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职教中心筹建古建筑修缮与仿建专业纪实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1 13:04 1

摘要: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和智慧。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古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尤其是现存28027处、堪称全国古建筑最多的省份--山西,更是人才需求出

传承古建技艺 培育匠心人才

——万荣职教中心筹建古建筑修缮与仿建专业纪实

【前言】

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和智慧。近年来,随着我国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古建筑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日益旺盛,尤其是现存28027处、堪称全国古建筑最多的省份--山西,更是人才需求出现断层。

根据万荣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和学校长远规划,结合万荣当地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精准对接古建筑保护与修复领域人才缺口,我校于2025年启动古建筑修缮与仿建专业建设工作。

一、领导调研谋发展:共绘古建教育新蓝图

3月19日,袁珺副县长、张文峰局长、杨云鹏校长一行,深入校企合作单位,对“万唐龙”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和“舜博苑”古建工程有限公司,进行了前期调研与考察活动。实地考察了两家企业木料、琉璃、仿古砖等加工厂的实际运营情况,进一步了解到各自企业在传统斗拱模型复原、古建数字化建模等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调研谋发展,古建绘蓝图,通过研讨交流,共同谋划了古建专业“以传统技艺为核心、现代科技为支撑”的教学思路,初步提出了校企合作五年规划。

3月22日,学校召开专业建设论证会,邀请行业专家及企业代表共商人才培养方案。双方就课程体系、师资建设、证书融通、行业标准、联合开展古建保护课题等内容,初步达成建设共识。

二、师生研学探真知:沉浸式感悟古建魅力

4月10日上午8时,师生代表100余人,乘车来到里望乡上井村“舜博苑”古建工程有限公司和里望乡北阳村“万唐龙”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开展研学活动。

在舜博苑,王晋山总经理和董盼主任,带领学生认识了古建各类板瓦、筒瓦、勾头、兽头、砖雕、琉璃等古建筑传统构件;在木料加工厂,带领师生们仔细观察彩绘、砖雕等传统工艺细节,让大家亲身感受古建筑“一砖一瓦皆学问”的精妙。

董盼主任还提到,该专业毕业后,可以有多重选择,可以选择木工雕刻技术岗、瓦石制作技术岗、财务预算岗、资料信息岗,测绘设计岗、招投标岗等,可根据同学的性格、能力安排适合自身的岗位进行专项培养。

来到万唐龙,董养明董事长出门热情迎接,讲解了大门楹联“榫卯制衡良艺岂因名利废,道在有无瓦甓能传百代工”包含的的企业文化内涵;介绍了近年来企业获得的荣誉:在高平二郎庙修缮工程和万荣县稷王庙修缮工程上荣获全国十佳工程奖,帮助蒙古国建造了传统的灰陶构件生产基地等。

结合1:5等比例缩放的飞云楼实体建筑模型,董事长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万荣飞云楼的纯木榫卯结构,让学生们真正了解“三层四出檐、明三暗五”的含义,体悟到万荣本土古建的风格和韵味,他的讲解如春风润物,将文化自信的种子深深植入学生心中。在讲到古建修缮时,他特别强调,要始终遵循最小干预、真实性、完整性、可逆性、不改变现状的修缮原则,一定要保证古建筑的原始风貌。

向学生们介绍由俄罗斯进口的已经过熏蒸干燥处理后的一级落叶松、红松、樟子松、及常见的榆、槐、核桃木等木料。

加工车间,学生与工匠大师零距离接触,面对面观看雕花修复、斗拱测绘、砖雕拓印、彩画临摹等古建技艺操作项目。

该企业还提供传统木工、传统瓦工、砧细工、木雕工、石雕工、砧刻工、泥塑工、彩绘工等一系列工作岗位。

此次研学,将课堂延伸至古建技艺展示和操作现场,为该专业构建“理论—观摩—实操”立体化教学链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更让热衷该专业的学生,明确“守护文化根脉”的职业使命!

古建筑修缮与仿建,不是简单的技术复制,而是要在守护历史文脉中培育文化自信,弘扬建筑文化,传承工匠精神。我校筹建该专业的初衷,就是锤炼“修旧如旧”的匠心,传承“古为今用”的智慧,让更多的中职学生,增强山西古建文化自信,借助地方古建企业的平台,深化校企合作,学好修缮技能,掌握过硬本领,在服务万荣、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真正成为中华建筑文明的守护者与传播者,守护、守好山西文明的根脉!

从飞檐斗拱的力学之美到非遗技艺的匠心传承,从领导调研的战略布局到师生研学的躬身实践,我校古建筑修缮与仿建专业,将秉承“守文化之根,铸时代之魂”的信念,站在时代新起点,开启改革新征程,继续书写职业教育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摄影:冯晓丽

来源:金三角网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