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涉及人们生活、工作、学习、旅游等方方面面的文字或美术的社会公益广告、海报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美化了城市,也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素质,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一件好事情。
□赵振宇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各样涉及人们生活、工作、学习、旅游等方方面面的文字或美术的社会公益广告、海报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美化了城市,也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素质,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一件好事情。
武汉轻轨一号候车大厅海报:弘扬文明新风 武汉因你而美。
但是,凡事都要按其规律办事,安装或张贴的广告、海报都要适宜与它相符合的时间和空间要求。
一处火车站乘客候车大厅镜框的宣传广告。
前几日到一处火车站候车,看到乘客候车大厅的高墙上悬挂着几幅公益广告,涉及的内容前两幅宣传的是“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 公益广告——文明行为 不要随地吐痰”“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 公益广告——绿色环保 保护自然”,还有“文明旅游 每个人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下面写的是十大文明旅游提醒语”。旁边有一张小型广告纸上写的是“文明健康,绿色环保”。
与它们并列的第四幅广告上写的大字却是:“接种疫苗加防护,防疫效果很显著”
下面的提示语写道——
尽快完成全程接种
按规定加强免疫
疫苗接种配合个人
防护,是当前疫情
防控的有效手段
上面的文字均按照广告版的现状排列,这里不仅存在语句排序的不规范问题,更重要的是,广告上的内容均是前几年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时的防控要求。时间过去这么久远,这种针对疫情而提出的防控要求却大而广之醒目地出现在人员频繁流动的车站候车大厅!
事物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存在和运行的。在旅游景区、休闲街区与住宅小区等不同场景中,与之适配的公共服务设施与文化内容,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体验与精神感受。诸如文化场馆、娱乐设施、医疗站点、健身空间等配套建设,以及契合区域功能定位的知识传播,能够为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提供便利,让身处其中的个体真切感受到环境营造的舒适与美好;反之,若在公园、生活社区、候车大厅等高频使用的公共空间内,长期展示与时代特征、区域功能不相匹配的宣传海报与标语口号,不仅难以发挥积极作用,还可能引发公众的审美疲劳与心理抵触。
生活的辩证法告诉我们,一切形式的表现都要与所存在的内容相配合相适应,只有这样,这些设施、这些宣传才能在这样的时间和空间里真正体现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思想和内容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接受所欢迎和保持长久!希望有关海报、标语提出和设计部门要从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出发,制定和提出海报的标语的相关内容;地方有关实施安装单位则要与时俱进,适时更新内容,使其与当时当地相宜的宣传内容,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来源:红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