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视频里,一个年轻女子贴着镜头微笑,背后是病房墙上贴着的手写纸牌:“2026年——10岁生日”。
“宝贝,生日快乐,妈妈永远爱你。”
视频里,一个年轻女子贴着镜头微笑,背后是病房墙上贴着的手写纸牌:“2026年——10岁生日”。
视频的最后,她轻轻挥手,画面定格。
这是26岁的张丽君在病危期间为孩子录制的18段生日祝福之一。每一年,一段,一次,一句不变的“妈妈爱你”。
2015年11月,上海瑞金医院妇产科病房内,张丽君被诊断出胰腺癌晚期。
那年她怀孕五个多月,医生建议引产,以便尽快手术治疗。丈夫韩诗俊、双方父母和亲戚都一致选择“保大人”。
面对家属劝说,张丽君只提出一个问题:“孩子会遗传我的病吗?”医生回答:“不会。”
她便不再动摇,坚持生下这个孩子,并对家人表示:“再让我引产,我就跳下去。”
此时她已因肿瘤迅速恶化而消瘦至70斤。她开始频繁呕吐、无法正常进食。
身体日渐虚弱,但她坚持每日记录腹中胎动,甚至与孩子“说话”,保持沟通。
29周时,张丽君的身体接近极限。医生决定提前剖宫产,儿子出生时体重不到两公斤,被立即送往新生儿监护室。
张丽君没有机会立即看见孩子,但在术后第一天,她要求医生抱孩子到自己身边。
她看着孩子小小的面庞,用手指轻触他的额头,取名“韩鹤鸣”,小名“小笼包”。
术后第六天,张丽君被转入胰腺外科。最终确诊为极罕见的“印戒细胞癌”,医生评估已无手术意义,只能进行姑息化疗。
治疗开始前,她与丈夫商量录制生日视频。
她一共录下18段,每段视频开头标注年份,从2016年至2033年,分别用于孩子每年生日播放。
录像期间,她面部浮肿,头发渐渐脱落,坐在病床上对镜头重复着同样的话语:“妈妈知道你会是一个勇敢的孩子。”
每条视频结束时,她都会在画面中举起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当年的日期和一句祝福。
她一边接受化疗,一边参与丈夫安排的短途旅行。两人曾在法国餐厅庆祝结婚纪念日,还曾一起在国外拍下许多合影。
旅行结束后,张丽君因视神经受压,一只眼睛完全失明。
2016年11月,她在家中安静离世。彼时,她的孩子尚未学会第一句“妈妈”。
张丽君去世后,小笼包被父亲韩诗俊亲自抚养。他拒绝了多次相亲,搬回父母家与爷爷奶奶共同照顾孩子。
每年孩子生日当天,家人按约定播放一段张丽君生前录制的视频。孩子会在家人陪伴下坐在沙发上观看,有时神情漠然,有时低头不语。
2019年,韩诗俊再婚,继妻成为孩子的新监护人。她负责孩子日常生活,接送上下学,参加家长会。
2020年起,网络流传“孩子被过继”“父亲再婚后弃养”的说法。
韩家发布律师函澄清:孩子始终由韩诗俊本人及父母照顾,从未过继任何亲属。谣言很快被删除,但对孩子造成了间接伤害。
孩子上小学后,班级曾组织“我的父母”视频展示。他提交的是母亲生前录制的第六段视频。
那天,全班沉默。
从那之后,他不再主动要求播放生日视频。2026年10岁生日那天,父亲再次提出播放当年的片段。孩子沉默许久,摇了摇头。
那段录像被放回储物柜中,没再打开。
母亲曾在最后一段视频里说:“希望你每一年,都能听到我的声音。”
声音还在。画面还在。而孩子,在流动的时间中,正安静长大。
来源:乐以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