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山东港口渤海湾港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智能散货堆高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度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成果在通用干散货码头智慧化转型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为传统散货码头智能化改造树立了标杆样板。
近日,山东港口渤海湾港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智能散货堆高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度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该成果在通用干散货码头智慧化转型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为传统散货码头智能化改造树立了标杆样板。
破局传统工艺
通用干散货码头散杂货物料传统堆高作业,多采用装载机与挖掘机配合工艺,存在设备协同复杂、扬尘污染、效率低等问题。渤海湾港科研团队针对共性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成功研发全自动智能堆高机。该设备由链板机接料、皮带堆高、大车行走三个系统构成,借助GPS定位、激光扫描、视频监控等先进智能感知设备,构建“5G+智能控制”智慧作业体系,可自主完成设备启停、路径规划、三维建模、动态避障等全流程操作,实现“堆高无人化、调度智能化”,作业效率与质量显著提升。
四大硬核创新
创新点1:首创全电动干散货专用堆高设备,突破通用干散货码头现有多流机“接力式堆垛”工艺模式,实现堆料一次性成型。
创新点2:突破基于实心重载轮胎的高精度四轮转向与行走纠偏技术,打破传统重型堆高机械轨行式限制,实现后方堆场及前沿装船作业区域全覆盖。
创新点3:研发基于多机构联动的精准定位技术,融合多数据源环境感知技术,实现自适应多形态垛型的堆料智能化;研发基于数字化料场管理系统的动态堆垛推优策略,构建基于实时反馈机制的轨迹规划算法,实现堆高机与无人散货水平运输设备IMV多工位交互智能协同作业。
创新点4:研发基于数字化料场管理系统的动态堆垛推优策略,构建基于实时反馈机制的轨迹规划算法,实现堆高机与无人散货水平运输设备IMV多工位交互智能协同作业。
智慧绿色效益显著
项目投用后,渤海湾港通用干散货码头人工成本降低83%,能耗成本下降86%,同时有效减少堆场作业设备交互频次,彻底消除传统人机交叉作业安全隐患。此外,物料全程“不落地”作业模式不仅降低货损货差,还延长有效工作时间,客户满意度持续提升。这一创新实践为港口本质安全升级和绿色高效运营提供坚实技术保障。
下一步,山东港口渤海湾港将以此为契机,立足“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发展定位,持续深化5G、AI、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打造数字化智慧港口与本质化平安港口,为山东港口“三大建设”贡献更大力量。(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戴升宝)
本文来自【爱济南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