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章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相关信源加在文章结尾
【前言】
众所周知,日本一直都有着所谓的“工匠精神”,所以就有很多人都认为日本产品会更加的安全可靠。
但是近些年来不管从哪方面来讲,他们的企业都远远不如中国企业发展得好,有人认为就是这所谓的“工匠精神”导致的,但是也有人觉得,是因为他们太过依靠“官僚”。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之前还能和中企分庭抗礼的日企,是如何落得现在的下场的呢?
【一路走高的日企】
在那些辉煌一时的日本企业中,索尼就是其中最好的代表,同时它也是当之无愧的电子巨头,在其革命性数码产品“Walkman”发售35周年之际,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从2014年2月开始,索尼宣布了大规模裁员措施,并计划抛售笔记本电脑业务,同时将电视业务子公司化,这两大核心业务的调整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对于这一系列举措,日本纪实文学作家立石泰则,这位常年担任索尼采访工作并著有《再见!我们的索尼》一书的资深观察者,给出了他的分析,立石泰则指出,索尼现任社长平井一夫上任仅2年时间,其对于索尼未来的发展方向尚不明朗。
但从裁员措施来看,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除业绩亏损,是一种单纯的延命措施,可是最令人费解的是,索尼的个人笔记本和电视业务当时在日本国内市场表现并不差。
据统计,这两大产品在索尼直营店以及各大电器店内十分畅销,尤其是4K高画质电视,在日本国内的市场份额高达8成以上。
那么,为何如此畅销的产品会成为裁员的对象呢?具体原因还是在于,这些产品在北美市场等海外地区的销量低迷,拖累了索尼的整体业绩。
立石泰则对此表示不解,他认为尽管索尼家电商品在日本国内取得了不错的业绩,但作为一个全球化企业,产品无法畅销海外根本不利于企业发展。
而索尼却选择将两大存在商机的业务连根拔除,这着实让人难以理解,当时的索尼不仅在日本国内享有盛誉,更是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索尼甚至也开拓过机器人业务,开发过犬型机器人AIBO以及双足机器人QRIO等,当时也震惊了世界。
为了强化该业务,索尼还召集了一批十分优秀的工程师,可最终却因为资金问题被迫放弃。
而如今的谷歌公司也在投资研发机器人业务,这足以说明索尼当时的决策是多么的具有先见之明。
但是即使是这样一个树大根深的企业还是抵不住时代的潮流,一点点的变得黯然失色,而这并不是唯一一家遭遇滑铁卢的日企。
【逐渐衰落】
除了在这一领域之内,日系汽车在中国市场的近期表现确实令人瞩目,甚至可以说是令人震惊。
从2024年3月份开始,日系主力品牌丰田和本田的销量出现了大幅下滑,广汽丰田的新车销量暴跌31.9%,其主推的第九代凯美瑞销量竟不足一万台。
而本田在华销量同比也暴跌了26.3%,与2020年的巅峰期相比,几乎腰斩。
日本家电,这个曾经全球家电产业的霸主,如今在中国市场几乎难觅踪影,松下、索尼、东芝、日立、夏普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都已经变成了过去式。
其实,日本家电品牌的退潮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早在2008年,日本家电产业就开始集体溃败,全球市场上日本家电的风光也不再。
大部分日本家电企业要么业务转型,要么将海外市场的产业线变卖用来还债,东芝这个有着14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品牌,也几经周折,最终被本国财团收购,并从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
日本家电的衰败,与其“大企业病”密不可分,组织臃肿、决策链条过长,使得日本家电企业完全跟不上市场的变化需求。
还有一点就是他们无法摒弃企业中带有的那些“官僚主义”,不方便变通。
就好比在液晶电视开始流行的时候,日本电器厂商们却犹豫不决,反应迟钝,松下电器更是不看好液晶技术,而是把宝押在了等离子技术上。
直到10年后,当液晶电视已经成为主流产品的时候,松下才投身液晶电视行业,成为了彩电市场最后一个做液晶电视的企业。
这种封闭、落后的模式,不仅让日本家电在市场竞争中逐渐落败,也让其错失了转型的最佳时机。
而与此同时,中国国产家电品牌却凭借着开放、灵活的供应链模式,以及不断翻新的科技亮点,迅速崛起。
国产家电发起的价格战,更是让日本家电在中国市场难以立足。
如今,日本家电巨头们都在重新创业,将目光投向了动力电池、氢能源、供应链软件等领域。索尼和本田也合作在做电动汽车,试图在新能源领域寻找新的突破口。
汽车市场的竞争同样激烈,死抱着燃油车不放的日本企业,普遍失去了创新的动力,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攻城略地,横扫全球市场。
以日系汽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丰田和本田这些曾经的销量冠军,如今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这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市场竞争的激烈,更是因为日本企业在创新和市场反应速度上的滞后。日本企业曾经所推崇的“工匠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其发展的束缚。
【结语】
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日企的主要问题好像就是过于追求高端产品和完美品质,却忽略了用户的真正需求和市场的快速变化。
因此,无论是家电还是汽车,日本企业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只有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和变革,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信息来源:
新浪财经————日本家电全线败退VS日系车国内现状,工匠精神惹的祸?
海外网————美企CEO“敲打”日企:看看人家中国
环球时报————索尼前CEO:日企为何输给中国
新浪财经————日本企业如何应对内卷
环球科技————日媒:索尼丧失企业精神是其走向没落的主因
来源:南柯归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