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撑不住了!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1 14:45 1

摘要:还记得今年初,马斯克作为总统先生的亲密战友和最大金主,在特朗普的就职典礼上发言:“这是一次非比寻常的胜利,这是人类文明的岔路口。”

还记得今年初,马斯克作为总统先生的亲密战友和最大金主,在特朗普的就职典礼上发言:“这是一次非比寻常的胜利,这是人类文明的岔路口。”

但这位“美国最有权势的普通公民”,如今终于开始忍不吐槽对特朗普政府的不满,这段蜜月期并未维持多久。

最近,有关马斯克即将辞职的新闻持续发酵,尽管其本人做出澄清,但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表示马斯克将在“DOGE使命完成后以特别政府雇员的身份离开”,这个身份在5月底到任。

特朗普上任后,组建“政府效率部”(DOGE),由马斯克实际领导,商人变领导的马斯克丝毫不客气,刀口向内对联邦机构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随后深度介入美国政策,将政治余威撒播到了全世界。

结果不会演戏,马斯克本人迅速成为众矢之的,不但被全美人民钉在了耻辱柱上,掀起打砸特斯拉事件,还与政府内部成员矛盾激化,陷入内外交困的局面。

更要命的是,特朗普的最近的关税大棒,范围伤害波及到了马斯克,毕竟特斯拉是全球化布局,股价频繁过山车,带来的是真金白银的损失。

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显示,今年以来,马斯克的财富已骤降33%,蒸发了高达1430亿美元。

我想此时马斯克再度回想起当初向特朗普表白的那一句“a straight man can love another man”,胃里势必会一阵翻江倒海!

在商业世界,企业家一旦沦为政治符号,价值便会迅速贬值。

马斯克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在他的构想里,一个科技英雄能够从不一样的视角,与特朗普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碰撞出花活。

但现实往往是冰冷的,自从马斯克挥舞起权柄,他的口碑也跟踩了香蕉皮一般,一路下滑。

上周,全美50州爆发爆发抗议活动,成千上万的示威者走上街头表达对特朗普多项政策的不满,作为密友的马斯克自然躲不过讨伐。

人群中有一条抗议标语格外醒目:“把马斯克送上火星”。

抗议者对马斯克的愤怒多半源自于他所领导的政府效率部,这个部门自成立以来就面临着巨大争议,因为它的工作主要是激进式裁员、缩减政府开支。

图注:“住手”示威席卷全美

几个月的时间里,DOGE部门火力全开,裁撤了超过 2 万个政府职位、还有7.5万名员工自愿离职。

这些人被裁后自然加入了抵制马斯克的阵营,向这位首富以及与其相关的一切商业资产开炮。

更棘手的事,马斯克与DOGE部门的雷霆行动,还陷入了法律、政治和社会争议的巨大漩涡,如DOGE部门的组织结构、改革举措和透明度的质疑等。

有改革就有代价,如今马斯克真切领会到了这句话的威力。

当然,除了这个政治身份带来的桎梏,马斯克更头疼的是近期美国的各项关税政策。

当地时间4月8日,美国总统首席贸易顾问抨击马斯克甚至不是汽车制造商,而是“汽车组装商”,称特斯拉汽车的电池等众多零部件来自日本、中国,而非在美国制造。

言下之意是,马斯克在关税政策上的主张是出于商业目的,只是为了便宜的外国汽车配件”。

马斯克自然不会让步,他在社交媒体反击,称纳瓦罗是“真正的白痴”,“比一袋砖头还蠢”,还强调特斯拉是“美国制造”程度最高的汽车制造商。

马斯克的破防主要源自于对关税政策的不满,有媒体称马斯克与特朗普会谈,企图说服其放弃关税措施但遭到拒绝。

美国的关税政策让特斯拉的股价如坐过山车一般,据财联社,美股三大股指周四集体收跌,其中特斯拉跌超7%。

图源:微博@央视财经

科技狂人马斯克最终还得回归到现实。

明牌来说,马斯克的企业正在为其行为买单,特斯拉就是其中之一。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2月特斯拉中国批发销量为30688辆,同比减少49%,环比下降51%。这也是特斯拉国产以来首次单月销量跌破3.1万辆(除2022年4月),创下两年多新低。

