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7年,正值意大利战后重建时期,知名时装屋Gucci的创始人Guccio Gucci在传统原料短缺的情况下,开始寻觅新材料。他从儿子喜爱的竹制手杖获得启发,大胆地选用了竹节的根部作为手袋的手柄,将其与马鞍廓形的皮具相融合,创作出Gucci Bamboo 1
Preface
1947年,正值意大利战后重建时期,知名时装屋Gucci的创始人Guccio Gucci在传统原料短缺的情况下,开始寻觅新材料。他从儿子喜爱的竹制手杖获得启发,大胆地选用了竹节的根部作为手袋的手柄,将其与马鞍廓形的皮具相融合,创作出Gucci Bamboo 1947系列竹节手袋,由当地工匠在佛罗伦萨的工坊内手工打造,一经推出后便受到了各界名流的喜爱。作为手工艺与创新的象征,经过七十余年的不断发展与演变,成为了代表品牌精神的经典之作。
*
《Wallpaper*中文版》曾抵达佛罗伦萨的Gucci ArtLab展厅,见证了Gucci标志性竹节手柄的制作过程,其过程诠释了佛罗伦萨的工匠精神。
竹,在我国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人们在庭院里种上一方竹林,营造隐逸清幽的生活氛围,古人常以竹为意象,比喻坚韧正直的精神品格。不仅如此,作为生长速度最快的植物,竹子也因其独特的物理性质获得了工匠们的青睐,人们将竹子广泛应用于建筑与传统工艺品的制作中,我们在世界各地都可觅得竹制物品的身影。
今年3月底,Gucci在位于上海长宁区的历史建筑孙科别墅中带来了全新展览,以“竹境:解译传奇”为名,聚焦了Gucci Bamboo 1947系列竹节手袋多年来的演化历程,在这座由知名建筑师邬达克设计的花园住宅中,将过去与现在相连。将竹节作为线索,探索手袋制作过程中的精湛工艺与材料处理,并结合品牌档案,回顾多年来不同创作者对这一经典手袋的多样诠释,探索与之相关的文化内容。
*
Gucci的全新展览“竹境:解译传奇”在孙科别墅展出,“手袋解构”展区。
*
策展团队在展览入口打造了一条被竹林环绕的僻静小道,引出了竹节包袋的材料来源。
展览由意大利跨学科设计机构2050+策划,将建造于1931年的住宅转化为一个研究性体验展馆,以现代视角将实验室、工坊、自然博物馆与画廊等场域的功能糅合为复合型展厅。
这些人造场所的代表性元素经过拆分、重组,嵌入室内空间。理性规整的金属制品与温润灵动的手工物件互相碰撞,与展览内容产生连接。在此基础上,设计师也保留了部分原建筑的局部装潢,以呼应竹节手袋所蕴含的历史脉络。展厅空间被整齐排列的瓷砖与质地平整的地毯包裹着,以浓郁纯粹的颜色呈现,增添了情绪感染力。
*
展区以浓郁纯粹的颜色呈现
展览内容分为七个板块,由细节到整体,从材料属性到文化影响,全景式呈现了Gucci Bamboo 1947系列竹节手袋的方方面面。同时,品牌邀请了当代艺术家Sybil Montet、Francesco D’Abbraccio(又名Lorem)、Christian Kondić与陈嫣冉参与其中,经由他们的个人创作,探讨了Gucci竹节手袋与当代文化的关系。为观众们带来一场古今交织的美学体验。
踏入第一个展区“竹林细语The Whispering Grove”,便会体验到一种“曲径通幽处”的静谧,策展团队在室内打造了一条被竹林环绕的僻静小道,引出竹节包袋的材料来源。
空间中仅保留了数盏光源,照向石材展台,台面陈列的植物学插画展现了竹子在不同地区的品种差异与特性。艺术家Christian Kondić运用人工智能创作的视频影像也在此放映,在沉浸式环境中再现自然。影像中生成的竹子形象与摇曳的竹林交相辉映。在幻象与真实之间,与观众们探讨竹子的本质。
穿过竹林,便来到了第二个展区——“手袋解构Anatomy of a Bag”。绿色的瓷砖覆盖了整个房间,呼应着生长中的青绿色竹节,天花上,方形灯具的均匀灯光塑造出属于“实验室”的科研氛围,竹节手袋的每一个部件被整齐地罗列于金属桌上,观众在此得以感受制作工艺的复杂与巧妙。从原材料、五金配件到皮具的裁片纸样,展现出制作流程的理性与严谨。台面上设置了“潜望镜”装置,观众可以通过透镜细细观察材料的细腻纹理,感受其中奥妙。也不禁令人感到好奇,这些材料是如何从自然的造物,经过一道道工序被工匠们的巧手转化为工艺精品?
