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4月10日凌晨,娱乐记者葛斯齐在YouTube直播中披露加密文件,将大S(徐熙媛)与汪小菲、具俊晔的遗产纠纷推向舆论风暴中心。此次曝光的三组证据链直指价值过亿的珠宝权属争议,揭开了跨境资产司法认定的复杂面纱。
2025年4月10日凌晨,娱乐记者葛斯齐在YouTube直播中披露加密文件,将大S(徐熙媛)与汪小菲、具俊晔的遗产纠纷推向舆论风暴中心。此次曝光的三组证据链直指价值过亿的珠宝权属争议,揭开了跨境资产司法认定的复杂面纱。
加密文件直击三大争议焦点
葛斯齐公布的证据显示,首先是时间戳重叠问题:大S于2024年戛纳红毯佩戴的Buccellati蓝宝石项链,与汪小菲2023年9月在苏富比拍卖会支付790万港币的记录存在72小时关键时间交叉。尽管拍卖行未直接披露拍品流向,但时间吻合引发对该珠宝实际权属的质疑。其次是凭证链断裂争议:离婚协议补充条款第7.3项明确“特定珠宝需三方溯源确权”,但申报的17件争议珠宝中,12件采购方登记为英属维尔京群岛的离岸空壳公司,缺乏清晰交易路径,形成司法认定盲区。最后是数字足迹矛盾:具俊晔手机定位显示,其2024年11月在澳门永利皇宫珠宝拍卖预展停留19小时,与其“不参与财产事务”的公开声明明显抵触,被指深度介入珠宝交易决策。
台北地方法院当晚启动区块链存证程序,要求提交珠宝微观结构3D数据,成为华人娱乐圈首起运用区块链技术进行司法鉴定的案例。此举迫使11位女星紧急升级婚前协议,凸显行业对资产确权的集体焦虑。
具俊晔商业版图牵出资金暗线
在争议中保持沉默的具俊晔,其商业动作被扒出多重疑点。首尔国税厅数据显示,其2024年资产申报未包含任何珠宝类物品,与小S“家族珠宝代代相传”的表态形成反差。财务追踪显示,其清潭洞工作室1.7亿韩元装修费流向香港某珠宝设计公司,而该公司账户与英属维尔京群岛离岸企业关联,疑似通过复杂架构转移资金。此外,具俊晔Instagram小号关注门罗币交易平台,该加密货币以匿名性著称,被质疑涉及资产隐匿。其在大陆12场直播带货的突然取消,合作方以“道德风险”为由索赔2.3亿新台币,进一步暴露其个人信誉对商业价值的冲击。
司法技术突破破解跨境困局
面对离岸架构带来的司法障碍,台北地院启用三项创新性鉴证手段:其一,通过区块链指纹技术对珠宝微观结构进行3D扫描,生成不可篡改的数字身份证,穿透离岸公司的权属迷雾;其二,委托瑞士古柏林实验室进行纳米级溯源检测,在珠宝内部发现精度达0.5微米的防伪刻字,为权属认定提供物理层面的“DNA”证据;其三,构建跨国证人链,传唤苏富比亚洲区总裁出庭说明2019-2023年竞拍记录,直指部分珠宝可能存在“幽灵拍卖”——即通过关联公司虚假交易转移资产的嫌疑。目前,台北检署已向香港、新加坡发出协查令,调取经韩国仁川机场转口的6批珠宝原始票据,考验《海峡两岸司法互助协议》的实际执行效力。
房产与监护权成遗产争夺新战场
除珠宝争议外,大S名下房产陷入更复杂的法律困局。信义区豪宅因尚欠汪小菲1.2亿新台币房贷,若连续3期断供将触发法拍条款,而房贷纠纷可能与离婚财产分割产生连锁反应。台北法院儿童权益组的介入成为关键变量,子女监护权的归属或将直接影响遗产分配比例,据悉S妈黄春梅已咨询“意定监护”法律程序,为可能的长期诉讼做准备。葛斯齐暗示手中仍有“第二波证据”,涉及具俊晔2024年向加密钱包转移资产的记录,进一步加剧了双方的攻防态势。
行业启示:资产全球化下的司法挑战
此次事件暴露出娱乐圈资产配置的三大深层问题:其一,离岸架构从传统避税工具演变为司法追索的屏障,跨境资产透明度亟待规范;其二,粉丝经济下的应援礼物可能成为债务执行标的,某顶流后援会已启动礼物登记制度,预防潜在法律风险;其三,区块链、纳米检测等技术的司法应用,正在打破“一人多国籍”的资产隐匿策略,推动司法实践向科技赋能转型。
当葛斯齐在直播结尾展示标有“4.12见”的加密U盘,具俊晔经纪公司向首尔法院提交“不参与遗产声明”,这场涉及4.7亿新台币的珠宝权属战仍在持续发酵。在司法技术的进步与跨境资产的博弈中,事件不仅改写娱乐圈财富游戏规则,更成为全球化时代个人资产法律认定的典型样本——真相或许正如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终将在技术与法治的双重光照下显现。
来源:木易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