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9集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西北岁月》,是一部以西北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为时代背景,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生平经历为戏剧主线的作品。该剧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讴歌了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信仰、勇于献身的品格风范。
39集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西北岁月》,是一部以西北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为时代背景,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生平经历为戏剧主线的作品。该剧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艰辛历程,讴歌了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信仰、勇于献身的品格风范。
在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领域,全景式反映西北革命历史的作品尚属空白。陕甘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和红军长征的落脚点,是党带领人民军队奔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成为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完整的红色革命根据地。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却不为很多人熟知。《西北岁月》的创作承担起填补这个空白的艰巨任务。
全剧时空定位自1927年大革命失败至1952年天兰铁路全线通车,通过宏大叙事的视角,展现中国共产党在西北传播火种、开奠基业、以燎原之势走向全国胜利的峥嵘岁月,同时以微观叙事的视角,描述习仲勋从贫苦农家子弟成长为肩负重任、主政一方的优秀领导干部的心路历程。该剧史料挖掘收集翔实深入,历史信息量丰富厚重。25年的西北革命史,涉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节点,全剧采用纪实手法,通过聚焦主线人物经历与突出辅线重点人物经历,使时代背景的铺垫有主次、有递进,既有宏观视野的开阔,也增加了历史脉络的清晰程度,显示了主创团队驾驭历史素材的功力。剧中4场反映纠正“左”倾错误的戏,通过顾林这一艺术形象串联起来,更多的深意在于刻画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背离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导致的恶果。这是对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创作的一次突破。两种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不仅在剧中形成鲜明对照,也会进一步引发观众的深入思考。
创作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常有一个很难跨越的难关,即如何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跳出历史框架的束缚,按照电视剧的艺术创作规律赋予作品鲜活的生命力。在人物塑造上,《西北岁月》将宏大的叙事风格与细腻的人物刻画较好地融合在一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群像鲜活丰满。无论是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还是东征抗日;无论是保卫延安,还是解放大西北、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重要历史节点,编剧导演都较为巧妙地通过精编一组人物故事打开历史画卷。
主创人员十分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剧中有一段刘志丹和习仲勋的聊天场景,二人憧憬革命成功后百姓生活的样子:孩子们都能上学,老百姓天天能吃上饺子,而且必须是肉馅儿的。说这番话时,身处险恶环境的两位革命者沉浸在遐想的喜悦之中,是那么自信乐观。短短几十秒的对话,将人物的信念生动勾画出来,打动人心。剧中对习仲勋坚定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情节的描写,是全剧的一大亮点和看点。
时空跨度大、人物众多,又基于主题的严肃性和很强的政治性,《西北岁月》的艺术创作难度很大。该剧克服了这类选题容易陷入平铺直叙和沉闷说教等问题,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较高水平。剧情设计跌宕起伏,有冲突,有高潮,有较强的故事性,感情戏平实、朴素、温暖、感人。剧中沙尘蔽日的战争场景雄浑壮阔,连绵无垠的黄土高坡底蕴深沉,宏大景观与西北人的淳朴坚韧融汇一体,加上高亢的秦腔和《信天游》等西北文化元素加持,构成该剧独有的基本色调:恢弘、本色、质朴。
《西北岁月》主题歌《先驱》,深情表达了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革命先驱是什么样的人?这部作品给出了形象化的答案。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中国共产党人追寻的目标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部作品也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