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暴降80%,突然跌停!最赚钱的“养猴人”受挫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1 16:16 2

摘要:毛里求斯的关税税率是非洲最高的之一。毛里求斯在2023年提供了美国制药研究所需的60%的灵长类动物,2024年向美国运送了13484只猴子。

猴茅之殇!

在特朗普掀起的关税风暴下,医药行业同样未能幸免。

毛里求斯的关税税率是非洲最高的之一。毛里求斯在2023年提供了美国制药研究所需的60%的灵长类动物,2024年向美国运送了13484只猴子。

一旦关税落地,将使美国制药公司用于试验的长尾猕猴的进口价格上涨40%。

不过,最近大受影响的,除了毛里求斯养猴人,也包括中国的CRO明星企业——昭衍新药。

最差年度成绩单

昭衍新药是国内最大的纯GLP(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企业,也是中国首家通过美国FDA GLP检查,并同时具有国际实验动物福利审查认证协会认证和中国CFDA GLP认证资质的安评机构。

在CRO上行期,因在养猴领域大手笔布局,一度被称为“猴茅”“猴哥”。

在疫情期间,实验猴价格急剧上涨,昭衍新药凭借“猴子”实现了业绩的飞跃,2018年-2022年期间,昭衍新药的营收及归母净利润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了53.45%、77.58%。

昭衍新药,因猴而走上神坛,如今也因猴价下行而备受质疑。

从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实验猴价格经历了一个完整的价格上涨到跌落的周期。据悉,2017年国内食蟹猴的平均市价格为1.38万元/只,2022年最高接近19万元/只,2023年末降至12.5万元,如今进一步跌破10万元水平。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昭衍新药的业绩自然也难言理想。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18亿元,同比下降15.07%;实现归母净利润0.74亿元,同比下滑81.34%,为上市以来同期最大降幅;扣非净利润0.24亿元,同比下滑93.02%,同样创上市以来最大降幅。

报告期内,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签单压力增大,订单价格下降,利润空间被压缩,导致毛利率同比降低。

猴价的下行,也极大影响了昭衍新药的资产负债表。昭衍新药对生物资产近年来以公允价值计量。2024年,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给昭衍新药带来了1.14亿的净损失。

在2019年,社保基金组合重仓该股。2024年一季度末,社保基金尚有持仓,持仓市值接近3亿元。到了2024年底,社保基金的身影已不再出现在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当中。

FDA新政引发行业地震

当地时间4月10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计划逐步取消对单克隆抗体和其他药物的动物测试要求,转而采用更有效的、与人类相关的方法进行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

FDA的新政策旨在通过采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计算模型、实验室培养的人体类器官等方法,提高药物安全性评估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减少动物实验,降低研发成本,最终降低药品价格。这一转变预计将提高药物安全性,加快评估过程,并降低研发成本。

受此消息影响,昭衍新药A股盘中跌停。

昭衍新药方面回应称,公司股价今日跌停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发布的公告有关,实际上这个FDA公告对公司影响不大:

首先,这个政策已经推出好几年了,但进展比较缓慢;第二,目前在整个毒理测试中,AI和类器官技术达不到完全替代试验猴的作用,公司认为它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另外,公司方面很早就开始在AI和类器官技术上布局,只是说无论美国或中国,技术总体上都不太成熟,所以公司在持续跟进中。

猴周期会否终结

前述关税和新政,本不该对昭衍新药的股价造成如此巨大的影响。

毕竟,昭衍新药的主要营收来自境内。

根据2024年财报,昭衍新药实现境内收入15.79亿,毛利率27.8%,同比下降12.15%;境外收入4.38亿,毛利率30.68%,同比下降24.16%。

可见境外收入占比约20%,同比毛利层面并未和国内拉开差距,远没有某些企业面临的“不出海就出局”的困境。

但市场担心的,是新政背后的深远意义。

非临床安全性评价(GLP),是指通过实验室研究和动物体外系统对治疗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是新药品进入最终临床试验和最终的批准前的必要程序和重要步骤。

一般来讲,毒理实验需要约40只猴子,如果还要做药物代谢试验,大约还需20只,所以正常一款新药临床前研究需要用到至少60只实验猴。而一只猴子从出生到能用于实验,起码得五年时间。

同时,实验用猴的繁育门槛较高,繁育率不高。

所以,在医药研发的高峰期,往往会出现“项目等猴”的场景。所以,实验用猴是临床前开发业务的稀缺资源,在行业上行周期,对CRO企业接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花无百日红”,哪里有“卡脖子”,哪里就有替代需求。

目前,最有望降低甚至消灭实验用猴需求的就是AI和类器官。这也是此次FDA新政的大背景。

目前来看,此次新政是指导性意见,并非强制,但也为行业发展划定方向,同时,医药领域的FDA认证在全球都具有广泛的认可度,FDA划定的方向,将加速全球医药产业转型。

可以这么说,过往,创新药的发展周期引发实验用猴的价格周期。但如果全球医药行业在FAD推动下,加速转型,那么从长期来看,实验用猴的需求必然下降,这对于亿昭衍新药为代表的CRO企业,可谓釜底抽薪。

比如,截至2024年底,昭衍新药的生物资产仍有10.69亿,这里面多数是实验用猴。

当然,反对者认为,尽管减少甚至消灭实验用猴是行业大趋势,但AI和类器官,远未到能取代实验用猴的时候。

所以,猴周期是否会较快地迎来终结,尚不明确。

结语

FDA的一纸新政,将昭衍新药等CRO企业拉到了市场的聚光灯下。

一场静默的革命正在改写行业的底层逻辑,昭衍新药的股价跌停,恰似这个转折时代的注脚。

实验猴价格的暴涨暴跌,本质上映射着医药创新与资源供给的周期性错配。

在关税壁垒与AI替代的双重夹击下,实验猴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在经历价值重估。从毛里求斯的养殖场到苏州的GLP实验室,全球供应链的震动揭示着医药研发范式的深层变革。

你认为“猴周期”会终结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来源:财经下午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