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胡乱喷商住房,所有的劣势都罗列起来。我眼里,商住房地理位置相对优越,物业管理到位,使用成本并不高,唯一不足是没有学区和落户优势,试问千万北漂一族这两项又有多少是必要的呢?
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总有人胡乱喷商住房,所有的劣势都罗列起来。我眼里,商住房地理位置相对优越,物业管理到位,使用成本并不高,唯一不足是没有学区和落户优势,试问千万北漂一族这两项又有多少是必要的呢?
北京这个地方买不了大产权只能买公寓,再不好也是自己的家!房评看角度,如果你住东四环内棕榈泉,像素的房子,白住也不去,如果站在北漂的角度去看,那好歹是个家,不用租房住,不用被人赶。
如果你的孩子大学毕业不愿意再回到小地方,租房子每年都要搬家,无良房东到期就涨价,买了公寓再不要搬家了,商业水电没几个钱,燃气贵了点,一百方能用一年,物业超好,每层都有门禁外人绝对进不来,商业配套完善。
如果年轻人想创业开公司,工作室一楼办公,二楼居住又可以注册公司美美哒,不能落户,没有学区,能买房子再置换不就行了?或者以后父母住又不存在落户问题。
所以说住宅商住各有优缺点,不能一概而论。我朋友住一商业住房B区,物业管理好,绿化好,交通方便,一层4户,住着也不错。
现在,小面积商办已经成了绝版。没资质的过渡一下还是可以的,毕竟是北京。买了自己住挺好,比租房强多了。北京打工买公寓过渡,还款也不累。等打工累了,回老家不影响购买住宅,公寓转租出去或者卖了都挺好,不想靠这个投资发财,有个小窝就好。
不管商住还是商品房,毕竟不限购,总价低,又离地铁这么近。年轻人自住近期没考虑孩子的话,商住其实可以考虑。主要是跌得差不多了。价格是同地段商品房三分之一了。
什么事都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各有各的优势,这种房子年轻人有喜欢。比租房强多了。首先实用。给了很多人生存的机会。我们所见的“商住两用”口号,也仅限于使用层面——住户可以把这些房子当家,但在性质上,却不属于住宅。之所以政策打压商住LOFT是因为抢了住宅的用户,单身或小两口住这种LOFT是很合适的。
如当前在钱不够的前提下选择loft是首选。
但也有人说买商住公寓:亏死了,同期买商品房的,早就翻倍了。还可以落户。我妹跟我姐同一年在北京买房,我妹70万全款买的公寓,我姐总价160万首付50万买的120平房子,现在我妹的房子58上挂80左右,我姐的房子370了。
有一个朋友 ,开发商卖的时候买的北京像素,现在还在持有,就当以后作为一个养老金的补充吧,没打算出售。
买不买商住取决于自己的需求,每种房子都有适合的客户群,如果只是想在北京安身立命,买商住房很划算的,因为总价低,位置大多在城里繁华区域,交通便利。住些年有了更多的资本,可以考虑回家乡生活还是换住宅,如果是准备单身的,或者夫妻二人的,不需要考虑孩子问题,这种房子就很好。总价低负债低,或者几年就还完了,生活质量高一点,轻松很多。北京像素对于需求的人是非常适合的。无论是创业的年轻人,还是北漂的人都是首选。主要就是方便,租金适中。待副中心真正建设完成后,会更加方便。等待时间的验证。有朋友在北京像素小区住 ,他说:北京像素开始还是蛮有活力的小区。商业地产没有房产税的顾虑,解决了漂族的归属问题,也没有对户籍制度提出挑战,可以说在房地产政策风云变幻时期。它是必不可少的缓冲剂。至于商住混用,是产品性质决定的,好不好只有住过用过才知道,北上广深的loft虽然不及住宅涨的快,但单价低也是事实,而其超高的交易税费却让人看不懂了。
目前帝都也好其他城市也罢,对于不限购产品的需求大量存在,抛开户籍问题讲这何尝不是一种外来的刚需,对于购买、使用、持有环节都明码实价的公寓来说,其基本回归了住的属性。
但我有一个疑问 :为何交易环节还要收重税?投资肯定是不合适的,升值空间几乎也没有。
北京像素商用房,租房和自住其实没问题,特别是年轻人过渡使用。北京商住loft总价少,出租高,确实没商品房值钱。但政策的变化是经常的,一切都会向着好的方面发展。暖房的时候看整个小区都是年轻人,有烧烤地,有球场,有运动房。物业南北两个区还挺负责,八卦阵的抄手回廊也有特色,关键离新开的地铁6号延长线很近。民水,民电,天然气,精装修,新风系统,中央空调,电梯都是松下品牌,物业服务非常贴心,紧邻地铁口,大型商超,小区环境也非常好。但是后来,这小区渐渐烂了,通体的楼道灯好的没几个,晚上都吓人。底商居然还有很多做饭的地沟油馆子,乌烟瘴气。四年时间就变得慢慢就变得没法居住了。
有个朋友在石景山买的LOFT,没有天然气只能用电,橱柜大概只有一米长,洗菜盆小得只能放下个袖珍锅。屋顶也很矮,这样的房子住着太难受了。后来2017年政策前夜,同事把loft卖了,在东坝买了一个真正的大平层,算是完成了漂亮转身。
凡事没有绝对,鞋子舒不舒服只有脚知道,房子适不适合只有住的人知道,谁不想要学区房,要豪宅,但是,想要有用吗?不过是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
当然商住房也有很多缺点, 40年或50年产权,不能落户,没有学区,水电都是商业水电。北京17年商住政策出台后,房价从最高价下跌40-45%,据说将来再次上市交易要缴纳30-60%的增值税,公寓的转让税费在15%到20%之间。
2017年,3月26日晚间,北京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办公类项目管理的公告》要求在建在售商办项目不得卖给个人,商业银行暂停购房贷款。从此,北京商住市场一蹶不振,北京商住房的价格也一路下跌,跌跌不休。从那时开始,北京商住房的地位一落千丈,商住房这颗烫手山芋,握在手里又丢不出去。
前些时间北京市某个区推动商办产品改住宅政策公布之后,北京商办改住宅似乎就陷入了僵局! 然后最新传来内部消息,通州的商务型公寓或可迎来落户的机会!这一迹象表明 ,也许 ,北京商住房会翻身站起来 。
来源:德才兼备湖泊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