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未来的星辰大海?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1 16:13 1

摘要:国家认监委近日批准《汽车芯片认证审查通用技术要求》等5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立项,进一步完善汽车芯片认证审查技术体系,加快推进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化应用及质量提升。

行业梳理

国家认监委近日批准《汽车芯片认证审查通用技术要求》等5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立项,进一步完善汽车芯片认证审查技术体系,加快推进国产汽车芯片产业化应用及质量提升。

此次5项认证认可行业标准的立项、制定,将进一步规范汽车芯片认证审查活动,提升认证机构、设计机构、测试机构、算力机构等技术能力。同时,将填补国内相关领域标准空白,进一步完善我国汽车芯片认证审查技术体系,规范汽车芯片认证审查行为,有利于提升国产汽车芯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增强市场竞争力,助力国产汽车芯片产业更高水平发展。

随着汽车进入智能时代,芯片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汽车所需的芯片种类繁多,它们主要源于消费电子领域的创新,汽车的构造复杂,每个部分都需要精准控制来协调运作。从发动机的启动与关闭,到空调系统的调节,甚至是电动天窗的开合,都离不开芯片的智能化指挥。芯片的稳定供应直接关联着汽车行业的运行。

电动汽车相比传统汽车,对芯片的需求量呈爆发式增长。特别是随着智驾平民化趋势的推进,单车芯片使用量进一步增加。传统燃油车大约需要600 - 700 颗芯片,电动车则需要1600颗芯片,智能车至少3000颗以上的芯片,芯片数量相比电动化时代翻倍增长,价值量也大幅上升。以特斯拉Model S 为例,其自动巡航系统、电机控制器、视觉计算模块、仪表盘中央综合处理、车身周围摄像头、车前端雷达模组等,在实现速度控制、照明神经处理、视觉电机控制、电能管理、综合处理、探测传感等功能时,都需要大量使用芯片。此外,在信息娱乐领域、车载空调系统、车身稳定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等辅助体系中,所需汽车芯片的数量也十分庞大。 汽车芯片主要分为动力系统、底盘系统、车身系统、座舱系统和智驾系统。对应的分别是控制芯片,计算芯片、传感芯片、通信芯片、存储芯片、安全芯片、功率芯片、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和其他类芯片共10个类别,再基于具体应用场景、实现方式和主要功能等对各类汽车芯片进行标准规划。

控制芯片主要涉及通用要求、动力系统、底盘系统等技术方向

计算芯片包括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芯片

传感芯片主要涉及可见光图像、红外热成像、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及其他各类传感器等技术方向

通信芯片主要涉及蜂窝、直连、卫星、专用无线短距传输、蓝牙、无线局域网(WLAN)、超宽带(UWB)、及以太网等车内外通信技术方向

存储芯片主要涉及静态存储(SRAM)、动态存储(DRAM)、非易失闪存(包括NOR FLASH、NAND FLASH、EEPROM)等技术方向

安全芯片是指以独立芯片的形式存在的、为车载端提供信息安全服务的芯片功率芯片主要涉及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等

驱动芯片主要涉及通用要求、功率驱动、显示驱动等

电源管理芯片主要涉及通用要求、电池管理系统(BMS)、数字隔离器等技术方向

其他类芯片包括系统基础芯片(SBC)等。

汽车芯片对汽车的性能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先进的芯片技术可以优化引擎管理,提高燃油效率,降低排放。此外,芯片还实现车辆的智能化功能,如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在智能化和电动化趋势下需求不断增加。随着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发展,高性能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如IGBT、SiC)成为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核心组件,提升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效率。

AI芯片、传感器芯片、计算芯片等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满足汽车对高性能、低功耗、小型化和集成化的需求。汽车芯片对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功能芯片(如MCU)负责连接和控制汽车的各种外围电路与接口电路,相当于汽车的大脑,控制着汽车的电子系统。功率半导体如IGBT主要用于电动车的驱动系统,传感器则用于检测汽车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参数,确保汽车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汽车芯片的生产标准和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车规级芯片对可靠性的要求较高,工作温度范围、工作稳定性等都有严格标准。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之下,车规级芯片的国产自主可控非常重要,车是保证内需消费经济转型的核心之一,汽车芯片是车的心脏,核心技术在自己手里才能不受制于人。

来源:尹狼入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