*
意大利工匠在现场向到访者展示部分竹节制作工序。
观众们在感受包袋的零件细节后,便能够在一旁的“匠心传承Crafting a Legacy”展区解开心中的谜团。策展团队在展厅中致敬了品牌位于佛罗伦萨的Gucci Artlab工坊,并安排了两位意大利工匠专程来到上海向访客们展示部分制作工序。意大利导演Davide Rapp为工坊拍摄的记录短片也会在展厅内的多个屏幕上播放,展现竹节手袋的制作全过程。
通常情况下,竹节手袋需要13小时的制作时间。37张皮件经过428道工序后,方能缝制成最终的成品。其中,包袋的点睛之笔——竹节手柄的工艺尤为考究。首先,工匠需要依据直径和竹节间距等标准精心挑选出合适的竹节原料,再将其置于明火上高温炙烤,并弯曲成型,烘烤时需要考虑温度以及材料与火焰的距离,若是在技术细节上控制不当,竹节也会有折断的风险。工匠们在过程中依据经验掌控火候,以获得完美的表面成色。
*
竹节包手柄的制作工艺细节,将竹材置于火焰上移动烤制,使其弯曲、颜色熏黑。待竹柄固定形状并抛光打磨完成后,需再涂上三层取材于特殊树脂制成的天然溶液。
当烘烤工序完成,便可以将手柄固定于支架或绑带上,以控制手柄的弧度。随后,经过表面的打磨抛光,还需在表面覆上一层特殊树脂,凸显出材料光泽的同时也保证了手柄经久耐用。手柄的制作流程展现了工匠们细腻而娴熟的技艺,他们依据自身经验与熟练的手法,造就了难以被复制的作品。通过一代代工匠之间的合作实践与交流,将技法不断传承。
*
在Gucci ArtLab中展示的Gucci标志性的竹节手柄
接触了工艺细节与制作过程后,第四个展厅“竹韵典藏Bamboo Codex”带来了竹节手袋诞生以来的十余件经典之作,依据时间脉络摆放,竹制支柱承托着宽大的金属台面,凸显出皮具的色彩与质地。历任创作总监注入的特色,展现了当时的审美,观者们可以直观的从包袋的细节变化感受审美与工艺的演化。
*
上图:“竹韵典藏”展区,用竹制支柱承托着宽大的金属台面,凸显出竹节手袋的色彩与质地。
下图:历任创作总监为竹节手袋注入不同特色。
从展厅走出,便会看见中国艺术家陈嫣冉为此次展览特别创作的作品,她常以卡通插画和人偶为媒介,用流畅简洁的线条塑造出气质从容的形象,并结合科幻元素,打造充满未知的奇幻场景。此次,她创作了一系列身着古驰2025春夏系列的人偶雕塑,神态自信,以笃定的眼神望向前方,展现了气质各异的当代女性形象。
随后,我们把目光转向位于二楼的“脉络联结Threads of Connection”展区,这里被设计为档案室,呈现了竹节元素的各种运用方式,其中包括餐具、鞋履以及首饰。在竹节手袋获得关注后,竹节元素也逐渐成为了品牌的标志性符号,作为一种装饰性元素,在不同类别的产品上出现。除了实体产品,竹节的结构也被绘制成图案,装点着衣物和丝巾。艺术家Sybil Montet也基于这一主题制作了一系列数码影像,将丝巾上的植物元素转换为不断运动的动态影像,闪烁着斑斓的光芒,用新兴视觉语言重新演绎了传统纹样。而在展厅外的明亮空间,品牌档案中的植物与鸟类纹样被制成了剪影装置,与Sybil创作的鲜艳材质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对照。
*
上图:“脉络连结”展区竹节元素装点衣物和丝巾;
下图:“脉络连结”展区,艺术家Sybil Montet制作了一系列数码图像,将丝巾上的植物元素转换为不断运动的动态图像。
*
户外的明亮空间,品牌档案中的植物与鸟类纹样被制成了剪影装置。
穿过档案区域,便来到了由意大利新媒体艺术家、音乐制作人Lorem创作的影音展区,以“蜕变新生Metamorphosis”为题,Lorem结合人工智能创作了一系列影像。荧幕中呈现了随着环境更替不断演变的包袋造型,像是某种物种的进化史,无论被植物环绕或是机械包裹,竹节结构在其中成为了一种永恒的存在,呼应着品牌基因的传承与延续。
*
“蜕变新生”展区,Lorem结合人工智能创作了一系列影像。
在展览的末尾“明日构想The Shape of Tomorrow”,策展团队设计了一个被典雅深红覆盖的健身房。这里的每一件物品都采用了竹节元素,化为家具与健身器材的零部件,注入了动感与活力。在这个超现实场景中,竹节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与日常相连。似乎从一种有趣的角度暗示了竹节元素与人们互动的更多可能。
*
“明日构想”展区,竹节元素化为家具与健身器材的零部件。
此外,本次展览也设置了零售陈列区域,展示品牌的新系列包袋与配饰。除此之外,还带来了9件独一无二的定制作品,在材料和工艺的选择上以极致的手法诠释了品牌的美学理念。从意大利文化与历史出发,设计师将当地的传统建筑元素以及源于文艺复兴和巴洛克艺术中的昆虫、鸟类以及植物花卉纹样,经过折中处理与再创作,化作装饰符号。再以手绘、海绵晕染、錾刀技法、水晶缝制与刺绣等高超工艺,将平面图案、三维浮雕效果或是亮面材质相结合。丰富的装饰元素装点着包袋表面。将竹节手袋视为美学的载体,让不同风格在此交汇。
* 向左滑动
竹节手袋诞生以来的十余件经典之作
通过承上启下的七个展区,呈现了设计师与能工巧匠们围绕Gucci竹节包袋所构建的幻境。正如法国学者罗兰·巴特在《流行体系》中阐述的文化现象——人们通过故事为物件赋予丰富的涵义,并将其转化为象征性符号。
此次展览恰似一次追溯起源的解码之旅,邀请观众们从不同层面展开观察,一同探寻物件背后发生的故事:人们是如何造就传奇杰作,这些作品又是如何影响文化环境。竹节包袋的故事在今天也依然能够给当下的创作者带来诸多启发。随着时代更迭,竹节包的形象依然历久弥新,在新生美学的助力下展现着活力与生机。
*
点击预约展览“竹境:解译传奇”
撰文:陈晟博
Gucci ArtLab部分摄影:田野
编辑:Mal
展览图片由Gucci提供
来源:卷宗Wall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