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钴胺和维生素B1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长期服用吗?一文告知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1 14:03 2

摘要:说到腰椎间盘突出症,许多人第一反应是“老毛病”或“久坐惹的祸”,但真正了解它的人并不多。

说到腰椎间盘突出症,许多人第一反应是“老毛病”或“久坐惹的祸”,但真正了解它的人并不多。

更别说市面上各种治疗方法五花八门,从针灸推拿到吃药打针,普通人很难分辨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

而在这些方法中,甲钴胺和维生素B1这两种常见的神经营养药物常常被医生开具,很多人服用了以后觉得症状减轻,便开始长期服用。

它们真的能起到治疗作用吗?又是否适合长期吃?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从多个角度,深入浅出地把这个问题讲清楚。

腰椎间盘突出,其实是脊柱下部的“软垫子”——椎间盘出了问题。

这个“缓冲垫”因为年龄增长、体重过重、久坐久站、搬重物等原因受损,里面的髓核向外挤压,压到了周围的神经,就会引起腰痛、腿麻、甚至行走困难。

是中老年人,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白领、程序员、司机、直播博主等长时间久坐人群也成为了高发人群。

一项《中国临床神经病学杂志》刊登的研究显示,我国30-50岁人群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已接近20%,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很多人以为只是“腰疼”,忍一忍就过去了,但神经被压迫久了,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神经损伤

这时候,单靠止痛药已经无效,必须要靠改善神经功能来进行治疗。

甲钴胺其实是维生素B12的活性形式,比普通的B12更容易被神经细胞吸收。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神经修复和再生

通俗地说,它就像是神经系统的“营养师”,可以帮助受损的神经“长回来”。

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发现,甲钴胺可以缩短神经修复的时间,还能改善神经传导功能,进而缓解因神经受压引起的麻木感、刺痛感。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曾报道,一项针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研究中,服用甲钴胺4周后,超过70%的患者下肢放射痛症状明显减轻

它并不是“止痛药”。

你不会吃下去立刻见效,但长期使用能够从根本上改善神经状态,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疗效,恰恰是慢性病患者所需要的。

维生素B1,也叫硫胺素,虽然是常见的维生素,但它在神经系统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参与糖代谢,是神经细胞获取能量的关键物质。

如果缺乏B1,神经细胞就会像“断电”一样,导致传导异常,出现疼痛、麻木等症状。

很多人不知道,我国膳食中普遍缺乏B族维生素,特别是长期吃精米白面、不爱吃粗粮的人,更容易出现轻度维生素B1缺乏。

而这种轻度缺乏可能并不会表现为剧烈症状,但在腰椎间盘突出时,会加重神经系统的负担。

医生常常建议在使用甲钴胺的同时联合使用维生素B1,从而起到双重神经营养的作用

两者配合使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一刀切”的答案。

我们得分人、分情况来看。

如果是短期出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状,比如急性发作期,医生评估后一般会建议连续服用甲钴胺和维生素B14-8周

这段时间内,神经修复需要大量营养支持,这时候服用是非常必要的。

而对于有慢性腰痛、反复发作的患者来说,很多人会问:“我是不是要一直吃下去?”从药理上来说,这两种药并不属于激素类或成瘾类药物,副作用极低,理论上可以长期服用。

但实际操作中,医生通常会建议间断使用,比如连续服用8周后停药2周,观察症状再决定是否继续。

长期服用的前提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维生素水平。

尤其是甲钴胺,虽然副作用少,但极个别人会出现皮疹、胃肠不适等反应,需根据个人体质调整剂量。

很多人误以为吃了药、打了针就万事大吉,但事实是,如果不改变生活方式,腰椎间盘突出很容易“卷土重来”。

比如长时间坐着不动、坐姿塌腰、喜欢跷二郎腿、运动不足,这些都是隐藏的“腰椎杀手”。

临床上不乏年轻人因为沉迷打游戏、加班熬夜,结果不到30岁就得了严重的腰椎病。

医生建议的“适量运动”,其实不是喊口号,而是实打实的日常动作,比如:

在办公室,每坐40分钟就站起来伸伸腿,哪怕走两步也好。

试着每天做10分钟“靠墙站立”,让背部肌肉记住正确的姿势。

晚上别躺床上刷手机,试试做几个简单的“猫牛式”或“桥式”缓解腰部紧张。

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动作,长期坚持下来,远比吃药更能预防复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腰被称为“肾之府”,人们普遍认为腰痛与“肾虚”有关。

这种观念让很多患者在症状出现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吃补药、喝汤剂,甚至迷信偏方,而不是及时就医。

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许多人把身体健康当成“可牺牲”的代价。

直到疼得下不了床,才知道“健康才是本钱”。

我们呼吁更多的公众意识到:腰椎间盘突出不是“老年病”,而是一种与生活方式高度相关的“社会病”

它的防治靠医生,更靠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和责任心。

甲钴胺和维生素B1确实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有帮助,尤其是在涉及神经损伤时,它们的“神经营养”作用不可替代。

但是否长期服用,应由医生根据病情评估后决定,切不可自作主张“长期吃药保平安”。

更重要的是,想要真正解决腰椎问题,不能只靠吃药。

改变坐姿、加强锻炼、避免负重、定期评估病情,这些才是长久之计。

如果你正在服用这两种药,不妨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和你的医生再次沟通一下,看看是否可以调整用药计划。

如果你还没开始治疗,但有腰腿痛、麻木、刺痛等症状,也千万别拖着,尽早就医是关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王良民,刘建民.甲钴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20,28(6):487-490.

陈志远,李新.维生素B1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1):55-58.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慢性腰背痛诊疗指南(2022年版)》.

来源:药师健康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