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种豆角从不失手,教你几招,豆荚多得压弯枝!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07 04:02 2

摘要:尤其是在豆角刚刚播种的时候,学会这几招,新手也能种出高产量的豆角,从初夏摘到深秋!

种豆角看着容易,不过你想要豆荚结得满架一定得摸准豆角的习性脾气!

尤其是在豆角刚刚播种的时候,学会这几招,新手也能种出高产量的豆角,从初夏摘到深秋!

种豆角想要出苗齐整,选种是头等大事。

有经验的菜农最爱用自家留种的老品种,这些种子经过多年驯化,比市面上卖的新品种更适应当地水土。

看豆种不能光挑个头大的,要选表皮微微发皱的,这种豆种通常抗旱能力更强。

播种前得晒种,春天的太阳还不算毒辣,铺在竹筛上晒两天正合适,既能唤醒种子活力,又能杀灭部分病菌。

浸种讲究时辰,太早泡容易烂种,太晚泡不出芽。

有些懂行的会用隔年淘米水来泡种,这里头有学问——淘米水里的淀粉能软化种皮,微量元素还能促进发芽。

浸泡时间控制在十小时左右,水位刚没过豆种就行。

看到豆种吸饱水胀开皮,就得赶紧捞出来沥干。

这时候拌上细碎的草木灰,既能防地下害虫啃食,又能给幼苗提供钾元素。

播种时得看地温,土层五厘米深处能握住成团不散,这时候下种最稳妥。

点种深度两指宽,太浅了容易被鸟啄,太深了出苗费力。

播种后轻轻拍实土层,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出苗期间最怕暴雨拍打,可以盖层旧纱窗布,既透气又防雨。

等苗子冒出两片真叶,就要间掉弱苗病苗,苗间距保持二十厘米最合适。

豆角根系怕涝,地块选择有讲究。

沙壤土最理想,这种土质疏松透气,雨后不板结。

整地前先深翻晒垡,既能杀菌又能活化土壤。

起垄要做成中间高两边低的波浪形,这样雨季排水快,旱季浇水能顺着垄沟渗透。

底肥要用腐熟农家肥,生肥烧根可是大忌。

猪粪牛粪得提前三个月沤制,掺上碎麦秸能增加透气性。

每亩地施足底肥后,别忘了撒把过磷酸钙,这种磷肥能促进根系发育。

施肥沟要挖在垄中间,距地表十五厘米最合适,太浅了肥效流失快,太深了幼苗够不着。

幼苗期管理关键在控水,土不干不浇。

这时候多蹲苗,能让根系往下扎。

等藤蔓开始爬架时,结合培土追次肥。

培土有讲究,不能埋住茎基部,轻轻壅土到第一个分枝处就行。

这既能稳固植株,又能诱发新根生长。

遇到刮风天气,要及时检查支架稳固性,晃动的支架会损伤根系。

搭架要趁早,藤蔓超过二十厘米就得动手。

竹竿插深三十厘米,三根一组扎成三角架最稳当。

引蔓要顺着藤蔓自然生长方向绑,松紧度以能塞进一根手指为宜。

上午十点前绑蔓最好,这时候藤蔓含水量高,不易折断。

打顶技术直接影响产量。

主蔓爬到架顶就要狠心掐尖,这样养分才能回流到花荚。

侧枝管理分两种:基部五十厘米以下的侧枝全去掉,上面的侧枝留两片叶摘心。

特别注意第一花序下的侧枝要早摘,防止形成"空节"。

花期管理重在保花保荚。

早晨开花时,可以轻摇植株帮助授粉。

发现落花严重,多半是氮肥过量或光照不足。

这时候要控氮肥,增施磷钾肥。

摘除过密叶片,改善通风透光,能有效减少落花。

追肥要分三次:现蕾期、结荚盛期、采收后期。

现蕾期用腐熟饼肥水,按1:10比例兑水浇根。

结荚期改用草木灰浸出液,草木灰装纱布包泡水两天,取上清液每周喷施一次。

采收后期追肥最容易被忽视,这时候用煮黄豆水兑水浇灌,能延长采收期。

浇水要遵循"浇荚不浇花"的原则。

开花期适当控水,土壤微旱反而有利坐荚。

豆角膨大期需水量最大,要保证土壤湿润。

有个判断窍门:中午叶子稍蔫,傍晚能恢复就不用浇水。

浇水时间选在清晨,避开中午高温。

雨后要及时排水,积水超过六小时就会烂根。

豆角常见病害有根腐病和锈病。

预防根腐病关键在控水,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病穴撒石灰消毒。

锈病初期,用硫磺粉混草木灰撒施叶面。

虫害防治优先物理方法,黄板诱杀白粉虱,蓝板诱杀蓟马。

发现豆荚螟,及时摘除受害豆荚深埋。

生物防治法值得推广。

种几棵罗勒在豆角地边,能驱避蚜虫。

用洋葱皮煮水喷洒,可防治红蜘蛛。

要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采收前半月停止用药。

发现虫害尽量人工捕捉,早上露水未干时捉虫最有效。

豆角采收过两三茬后,植株进入衰老期。

此时离地十五厘米处斜剪老藤,切口要平整。

修剪后立即浇透水,覆盖稻草保温保湿。

新芽萌发后选留两枝壮芽,其余抹除。

更新后的植株会重新焕发生机,秋后至少能再收两茬嫩荚。

这个方法能让采收期延长一个半月,尤其适合无霜期较长的地区。

按这套法子种出来的豆角,苗壮结豆荚还多,炒肉都更香!

头回种的朋友可以先试种七八棵,全家根本吃不过来!

来源:农民老胡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