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又是读书日,东城好看书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1 18:40 1

摘要:最美人间四“阅”天,春风漫卷书香来。正是读书的好时节,不妨来东城,在书香中感受春天的气息,在文字里领略世界的广阔。一处处公共图书馆、文化新空间打通了阅读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优质资源直达基层;一家家实体书店破圈出新,变身成为以“书店+”为核心、多元业态为一体

最美人间四“阅”天,春风漫卷书香来。正是读书的好时节,不妨来东城,在书香中感受春天的气息,在文字里领略世界的广阔。一处处公共图书馆、文化新空间打通了阅读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优质资源直达基层;一家家实体书店破圈出新,变身成为以“书店+”为核心、多元业态为一体的城市文化“会客厅”;一场场阅读活动精彩纷呈,以满满的“看点”“亮点”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东城,正以它独有的书香特色,将文化的种子播撒得更广更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纳入宏伟蓝图,这些目标与规划,东城一以贯之。近年来,东城区在高标准阅读空间打造、高质量阅读资源整合、高水平阅读服务供给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为营造全民阅读氛围、涵养城市文明注入了强劲活力,也让“书香之城”名片愈发闪亮。

1

公共阅读空间品质升级

一座“精神富足”的城市,才能安放人们最美好的生活梦想。而在这样的城市里,何处寻觅浩瀚无边的精神财富?图书馆,无疑是一个重要答案。

走进交道口东大街85号东城区图书馆,宽敞明亮的各阅览室内,读者沉浸式阅读、学习,在浓厚的书香氛围中静享阅读的美好时光。始建于1956年的东城区图书馆,作为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和收集、整理文献并向社会公众提供文献服务的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国家一级图书馆”“全民阅读推广示范基地”“全国人文社科普及基地”等荣誉称号,业已成为东城人的精神家园。

纸墨书香涵养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新时代下,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更加多样化、精细化、个性化,对公共文化空间的期待从过去“有没有”“多不多”升级为“美不美”“好不好”。加快优化公共文化空间、大力提升文化服务品质,成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时代必答题。

为了让书香“触手可及”,东城区图书馆积极探索,形成了区馆为总馆,下辖直属分馆、街道分馆、社会化合作分馆、服务点及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布局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一批“小而美”的公共文化新空间也由此应运而生。

坐落于柳荫公园湖畔的檀香书苑是一处别具一格的公共文化空间。这里以阅读为核心,由东城区图书馆提供书籍支持。春日午后,书苑内三三两两落座着生活或工作在附近的居民、白领,也有不少人专门前来打卡,感受自然韵致与文化馨香的交融。

“离家不远、氛围浓厚。”在市民赵先生看来,寸土寸金的核心区内,这样的书香空间弥足珍贵。自2024年书苑正式开放以来,赵先生便成了这里的常客。

借助总分馆、公共文化新空间,东城区将“图书馆”开到居民身边,让大家在“家门口”便能找到静谧舒适的空间,静享阅读的美好时光。

2

特色实体书店“遍地开花”

墨韵千秋,书香为伴。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东城区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东城区持续推进“书香之城”建设,点亮城市的文化灯塔。

“书香之城”,“香”从何来?翻开东城区的地图,既可以看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公共阅读空间体系,也可以看到一家家实体书店滋养着城市的气质,吸引着阅读爱好者的聚集。

享有“百年金街”盛誉的王府井大街北端,涵芬楼书店静静伫立,散发着古朴、静谧的“氛围感”。不同于一般书店,涵芬楼作为商务印书馆的旗舰店,学术性、专业性氛围更为浓重,一直以来都吸引着各行各业的学术资源在此交汇。书店利用二层大厅设立了涵芬楼艺术馆,用于举办文化讲座、新书发布会、书画展览等,自成立以来已举办文化交流活动1000余场,读者参与量累计超过10万人次。

位于东二环旁银河SOHO地下广场的善缘书舍内,书桌贴心设置成椭圆形,没有棱角、防止磕碰;每个书桌间的空隙较大,方便坐轮椅的读者在店内自由穿行;几十种盲文书籍满足了盲人读者的阅读需求,mini光明影院更是实现了他们“看”电影的愿望……在这家全国首家以无障碍创新标准建设的特色书店内,处处体现着“有爱”“无碍”的理念。

“善缘书舍并非简单的‘卖书’,而是通过特色选书、无障碍服务、文化活动、跨界合作四步走,构建了一个真正包容的阅读空间。”书店负责人王秀杰表示,东城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包容的社会环境,为书店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土壤。

百年老店、小众书店、艺术书馆……散落在街巷胡同里大大小小的特色实体书店,每一家都饱含着自己的品位和追求,也承载着东城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深刻内涵。东城区坚持将实体书店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出台引导支持实体书店“四进”政策、成立实体书店联盟、发布5条“书香之城”慢生活探访路线等一系列举措,让“书香之城”成色更足。

