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广州青年报讯(记者 郑巧蓉 见习记者 陈天旭 通讯员 彭晶 符晓媚 林子雅)2025年雷锋月,广州地铁集团的青年志愿者们活跃在城市各处,以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也为即将到来的全运会积累志愿服务经验。据统计,雷锋月期间广州地铁共开展志愿服务项目48项,同时组织内
地铁志愿者在社区开展小家电义务维修 周啟超/摄
广州青年报讯(记者 郑巧蓉 见习记者 陈天旭 通讯员 彭晶 符晓媚 林子雅)2025年雷锋月,广州地铁集团的青年志愿者们活跃在城市各处,以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也为即将到来的全运会积累志愿服务经验。据统计,雷锋月期间广州地铁共开展志愿服务项目48项,同时组织内外部志愿者近万人次服务广州市民,服务时长突破2万小时。
十年接力,匠心守护社区温度
不久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天明带领地铁青年“电器医生”组成小家电义务维修志愿队来到荔湾区冲口社区、悦江上品等社区为居民修复老旧家电。从调试老式收音机到维修短路电灯管,志愿者们凭借精湛技艺,让百余件老物件重焕生机。自2014年起,小家电义务维修志愿队已累计服务超千人次,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让社区居民感受到了“时光里的温度”,获得参与活动的独居老人连连“点赞”。
来自机械电气部的义剪团队则连续7年开展“银发关怀”行动,并创新开展义剪技能培训,将服务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公益模式。在“红色鱼珠公益磁场”活动中,志愿者们为长者剪出“春日新颜”,传递着跨越年龄的温暖。社区社工评价道:“从单纯服务到培育公益力量,地铁志愿者为我们打开了志愿服务的新维度。”
据悉,广州地铁青年还组建了10余支专业服务队,深入社区提供多元服务。通号维保二部、车站服务三部的维修骨干化身“家电医生”,在美林湖畔等社区修复多件家电;车辆维保二部的检修专家开设“移动维修站”,连续6年为南岗社区居民排忧解难。这些专业服务队的存在,切实解决了居民的生活难题,成为社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温暖力量。
多元服务,共建城市文明新貌
今年雷锋月,广州地铁青年志愿者在多个领域积极作为,助力城市文明建设。他们不仅走进养老院、沿线企业、“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招聘会现场贡献力量,还针对不同民生需求发挥专业技能。
在环境治理方面,他们联合20余个街道社区,对出入口及站外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北京路中心站的“红马甲”冒雨为青兰里社区“美颜”;金融城中心站、公园前中心站、通信一分部及通信二分部等多单位联合开展乘客界面美化志愿服务活动;同福西、滘心、广州南、三元里等中心站纷纷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出入口整治,累计规范停放非机动车2300余辆。
在关爱特殊群体方面,琶洲中心站在为期三天的第66届中国(广州)国际美博会与第15届(广州)国际家用医疗康复护理及福祉辅具展览会期间完成千次轮椅接送服务;火车站中心站与越秀区残疾人联合会共建举办志愿服务宣传活动,提升特殊群体出行体验。
在“绿美广州”建设方面,地铁知识城中心站青年与龙湖街道共建“志愿林”,在狮岭水库种下希望树苗;淘金中心站在口袋公园义务植树,让“推窗见绿”成为城市新景;各站点同步推进垃圾分类宣传,通过“旧物改造工坊”等活动传播环保理念。这些行动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还提升了市民的环保意识,为城市文明增添了一抹亮色。
拓展科普,点亮青少年成长
3月期间,通号维保四部工程师走进校园开展科普活动,把地铁信号系统知识化作“科技童话”,为汇景实验学校学生揭开轨道交通智慧面纱;车辆大修部、安检一部、车服一部组织青年团干带着“列车听诊器”“乘车百事通”走进番禺区洛浦厦滘学校,并通过“列车体检”动画展现科技力量。这些“行走的科普课堂”覆盖全线网数十所学校,在千余名青少年心中播下科技报国的种子。同时,地铁青年携手协和中学等学校,通过安全知识竞赛、模拟安检等沉浸式课堂,让近万名青少年掌握地铁出行“安全密码”。
通过种种活动,青少年不仅学到了实用知识,还增强了安全意识,有力保障了青少年健康成长。地铁通号青年设计的“列车精准停靠”模拟游戏、“快车超车”互动实验也丰富了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让科普效果更直观。
来源:广州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