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可爱的“小家伙”是成都音乐文创园企业八光分文化参与申办世界科幻大会的纪念品,也是该公司展示文创内容的“迎宾”,它指引着武侯区融媒体中心主播子健和其他参观者一一翻看《中国科幻口述史》《三体漫画》《银河边缘》等重磅作品。
在成都音乐文创园的国际城市设计产业中心一楼大厅里,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的吉祥物“幻熊科梦”背靠园区咖啡店,每天都积极“营业”,迎接科幻迷前来打卡。
这个可爱的“小家伙”是成都音乐文创园企业八光分文化参与申办世界科幻大会的纪念品,也是该公司展示文创内容的“迎宾”,它指引着武侯区融媒体中心主播子健和其他参观者一一翻看《中国科幻口述史》《三体漫画》《银河边缘》等重磅作品。
“八光分,是光在真空中行进八分钟的距离,既是阳光抵达地球的距离,也是孕育生命的距离。”公司创始人和CEO杨枫说,成立八光分就是要像阳光播撒生命一样,让科幻成为生活之光。
传承科幻精神,引领科幻力量崛起
成立于2016年的八光分很年轻,但在成立之初便携带着传承的钥匙。杨枫曾是《科幻世界》的副主编,公司创立后策划的第一个大项目就是集合了四川十位科幻功勋人物的口述访谈录《追梦人——四川科幻口述史》,该书汇集了大量老照片、信件、剪报等珍贵文献资料,将近半个世纪的中国科幻的发展历史详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2023年10月,成都世界科幻大会期间,八光分隆重推出《中国科幻口述史》,二十一位科幻名家以回忆拓宽想象的疆域。
以记录历史为起点,数十位科幻受访嘉宾为八光分提供了手稿、图书、照片等资料,公司专门建立了一座科幻书房来存储这些珍贵的记忆,比如老一辈的科幻名家王晓达就将自己的小说手稿捐赠给了八光分。王晓达在八十年代初是一名中专教师,创作科幻小说的初衷就是为了让学生们对理工课程产生更多热爱。传递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理念,这是王晓达等许多老一辈科幻作家共同的初心,也是如今八光分所继承和发扬的科幻精神。
据介绍,八光分向全体科幻迷开放的科幻书房,除了珍贵的手稿,这里还有众多市面上难得一见的中外科幻期刊、旧书,相信所有热爱科幻的读者都能在这里见证科幻人筚路蓝缕的征程,汲取薪火相传的力量。
杨枫向子健介绍说:“我们非常有幸在公司成立之初,就与作为科幻迷最敬仰的科幻前辈们建立了深度链接。发掘优秀的原创作品、培育优秀的原创作家是我们的立足之本,而前辈们对科幻的热爱赤诚则激励着我们这个年轻的团队不断前行。八光分文化的发展始于一本书、一个故事、一个作家……我们是散播科幻火种的人,希望能引领更多科幻力量的崛起。”
手握知名科幻IP,在海外“站稳脚跟”
立足厚重的科幻文脉,打开国际化大门是八光分的发展方向。杨枫说:“在科幻文化的塑造中,链接人与世界、我们与未来,是我们品牌价值观之一。”
拜访八光分的办公室要经过一条科幻走廊,子健看到英国科幻长寿剧集《神秘博士》中伪装成公共电话亭的“时光穿梭机”TARDIS占据着一处显眼的位置。在很长时间,八光分都是国内最大的《神秘博士》出版平台,出版官方授权的正版中文图书,而这样的合作仅仅是八光分国际化道路的一隅。
现在,八光分已手握《三体漫画》《银河边缘》《火星孤儿》《群星》《七国银河》等多个知名科幻IP,其中,《银河边缘》与美国凤凰选择社达成版权深度合作,以中美双主编的形式合作科幻MOOK,该系列丛书一经面世,就受到了广大科幻迷的热烈追捧。
“经过长达六年的精心创作与打磨,《三体漫画》第一部终于圆满完成,全书包含十册,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完整而宏大的科幻世界。目前,已达成法、英、美、日、意大利等八个国家的纸质出版授权,同时针对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也顺利推出了繁体版。”杨枫兴奋地说。
在国际化进程中,八光分不仅致力于“走出去”,更力求在海外“站稳脚跟”,通过科幻这种无国界语言,将更多蕴含丰富文创内涵的精品佳作推向国际舞台。
融入成都地标,科幻与城市发展共振
神秘的巴蜀文化遗迹、三线建设时期积淀的工业底蕴,以及众多科研院所的汇聚,与成都这座城市开放包容的气质相融合,共同构筑了一片滋养科幻梦想的沃土。
在八光分推出的原创作品中,《群星》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广泛关注。小说将故事背景设定在成都,巧妙地融入了九眼桥、环球中心、玉林路、武侯祠等众多成都地标,这些元素在科幻的奇妙视角下,焕发出别样的吸引力。
“八光分深深扎根于成都这片丰厚的科幻文化土壤,特别是武侯区拥有国家文化出口基地,这为我们打造本土IP、站上国际舞台提供了更多助力。”杨枫表示,在成都音乐文创园,就像在家一样的方便、温暖,政府的政策扶持促进了科幻产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吸引越来越多的科幻爱好者和行业精英汇聚,共同推动成都科幻产业从“内容高地”向“生态高原”跃迁。
来源:最武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