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度外长苏杰生当地时间周三(26日)表示,印度和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有办法“在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解决这些问题。苏杰生当天在美国亚洲协会举办的一场活动上谈及中印关系时发表了上述言论。同样关注到这一表态的印度新德里电视台(NDTV)表示,苏杰
据环球时报报道,印度外长苏杰生当地时间周三(26日)表示,印度和中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有办法“在不发生冲突”的情况下解决这些问题。苏杰生当天在美国亚洲协会举办的一场活动上谈及中印关系时发表了上述言论。同样关注到这一表态的印度新德里电视台(NDTV)表示,苏杰生发表相关言论,正值印中两国修复关系之际。
苏杰生(资料图)
一直以来,中印边境问题都是影响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中印边界长达2000公里,由于历史上英国殖民时期非法划定麦克马洪线、约翰逊线等伪界线,以及印度独立后奉行扩张主义政策,承认英国在中印边界的侵占行为,导致中印边境争议始终未能解决。1962年对印自卫反击战后,我国虽主动后撤至实控线,但印度却趁机重返藏南,致使藏南地区至今大部分领土仍被印度非法控制。在中印东中西三段边界中,目前仍存在诸多争议区,总计中印争议面积高达12.5万平方公里。多年来,边境上多次对峙事件,如1986 - 1987年的扯冬和桑多洛河谷争辩事件、2017年洞朗事件、2020年加勒万河谷事件等,给双方的划界谈判以及边境管控机制的建立带来极大阻碍 。
然而,从去年底开始,情况似乎出现了转机。印度开始主动推进构建中印建设性对话机制。2025年3月25日,印度与我国举行了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33次会议,两国外交、国防、移民等多个部门代表参加,双方就此前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3次会晤,在划界谈判、边境管控、机制建设、跨境合作等方面达成的共识,进行全面深入交换意见 。紧接着在26日,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刘劲松同印度外交部东亚司联秘戴国澜在北京共同主持中印外交部官员磋商 。这一系列动作,都释放出积极信号。
苏杰生(资料图)
莫迪在接受采访时称,承认2020年发生的边境冲突,确实一度导致中印关系紧张,不过自他与中方领导人会晤以后,边境局势已经开始恢复正常。他强调,重点是确保分歧不会变成争端,强调对话而不是纷争,双方正在解决边境的紧张局势,以恢复到2020年之前的状态,虽然速度有些慢,但正在稳步恢复 。莫迪还谈到了中印之间的竞争,表示希望与中国良性竞争,竞争不是坏事,但绝不能演变成冲突 。
莫迪政府态度的转变,背后有着诸多因素。从经济层面来看,印度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其国内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电力供应不稳定,产业链缺失,经济增长长期依赖服务业,实体经济发展滞后,在应对内外部的冲击和市场剧烈波动中的韧性不足。2024年,中印贸易总额达到了1384.78亿美元,我国再次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其中中国对印出口额高达1204.81亿美元,印度对中国出口额179.97亿美元,印度对中国商品存在一定依赖 。如今面对美国即将升级的“关税策略”,印度急需寻找可靠合作伙伴以安稳度过贸易战,中国无疑是很好的选择。近期印度还在考虑全面放宽对华贸易和投资限制,可见其为自身经济发展,在努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莫迪(资料图)
特朗普回归后,在关税和贸易顺差等问题上给美印关系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特朗普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的关税,并将于4月份对全球展开“对等关税”,印度难以幸免。此前莫迪访美,期望特朗普豁免对印度的关税,结果特朗普不仅未答应,还批评印度关税政策,让莫迪政府意识到依赖美国并不能带来稳定经济增长。与此同时,美国试图利用中印边境问题牵制中国、拉拢印度,但印度在经历一系列事件后,也逐渐看清美国意图,不想被卷入大国博弈漩涡,因此选择在边境问题上缓和与中国的关系 。
对于莫迪政府在边境问题上的积极表态,中方也迅速给予回应。外交部发言人次日表示赞赏莫迪的积极表态,强调中印做互相成就的伙伴,实现“龙象共舞”才是唯一选择。中国一直希望与印度通过和平谈判解决边境问题,推动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此前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23次会晤已达成六点共识,双方同意进一步加强外交、军事谈判协调配合,落实边境问题解决方案,维护边境地区和平与安宁 。
如今莫迪政府在边境问题上释放出积极信号,强调对话解决分歧、避免冲突,这符合中印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顺应地区和平稳定的发展潮流。当然,要真正实现中印边境问题的妥善解决以及两国关系的全面改善,还需要双方持续保持沟通与合作,将积极表态转化为实际行动。未来,中印关系走向何方,国际社会都在拭目以待,希望两国能以和平谈判为途径,以合作共赢为目标,妥善处理边境问题,推动双边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
来源:坚毅子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