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文明传承,让育才因我更美好!”的主题中,他让同学们思考:“我眼中的文明育才是什么样的?”“我能为文明育才做些什么?”同学们分组讨论:校门口放学时段的“三大文明现象”和“三大不文明现象”;并向同学们推荐“文明影响力公式”:1个文明细节 × 30天坚持 = 改
——以上为广告——
来源 |中国江苏网
编辑 | 戚珍妮 审核 | 张希刚
4月9日,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校长姚卫新以“育才学子:文明传承者与未来挑战者”为题,为六年级1班同学们上了一节思政课。
在“文明传承,让育才因我更美好!”的主题中,他让同学们思考:“我眼中的文明育才是什么样的?”“我能为文明育才做些什么?”同学们分组讨论:校门口放学时段的“三大文明现象”和“三大不文明现象”;并向同学们推荐“文明影响力公式”:1个文明细节 × 30天坚持 = 改变一个班级的温度。
这是泗洪县育才实验学校“文明上下学”主题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本学期以来,该校全面启动“文明上下学”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文明上下学”倡导行动、“有序排队”礼仪养成行动、“垃圾不乱扔”校园洁净行动、“平安上下学”安全守护行动等举措,构建学生、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和文明创建网络,明确“文明路队”“零垃圾治理”“护学岗建设”等重点工作。
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依托家长微信群推送《致家长的一封信》,组织7000余个家庭签署承诺书并开展亲子共读、共建活动;利用校园广播站、主题班会、思政课、国旗下讲话等形式,全面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同步启动的“文明路队”标准化管理评比活动,将班级路队秩序和家长对接路队与“文明班级”评选挂钩。
值得关注的是,该校实施“三岗四维”护学机制。每日上下学时段,由学校教干教师、家长志愿者、交警部门和城管部门组成的“护学联盟”,在校门口主干道以及两侧200米范围内实施“潮汐式”交通疏导和周边环境秩序的管理,引导接送学生车辆有序停放、有序通行,取缔流动摊点,全力守护孩子们的安全。
“我们正在构建文明上下学的长效机制,将文明基因植入教育生态链。”校长姚卫新表示,下一阶段,学校要将文明上下学纳入校本课程。包括联合交警部门开展模拟交通实训,组织“文明小使者”进社区宣讲,组织“文明观察员”开展交通调研等,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育人效应。
截至目前,该校校园周边乱停乱放现象减少约70%,学生零垃圾践行率达90%以上,文明出行蔚然成风。这场始于校门的文明实践,正在演变为区域文明的生动课堂。
护学机制太棒了!
值得全县中小学学习
来源:微泗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