3

“书香”文化场景多元向新

实体书店作为文化消费的重要场所,在提供图书销售服务的同时,也扮演着为读者提供阅读成长和文化陪伴的角色。

在交道口南大街16号,你好·阅读未来书店新装亮相,继续以“温暖的灯光、雅致的环境、精选的好书”陪伴着大家。作为一家专注少儿阅读研究和少儿阅读能力发展的书店,你好·阅读在东城深耕8年,已完成3万多册图书的馆藏建设,累计举办读书会、大型读者见面会等活动过万次,服务近万个家庭的少儿阅读能力提升和家庭阅读素养建设,并于今年受邀成为童书品牌联盟线下合作空间。

“童书品牌联盟新书榜,由全国儿童青少图书领域优质的出版品牌,每月联合推出一期各品牌的优质最新童书。”你好·阅读创始人闫嫦慧介绍道,成为线下合作空间后,书店一方面可以将最新出版的、专业选评出的25至26本新书带到小读者面前,另一方面可由教研团队挑选上榜童书举办研发活动或读书会产品,支持更多读者读好书。

“我们根据实际经验,在童书品牌联盟优选书籍中再次进行筛选、拆解,这是一种非常高品质的协作与衔接。书店拥有的会员伙伴对书籍的反馈,又可以给出版机构提供宝贵意见,以此形成充分互动的闭环。”闫嫦慧说。

数字化时代,实体书店发挥的作用仍然不可替代,不仅在于其为读者提供了深入阅读、品味文化的空间。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店与餐饮、文创、展览、艺术等多元经营与跨界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消费模式,吸引了更多的读者特别是青年人回流书店购书、体验和消费。

对于喜爱逛书店的人来说,胡同里的书店无疑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既有街坊四邻的烟火气,又有四季分明的美丽景色。位于前炒面胡同49号的“可能有书”,由一处“共生院”空间改造而成。店名灵感来源于对书籍和知识的探索精神,以及对未来可能性的期待和想象。

“可能有书”,不止有书。“我们拒绝做单一商品销售场所,而是以‘书店+’为模式,做复合型的创意内容发生空间。”主理人赵晨说。如今,这里成了集画廊、放映厅、自习室、咖啡馆甚至包子铺于一体的新型综合阅读空间,奇妙的多元组合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前来探店打卡。

4

品牌活动持续输出

古旧书展销、珍本收购、非遗体验、阅读打卡、图书交换、文创展售……2025年“旧书新知 钟鼓书韵”文化市集火热开市,在中轴线北端钟鼓楼文化广场打造出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一座以“我在鼓楼读书”为书籍封面的艺术装置成为人气焦点,吸引了众多书友和游客纷纷驻足争相打卡拍照。装置以鼓楼为背景,中间透明亚克力板,可让读者“走入书中”进行拍照留念。“在历史建筑这里定格读书瞬间,既有仪式感又有文化感。”市民李女士带着孩子前来“打卡”后说。

书籍承载的不仅是文字的力量,更是岁月的痕迹与人文的积淀。2024年以来,东城区接连举办“旧书新知”活动,不断激发市民的淘书之乐、藏书之喜,也让历经岁月的旧书籍成为滋养城市的新载体。今年,东城区在“旧书新知 钟鼓书韵”文化市集中创新打造了古旧书展销区、读者旧书收购区、非遗体验区、图书交换区和读者晒书区等五大主题空间,通过“展销+体验+收购+交换”的立体化运营模式,有效促进图书资源的循环利用,让文化传承和经济活力并存。

春日芳菲好,读书正当时。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品牌活动点亮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断为市民提供精神动力、文化滋养,也成为一道道独具魅力的文化风景。

三联韬奋书店,一家拥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出版机构,被誉为“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故宫以东·书香之旅”读者选书乙巳年首场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自2020年推出以来,该活动以馆、店、社合作模式创造了全民阅读的新方式。读者通过参加活动参与图书馆文献建设,到访知名书店、出版社,参加主题讲座与文化沙龙,获得了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为期一个月的东城区“再发现图书馆”首届全民读书月正式启动,东城区图书馆携手出版社、学校、街道、社区等多方力量,开展四大主题板块、百余场活动,进一步深化全民阅读,让书香直达基层。

一处书香地,满城读书人。随着一个个可供阅读的文化空间织密服务网络、一家家各具特色的实体书店蓬勃发展、一场场氤氲书香的文化活动推陈出新,东城区不断续写着“书香之城”的全新注解,让好读书、读好书成为刻在城市基因的文脉密码。

素材来源:新东城报、东城区图书馆、涵芬楼书店、善缘书舍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