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他放下手机,全世界都知道了他暂缓了原本在4月2日针对180个国家和地区实施的多项关税政策。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这样向记者还原了4月9日这一震惊世界的时刻。
坐在白宫办公桌后面,特朗普低着头,不断摁动手机,眼前的两名重臣——商务部长和财政部长,只能干等着,看着自己的老板不停地戳屏幕。
当他放下手机,全世界都知道了他暂缓了原本在4月2日针对180个国家和地区实施的多项关税政策。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这样向记者还原了4月9日这一震惊世界的时刻。
原本还在社交媒体上用大写字母宣布“MY POLICIES WILL NEVER CHANGE”(我的政策永不改变),很快就发帖暂缓90天,这就很有特朗普风范了:让全世界一惊一乍,到头来又突然变卦。
财政部长贝森特和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特朗普总统签署委任状、行政命令和声明时倾听讲话/图源:视觉中国
而他两个原本负责相关领域的幕僚,总是事先被蒙在鼓里。
因为他的任性,股市犹如过山车那样大起大落,世界各大港口的货柜因为关税起伏而滞留,投资者面对不确定性只能按兵不动,无数人的生计面临毁灭。作为世界上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的元首,特朗普素来就喜欢我行我素,甚至自我陶醉。“再给我多1000个点赞,我就让对中国的关税更多一点!”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四年,世界将会继续在这位78岁老人的喜怒变化下,被反复折腾。
当媒体问特朗普的助手和盟友,他们都说,股市震荡是宏伟计划的一部分,是《交易艺术》的绝妙策略。
突然“撤退”,同样如此。
对一众国家和地区暂缓90天,对中国继续加码,支持者们都在欢呼,正如金融家比尔·阿克曼(Bill Ackman)所讲:特朗普执行得非常出色,“教科书般的交易艺术”。
记者问到特朗普本人,他却露了怯,承认有些人变得“有点紧张”(a little yippy)。yippy,是高尔夫球术语,指推杆时突然失去肌肉记忆和控制能力,导致球员无法稳定地击球入洞,一般是过度紧张引起。
当地时间2025年4月10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白宫内阁会议室聆听发言/图源:视觉中国
有媒体透露,有白宫官员和外部顾问爆料称,前一夜债券市场的不祥动向,震撼了白宫西翼,这才让特朗普“眨眼”。
在特朗普自己掀起的关税风暴中,全球避险情绪持续升温。一向被认为是“安全避风港”的美债,遭到了猛烈抛售,那条陡峭的曲线,预示着崩盘的风险。如此这般,叠加共和党人的焦虑、质疑,迫使特朗普的幕僚们找到机会,向他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关税政策,也就是其他国家和地区先暂缓,中国继续加码。
而事实上,就在几个小时前,特朗普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让步的迹象。8日晚上,他还出席了众议院共和党人的筹款活动,敦促党内成员“闭上眼睛”,支持他的议程。9日上午9点,他还发帖要大家保持耐心,“现在是买入的大好时机”。当天上午,他还向幕僚们坚称,自己会坚持关税计划。中午一点,他就发帖了。直到最后一刻,许多高级顾问和官员才意识到这个重大转变。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华盛顿白宫展示签署后的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但在对外口径上,特朗普的助手们却宣布了胜利。白宫宣称特朗普赢得了一场高尔夫球赛,即将进入冠军赛的争夺。他自豪地表示,有几十个国家排着队,正等待跟自己谈判。外界则普遍认为,这些谈判进展根本没有他讲得那么顺利。
当天,被问及他将如何决定进一步的豁免时,特朗普说:“凭直觉,这比什么都重要。我的意思是,你几乎不能拿笔在纸上写。我认为,这更多是一种本能。”
从特朗普大厦的土豪金办公室,到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多年经商的特朗普,把公司运营的那一套做法,几乎照搬到政府的运作中。
“我是老板我做主”,由老板一个人做主导,出错了让下属帮忙擦屁股,是特朗普的执政特色。
