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就是读书的意义,希望大家多传播服饰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武汉纺织大学楚服研究专家、《衣以载道》作者郭丰秋教授说,楚人服饰的时尚元素已经被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
极目新闻记者 李庆
实习生 余佳雪
通讯员 朱蔚彬
“这就是读书的意义,希望大家多传播服饰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武汉纺织大学楚服研究专家、《衣以载道》作者郭丰秋教授说,楚人服饰的时尚元素已经被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
4月10日,“书香中国万里行”武汉站暨昙华林城墙读书会第四期活动现场,主办方用“著作领读+服饰展演”的创新形式,让荆楚服饰文化在当代语境中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转码”。
在这场以“《衣以载道》——霓裳楚韵”为主题的活动中,郭丰秋对十余年在楚服文化领域的研究成果娓娓道来。
武昌城史馆作为湖北省首个区级城史馆,自去年3月开馆以来,已成为武汉市民和游客了解武昌历史脉络、感受城市精神的重要窗口。
活动现场,郭丰秋系统阐释了楚服纹样的文化密码、深度解读了楚服纹样中暗藏的“无字史书”,她指着屏幕上的图片,讲解着楚服纹样的文化密码:“大家看,这些纹样不仅仅是装饰,它们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部部‘无字史书’。”
伴随着郭教授的讲诉,志愿者身着精美的楚服,缓缓走上舞台,向大家展示楚人服饰中蕴含的文化元素。
在交流互动环节,来自辖区文创企业、非遗传承人以及青年大学生踊跃参与讨论,大家认为楚服不仅是荆楚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楚服的设计融合了自然元素与人文精神,体现了楚人对美的独特追求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一位与会的文创企业负责人表示,将积极尝试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把荆楚文化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这个活动创新读城+读史+读人模式,既是历史文化街区活化利用的代表之作,更是文学激活城市的典型样本。”武昌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说,昙华林城墙读书会,以公益性为宗旨,所有活动都面向读者免费开放,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