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算过一笔账?我们每天刷短视频、打游戏、熬夜追剧的时间,如果换成学一门技术、读一本书、研究一个赚钱项目,一年后你能多存多少钱?
你穷,是因为你太快乐了。
这句话是不是似曾相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算过一笔账?我们每天刷短视频、打游戏、熬夜追剧的时间,如果换成学一门技术、读一本书、研究一个赚钱项目,一年后你能多存多少钱?
底层人总抱怨机会少、赚钱难,可事实是,很多人一边抱怨穷,一边却在快乐陷阱里越陷越深。
那些让你轻松沉迷的东西,用廉价的快感麻痹自己,这不是命运的礼物,而是人生的陷阱。
最后钱没攒下,身体垮了,脑子钝了,只剩下越努力越穷的焦虑。
变强最快的方式:戒断多巴胺
多巴胺是什么?是刷短视频时停不下来的手指,是熬夜追剧时发酸的眼睛,是工资到账立刻清空购物车的快感。
它像一颗糖,吃的时候甜,吃完只剩蛀牙。
加州大学精神病学教授卡梅隆·瑟帕做过一个试验。
他让一群硅谷高管暂停所有娱乐活动,不抽烟、不喝酒、不社交。结果这些人很快出现记忆力衰退、注意力涣散的症状,甚至独处时焦躁不安,连半小时的材料都看不进去。
瑟帕说:快节奏的娱乐刺激多巴胺疯狂分泌,一旦停止,人就会陷入空虚和焦虑。
这就是多巴胺的真相,它用即时快感麻痹你,再用戒断反应控制你。
而且越穷的人,越容易掉进即时满足的陷阱。因为长期匮乏会让人失去延迟满足的能力。
中年人最常见的行为就是,拼命抓住每一个“马上成功”的机会:跟风炒股、借钱买彩票。结果呢?被割韭菜、负债累累。
精英的清醒:他们为何远离低级快乐?
乔布斯严格控制孩子玩iPad的时间,扎克伯格禁止女儿注册脸书账号,
这些制造“快乐陷阱”的人,比谁都清楚它的毒性。
为什么?
因为高级的快乐需要跨越障碍,低级的快乐直接满足欲望。
看纪录片要动脑,读名著要思考,但刷短剧、打游戏毫无门槛。
前一秒还在为升职焦虑,为收入担心,但下一秒就被短视频逗笑。
刚发誓要减肥,转眼就点开外卖软件。
多巴胺用0.1秒的快感,就能让你忘掉所有不甘。
更可怕的是,这种快乐会“人传人”。
戈夫曼提出的“傻子共振”理论,在算法时代被无限放大。
你刷宠物视频,平台就给你推更多萌宠。
你点开明星八卦,首页全变成娱乐热搜。
最后困在信息茧房里,还以为全世界都和自己想得一样。
当你的时间被算法切割成碎片,人生也就碎成了渣。
戒断多巴胺的三剂猛药
第一是手机:
把短视频APP挪到手机最后一屏,关掉所有推送通知。每天固定1小时处理娱乐信息,其余时间手机扔进抽屉。别高估意志力,物理隔离比咬牙硬扛更管用。
第二是消费:
把“想要”和“需要”写在本子上,新手机非必要不换,网红餐厅非必要不去,直播带货非必要不看。
穷人的钱不是赚出来的,是抠出来的。
第三是时间:
每天睡前问自己,今天做的哪三件事,能让三年后的我感谢现在的自己?可能是学了一小时编程,可能是谈成一个客户,可能是忍住没买溢价包包。
时间花在哪里,命就拴在哪里。
熬过戒断期,财路自然开
戒断多巴胺的前30天,比戒烟还难。你会烦躁、空虚、总觉得少了什么。这时候要记住,痛苦不是惩罚,是身体在排毒。
最后:
来源:凡间生活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