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2日,中央文史研究馆召开郭怡孮《怡园艺话》等系列新书首发座谈会。此次首发新书共有五种,分别是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丛《怡园艺话》(郭怡孮卷)、《人民美术家郭怡孮卷》《美术家郭怡孮传》《传承大家——郭怡孮》《郭怡孮绘画展文献集》。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
4月2日,中央文史研究馆召开郭怡孮《怡园艺话》等系列新书首发座谈会。此次首发新书共有五种,分别是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文丛《怡园艺话》(郭怡孮卷)、《人民美术家郭怡孮卷》《美术家郭怡孮传》《传承大家——郭怡孮》《郭怡孮绘画展文献集》。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主持座谈会并致辞,以下是发言原文:
座谈会现场
今天,我们齐聚中央文史研究馆,共同见证郭怡孮先生《怡园艺话》等系列新书的首发。这既是中国美术界的一件盛事,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标志。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国家画院,向郭怡孮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为书籍出版付出努力的专家学者和各位同仁表示衷心的感谢!
郭怡孮先生的父亲郭味蕖先生,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花鸟画大家,同时也是著名的美术史论家,他的学术研究包括中国美术史、金石考古、书画鉴赏以及文学、诗词等多方面。先生的母亲陈君绮是清末大金石学家陈介祺的后人。家学浸润不仅赋予了郭怡孮先生扎实的笔墨技法根基,更让他在耳濡目染中领悟到“以笔墨写心”的真谛。更加可贵的是,郭怡孮先生并未满足于家学传承,他秉承“师古而不泥古”的理念,通过自身的修炼,将传统笔墨与时代精神相融合,形成了具有“大花鸟意识”“大花鸟精神”的艺术风格,竖立起当代中国花鸟画领域的一面旗帜。
郭怡孮先生的作品以“雄浑中见灵秀、苍劲中显生机”著称,既保留了传统文人画的诗意与哲思,又融入了现代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将花鸟画从文人书斋引向广阔天地,赋予了生态关怀与时代价值。他的作品不仅被各大国家级艺术机构收藏,更远播海外,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艺术名片。因此,先生的艺术人生,既是对家学的传承,更是对中华美学的开拓与创新。
首发的《怡园艺话》等系列新书,是郭怡孮先生长年艺术实践的思想结晶,既有对笔墨技法的系统梳理,又有对现代创新的深刻思考。书中记录的郭怡孮先生与李可染、叶浅予、刘海粟、朱屺瞻等大师的交往轶事,串联起一部充满温度的艺术史。尤其在中国国家画院藻鉴堂阶段,青年时期的郭怡孮与大师相伴,共同研究创作,为国家创作大画留下诸多艺坛佳话。
我与郭怡孮先生是忘年交。我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期间,郭先生是中国画院院长,我是副院长,有着深厚的情谊,先生对我的帮助也很大。郭怡孮先生所言:“艺术的真谛,在于以心观物,以情化境。”我深感认同。中国画的未来不在于对形式的颠覆,而在于对文化基因的深刻理解与创造性转化,在于对文化自信的内心坚定和对时代进步的敏锐感知。郭怡孮先生的艺术人生,正是这样一部“从传统走来,向未来走去”的史诗。
《人民美术家郭怡孮卷》等新书
《怡园艺话》等系列新书是中国花鸟画研究迈向新高度的标志。让我们共同期待,系列新书为中国美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世界艺术之林增添一抹东方神韵!
最后,祝愿郭怡孮先生艺术长青,祝愿新书首发圆满成功!
(文/刘万鸣,
艺术家简介
郭怡孮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名誉院长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中国画学会创会会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书画联谊会会长
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
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来源:中华网山东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