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中国饭还砸中国锅!杜嘉班纳设计师公开辱华,引发众怒退出中国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1 14:30 2

摘要:起初杜嘉班纳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还邀请了许多中国明星作为代言人,却因为自己家设计师的一条宣传视频和一番辱华言论彻底陷入了低谷。

2018年11月,意大利奢侈品牌杜嘉班纳(简称D & G)因为一系列的不正当宣传视频在中国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起初杜嘉班纳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还邀请了许多中国明星作为代言人,却因为自己家设计师的一条宣传视频和一番辱华言论彻底陷入了低谷。

2018年,杜嘉班纳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准备在上海举行一场时装秀,为了宣传这场时装秀,杜嘉班纳制作了一个名为《起筷吃饭》的广告视频。

广告中一位华裔女性用筷子吃意大利披萨,却因吃法不当而显得极其笨拙,还在视频中把筷子说成了“小棍子形状的餐具”,还形容披萨是“伟大的”。

起初广告的目的是想表达不同文化交汇的趣味,但其呈现方式却完全失去了应有的尊重,广告中的旁白更是通过带有挑衅意味的语言,暗示筷子与意大利美食之间的 “不兼容”。

这个宣传片用一种及其轻浮的方式来展现中西文化的“结合”,在不少中国人眼中,这是对中国文化的直接侮辱。

这件事情引发了许多国人的不满和愤怒,而杜嘉班纳还辩解称“这是D & G爱中国系列的一部分”,这也是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此番话语可以看出极其敷衍,网友们并不买账,更让人愤怒的是广告的语气和表现方式是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意味,而官方并没有道歉的意思,这就彻底激怒了中国的消费者。

其实杜嘉班纳的公关危机并不仅仅因为广告本身,真正将事件推向高潮的,是品牌联合创始人兼设计师斯特凡诺·加班纳在社交媒体上的不当言论。

杜嘉班纳的联合创始人斯特凡诺·加班纳与网友发生了公开冲突,他在私下与网友的对话中,公开使用侮辱性的言语,将中国形容为 “无知又肮脏的土匪”。

更为荒唐的是,斯特凡诺在回应中极为傲慢,表示自己根本不怕这些批评,并且态度十分轻蔑,最终这些对话被模特曝光并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了全网的愤怒。

随着社交媒体上的舆论风暴愈演愈烈,杜嘉班纳的公关团队显然错失了应对危机的最佳时机,面对日益升温的舆论压力,杜嘉班纳终于发布了一段用中文说“对不起”的道歉视频。

但是道歉视频发布以后,网友们发现视频中缺乏真诚,表示是自己对文化理解上的偏差,特别是杜嘉班纳的声明称其 “官方账号被盗”,这个荒诞的理由显然无法平息公众的不满,事情也进一步恶化。

事件发生后,杜嘉班纳在中国的代言人和明星纷纷宣布与该品牌解约,原本打算出席杜嘉班纳时尚秀的中国艺人也纷纷取消行程,上海的时尚秀在没有中国艺人出席的情况下,最终也宣布取消。

事件发生后,不仅中国各大电商平台迅速下架了杜嘉班纳的所有商品,连线下免税店也选择撤下其产品,曾经在中国市场风光无限的奢侈品牌,如今在中国的市场几乎陷入瘫痪。

这一事件让杜嘉班纳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也提醒了其他国际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必须更加重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杜嘉班纳的辱华事件发生后,品牌在中国几乎消失了几年,即使在其他地区的表现还算稳健,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依然是杜嘉班纳无法忽视的。

所以这个曾经辱华的奢侈品牌还想要再次进入我们的视野之中。

傲慢与偏见

自从2022年杜嘉班纳再次在上海的南京路开设旗舰店,又开始了在中国的扩张之路,之后几年内在广州K11、南京IFC、武汉SKP等商场开设门店,但在此期间杜嘉班纳并没有过多的宣传,而是选择悄悄地再次进入中国。

几年来,尽管该品牌采取了一些公关措施,试图重建品牌形象,但由于事件的影响,杜嘉班纳在中国的重新崛起也不是十分的顺利。

在这种背景下,杜嘉班纳的 “回归” 似乎并未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中国市场的消费者不仅对品牌曾经的冒犯记忆犹新,而且更加注重品牌的社会责任感和文化敏感性。

其实杜嘉班纳事件并非个例,过去几年中,类似的文化冲突时有发生,许多西方品牌因为对中国文化的无知和偏见,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例如坚持不使用新疆棉的优衣库,还有抹黑中国的耐克,还有在新疆棉事件中闹得最凶的H&M,他们领来的并不是销量的提升,而是在中国大量的闭店。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之一,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了众多国际品牌的争相进入,消费者们不再只是追求奢侈品的外观和质量,更多的是关注品牌是否具备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尽管杜嘉班纳等国际品牌因文化误解遭遇了巨大的反击,但这一事件也为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提供了契机。

从 “国潮” 文化的崛起,到越来越多的本土奢侈品牌进入国际市场,中国正在通过自己的文化和创新,逐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品牌话语权。

杜嘉班纳事件给全球品牌带来了深刻的教训,尤其是在如何尊重别国文化的方面,品牌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产品的质量与设计,更在于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和尊重。

我们应当时刻保持文化自信,拒绝一切形式的文化侮辱,同时我们也应该支持本土品牌的崛起,让中国文化在全球舞台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信息来源:界面新闻 2024-07-04——《杜嘉班纳在中国卷土重来》

环球网 2018-11-22——《D&G陷入“辱华”风波,中国网友:如果不爱,请不要伤害!》

中国妇女报 2018-11-23——《刚刚,杜嘉班纳道歉!两位创始人用中文说“对不起”!》

北京青年报 2018-11-22——《意大利品牌杜嘉班纳设计师被曝辱华 品牌方道歉并称设计师账号被盗》

百度百科——《D&G辱华事件》

来源:初六睡不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