之前大肆宣扬的4月2日“解放日”关税政策,一个星期后草草地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宣布暂缓,再由手下打圆场,说“一切都在计划中”,“你们不懂总统先生的交易艺术”。白宫发言人莱维特还在发布会上为在场记者感到惋惜,他们没领会到大师级的交易课。
当地时间2025年4月2日,特朗普在华盛顿特区白宫的玫瑰园就关税问题发表讲话
从俄乌战争谈判,到关税计划,再到政府部门的精兵简政,特朗普基本上是这个套路。当下的白宫运作机制,就好像一个老板一下子开动了好几个项目,看哪个项目有起色,就把哪个项目拿来做政绩那样。
这跟过去美国总统的行事方式,有着巨大的差别。在纵横政坛50年的拜登身上,人们永远不会看到他临时起意,当场否定已经实施的重大决策。过去一个世纪里,美国政坛的默认规则就是,一个总统的运营,背后靠的是自己政党内部的幕僚事先充分研讨和分析,总统才公布方案,再延伸至庞大的政府技术官僚和公务员团队去执行。
毕竟,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政府首脑,他要平衡各方的诉求和利益,而朝令夕改只会影响到政府的信誉。
但是特朗普的权力来源却很不一样。在死忠粉MAGA群体的簇拥下,特朗普从政治素人崛起,很大的动力来自于对其个人魅力的崇拜,而不是对政策和纲领的认同。在一些政治评论人士看来,MAGA对特朗普的个人崇拜,跟宗教有某种相似性。要是拜登和奥巴马也靠刷社交媒体治国,靠点赞量来推行影响无数国家的政策,估计早就被骂翻了。但是特朗普在自己的基本盘群体面前,无论做什么都是正确的。
特朗普从政治素人崛起,很大的动力来自于对其个人魅力的崇拜
而特朗普对死忠粉的回报方式,也跟正常总统很不一样。在这个长期被边缘化和奚落的群体中,甚至有种幸灾乐祸的情绪,乐于看到昔日在全球化全盛时期风生水起的精英们,在这场风暴中遭受重大损失,甚至沦为体力劳动者。可以说,至少在情感上,特朗普故意摆出某种难以揣测的姿态,对外咄咄逼人,对内也替支持者给昔日骑在头上的全球精英阶层打了一棍。
特朗普作为个人崇拜对象,跟粉丝们相互投喂,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原本为总统提出方案、论证或者质疑的幕僚们,纷纷变成了马屁精。
作为美国行政系统的一把手,总统对所有领域的政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所谓的财政部长、商务部长,起到的作用本就有限,更何况是在特朗普团队里。
中文翻译后的“商务部长”或者”财政部长”,实际上英语的称呼是“secretary”。在美国的行政体系中,他们面对总统的作用,就是当顾问、提供建议。譬如,财政部长的角色,就是向总统提供来自财政相关的建议。
跟内阁制政府不同,政府进行某个重要决策的时候,内阁制政府的部长们需要投票,决定一项政策的存废。英国首相要是面对大臣们的反对,施政往往很困难。但是,在总统制制度下,部长实际上没有这种投票权。部长们不认同总统的某项政策,其实也无可奈何。
特朗普/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这种制度上的安排,给特朗普提供了某种漏洞,让他可以完全不听取任何部长的建议,坐在总统交椅上为所欲为。所以,特朗普滑动手指就颁布某个政策,实际上也没有违反什么重要的法律法规,毕竟这是美国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而且,总统为所欲为,用权力对行政系统施压,也并不是没有先例。
美国第七任总统安德鲁·杰克逊,曾经被政敌讥讽为“安德鲁国王一世”。身后也有一大堆死忠粉,多次试图通过直接诉诸民众对党内要员施压,杰克逊成为了美国建国早期那个“初代特朗普”。冲动易怒,而且喜欢我行我素,杰克逊在位期间,不断测试总统作为行政系统一把手的权限,还真的把各部长们贬低到小小顾问的地位。
如今,特朗普办公桌左侧的墙上,再次挂起了原本尘封的杰克逊肖像。杰克逊被政敌喊“国王”,特朗普则主动招认,透过社交媒体平台自称“国王”。他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跟杰克逊一样,把总统权限推向极致,而部长们在自己的面前,只是服服帖帖的臣子而已。在这个氛围下,部长们也就成为了总统的马屁精。
比如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实际作用没发挥,但为特朗普申辩却很积极:“不吃药,病怎么会好?”
“总统在执行一个庞大的计划,而这只是开始一周而已。”“我不在乎在市场上掉钱,毕竟总统在运筹帷幄。”
可以说,在民粹主义横行西方的年代,政治领袖自恃能够直接跟崇拜者和死忠粉对话,政党和政府权力部门内部的制衡被大幅度削弱。坐在总统宝座上的特朗普,靠点赞量来加关税,“过家家”的执政风格,已经成为日常。
来源:南风窗N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