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和友“老板”抢镜风波:一场暴露品牌管理短板的舆情危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0 18:41 3

摘要:4月7日的直播画面中,文和友联合创始人翁某某频繁抢镜、强行要求重庆卤鹅大叔让座的行为,被网友斥为“缺乏商业礼仪”,短短48小时内,其海信广场门店在大众点评收获超2400条差评,品牌形象遭遇重创。

美国网红“甲亢哥”(IShowSpeed)的长沙直播之行,意外让本土餐饮品牌文和友陷入舆论风暴。

4月7日的直播画面中,文和友联合创始人翁某某频繁抢镜、强行要求重庆卤鹅大叔让座的行为,被网友斥为“缺乏商业礼仪”,短短48小时内,其海信广场门店在大众点评收获超2400条差评,品牌形象遭遇重创。

事件经过:从“热情接待”到“喧宾夺主”

直播当天,甲亢哥与重庆卤鹅大叔正在用餐交流,身着绿色上衣的翁某某突然介入,以“我是老板”为由要求卤鹅大叔让座,并声称“不然我明天就去重庆”。

这一行为不仅打断了直播流程,更被指对嘉宾缺乏基本尊重。

当甲亢哥表示对贝类过敏时,翁某某仍大声劝阻“no, no, no”,被网友批评为“过度营销导致失序”。

尽管当事人卤鹅大叔事后表示“粉丝反应过激”,但社交媒体上“老板耍大牌”“消费客人博出位”的声浪持续高涨。

舆情发酵:差评如潮与企业应对失当

事件曝光后,文和友遭遇精准差评轰炸。4月9日数据显示,海信广场店页面超5.2万人参与讨论“甲亢哥 文和友”,差评量从上午10时的2464条迅速攀升至12时的2487条,不少网友留言“拒绝傲慢商家”“消费体验从期待变失望”。

然而面对危机,企业应对显得尤为被动:门店工作人员称“不清楚差评情况”,集团电话无人接听,联合创始人杨干军仅以“不需要回应”敷衍,客服更透露接到“人身攻击电话”,这种冷处理态度被营销专家直指“错失黄金公关期”。

品牌反思:流量营销中的边界感与危机意识

此次事件暴露出文和友在品牌管理中的两大短板:

其一,过度依赖创始人个人IP导致品牌形象割裂。翁某某作为联合创始人,其言行被天然赋予品牌符号意义,却在直播中混淆“企业主”与“社交参与者”的角色定位,将商业推广凌驾于嘉宾体验之上。

其二,危机响应机制滞后,错失舆情疏导最佳时机。对比海底捞等企业“快速认错、主动担责”的成熟公关策略,文和友的“沉默应对”反而放大了公众的不满情绪。

城市形象连带效应:从“网红打卡地”到“避雷标签”

作为承载长沙城市形象的餐饮名片,文和友此次事件的影响已超越企业本身。

有网友直言“冲着烟火气想去长沙,却被商家的傲慢吓退”,部分旅游攻略平台出现“避开文和友”的提示。

这警示本土企业:在成为城市文化符号的同时,需承担起维护城市形象的社会责任,任何个人言行都可能对城市品牌产生连锁反应。

行业启示:流量时代的营销伦理与品牌定力

营销专家彭宏渝指出,此次事件本质是“营销尺度失控”——借网红流量提升曝光本无可厚非,但需坚守“尊重嘉宾、敬畏规则”的商业伦理。

在眼球经济盛行的当下,企业更应建立“流量使用边界”:既不能让过度营销损伤品牌调性,更要在舆情危机中展现“有错必改”的担当。毕竟,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始于产品体验,成于价值认同,毁于傲慢失当。

来源:花开富贵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