以往坚实的“榜一大哥”中国市场罕见反水。

不过进入3月份,特斯拉迎来爆发,批发销量为78,828辆,其中Model Y约47,297 辆,看来国内消费者还是对特斯拉爱得深沉。

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特斯拉国内销量达到 13.72 万辆,创下自 2022 年以来第一季度最高纪录。

图源:微博@特斯拉中国

马斯克还特意在推上转发了Model Y在中国销量的帖子,称“Tesla Model Y is #1 in China”。

要知道这段时间马斯克一直痴迷于反驳这种攻击他的言论,忙里偷闲点赞一下特斯拉的销量帖子意味着很多。

因为中国市场的坚挺,掩盖不了全球市场的萎靡不振。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交付33.67 万辆新车,同比大降 13%,经历了过去3年来最大的季度销量跌幅,同时是特斯拉自2022年以来最差的季度销量。

在特斯拉的回应中,将销量下跌的源头归结为全球四家工厂都对 Model Y 生产线进行了调整,导致数周产量减少。

不过还有一点不得不提,自马斯克挥舞政治权柄以来,他在全球的反对者就开始急速上升。

如美国各地爆发了“反马斯克”示威活动,部分特斯拉门店遭遇大规模抗议,充电桩被故意破坏以及纵火等行为。

大西洋彼岸情况正变得更糟,法国南部城市图卢兹,一家特斯拉展览厅遭到纵火袭击,12辆特斯拉汽车被毁。在特斯拉位于柏林郊外的工厂,活动人士将马斯克做出手势的画面投射到建筑外立面上。

“我再也无法忍受马斯克在做的事情了,”这是不少特斯拉粉丝卖车前抛出的一句愤恨之语。

“特斯拉2025年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而是品牌认知,”一位全球投资策略负责人表示,“埃隆·马斯克的政治包袱现在正压在销量、品牌忠诚度和投资者信心上。”

的确,如果特斯拉沦为“全球政治符号”,品牌信任危机是躲不过的。

政治流量的甜头没尝到多久,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心理落差倒是让马斯克体会很深。

其实在一个月前,美媒就多次报道马斯克与特朗普不和,蜜月期的腻歪现在变成了相互嫌弃,其中一条就是马斯克担心报复性关税的展开。

如今赤裸裸现实的上演了,马斯克是否会辞职仍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甚至可以说,各方人士都希望马斯克远离政治舞台,把工作重心重新转移到企业经营层面,再不济继续研究移民火星这事也成。

有趣的是,在4月2日特斯拉宣布全球一季度销量后,特斯拉股票盘中跌幅一度超6.4%。但紧接着美媒报道马斯克将会很快离开DOGE,特斯拉由跌转涨,至收盘涨幅超5%。

果然,消费者只会用真金白银投票!

当然了,即便马斯克痴迷于掌管DOGE,但顶着“政府特别雇员”身份,按照法律规定他一年最多只能为政府工作130天,也就是说最多持续到5月底任期就会终止。

从商业利益角度来看,马斯克的政治家身份可以为其提供的好处有很多。

图源:微博@Ruptly国际新闻视频通讯社

首先是规避政府干预,如特斯拉、SpaceX等项目高度依赖政府审批与合同,之前曾因为安全调查问题多次陷入困境,如若成功推动政府改革,有利于简化监管流程,加速技术落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其次可以争夺政府订单与政策红利,作为 NASA 和国防部的核心承包商,马斯克通过政治影响力可确保火星探测计划、卫星订单等项目获得联邦资金支持;特斯拉的电动补贴政策能否延续同样是个问题,其政治身份可以参与政策制定。

还有不得不强调的“人设经济学”,马斯克的政治人设,是其商业帝国最危险的衍生品,却也是最具价值的“非卖品”。

但命运的一切馈赠都暗中标注好了价格,其商业基本盘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重锤,要挽回公众认知,品牌修复路漫漫。

不过伴君如伴虎,还不能与特朗普公开撕破脸,否则可能失去政策庇护。

都说马斯克是个疯狂的创业者,但经过了这一番历练,我想他已然学会:造车可以疯狂,搞政治必须清醒。

来源:乘风破浪的漂流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