值2.3倍。数据显示,使用AI体质检测+负氧离子环境的组合服务后,顾客睡眠质量改善率达78%,亚健康状态缓解效率提升55%。

经道国医则构建五感疗愈系统:动态光环境模拟自然节律,活体香草墙实现嗅觉记忆闭环,声波按摩舱结合40Hz脑波频率,使睡眠改善率达81%。这种多感官联动的疗愈体系,使经道国医单次体验价值提升58%,复购率达行业均值2.1倍。

盐精灵·洞穴盐疗将中国的洞穴养生与欧洲的盐疗相结合,通过模拟天然洞穴的“微循环气候”环境,利用养生原理,帮助消费者减压助眠,缓解焦虑。其全国首店亦庄店数据显示,连续体验4周后,87%用户睡眠质量提升(PSQI量表评分降低≥5分),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平均下降18.7。

■ 沉浸式解压场景创新持续迭代

Dr.stretch利用独特的三段式被动拉伸手法,让顾客切实地感受到拉伸给身体带来的改变。自主拉伸不仅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因素,也是找到内心宁静的重要途径。TRK·大鲁阁运动生活馆通过打造精致健身空间,实现新运动体验和新消费升级的全面双循环,让健身变成一件更容易坚持且享受的事情,打造运动社交新高地,让消费者由外到内全方位释放压力。

不可思议运动街区开创了“减压馆”业态,独创了36个减压项目,采用静态减压和动态减压相结合的模式,融合“潮流+运动+减压+社交”新概念,打造年轻人喜爱的赛博朋克及美式度假风格,在娱乐中对精神进行疗愈。

结语

在信息传播极为迅速的今天,养生早已不再是局限于个体行为,悄然间已演变成年轻人社交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社交媒体作为年轻人分享养生经验的主阵地,通过分享养生心得并与他人产生共鸣,进而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养生社交圈子,在交流互动中获得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从最初凭借共同的养生需求引发情感共鸣,到不断强化健康生活理念,购物中心和零售品牌逐渐完成了文化与健康的双重传递。这一策略与年轻人对养生的热爱不谋而合,年轻人在享受购物中心和品牌带来的养生产品和服务时,也对品牌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和理念产生高度认同。

可以预见,在新型“养生赛道”中,购物中心及零售品牌正不断探索各种新潮玩法,不仅限于中医市集、养生产品及养生服务,更持续探索养生领域的创新发展模式,这也将成为商业开拓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带领市场向着更健康、更具活力的方向发展。

来源:中购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