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思源实验学校教联体:种下太空种子 开启星际梦想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1 17:10 1

摘要:2025 年4月,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种植活动在黄冈思源实验学校科学探究室拉开帷幕,叶开颜校长、陈贵主任、吴见轮主任、教联体齐安校区科学孙欣老师等参与活动。此次活动围绕太空种子展开,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种植的兴趣,探索太空种子的奥秘。

2025 年4月,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种植活动在黄冈思源实验学校科学探究室拉开帷幕,叶开颜校长、陈贵主任、吴见轮主任、教联体齐安校区科学孙欣老师等参与活动。此次活动围绕太空种子展开,旨在激发学生对科学种植的兴趣,探索太空种子的奥秘。

为了让太空种子种植活动影响更多人,实行教联体资源共享,采用城北、齐安、陶店三个校区一起种植。城北校区还创新推出家庭申请种植模式。家长和学生们热情高涨,踊跃提交申请表格,经过比较筛选,最终确定了幸运家庭名单,家庭种植之旅就此开启。同时,学校耕读园的集中种植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形成家庭小种植区与校园大种植园相呼应的局面,让科学探索从校园延伸至家庭的每一处角落。

科学育种

今年太空种子种植的品种有太空水果黄瓜、航椒7号、航豇1号、盆栽番茄、太空大叶香菜。活动伊始,校科学叶瑞菁老师为同学们带来的一场精彩的太空种子科普介绍。同学们全神贯注,在叶老师的讲解中了解到太空种子的培育过程、独特优势以及背后的航天科学知识。这些种子搭乘航天器在太空特殊环境中经历了基因突变,带着神秘的太空“印记” 回到地球,等待着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开启奇妙的生长旅程。

随后,叶校长、陈主任、以及孙老师亲自为学生代表分发太空种子。接过种子的那一刻,同学们眼中闪烁着兴奋与期待的光芒,这些小小的种子仿佛承载着无限可能,也承载着老师们对同学们探索科学的殷切期望。

在准备环节,经验丰富的殷喜平老师现场指导同学们进行浸种催芽这一关键步骤。殷老师提醒同学们先拿起盐,缓缓倒入杯中,耐心地向同学们解释:“将盐倒入水中,是利用盐水的杀菌消毒作用,为种子创造一个干净的生长环境,帮助它们更好地发芽。” 接着,同学们小心翼翼地将太空种子放入盐水中浸泡。按照要求,这些种子需要在盐水中浸泡一至两个小时,以便吸收足够的水分,唤醒沉睡的生命潜能。在等待的过程中,同学们围在一旁,不时交流着自己对种子发芽后的种种想象,满心期待着看到这些来自太空的种子破土而出的那一刻。

在浸种催芽环节顺利完成后,太空种子在同学们的悉心照料下,几天后萌发出嫩绿的新芽。

精心种植

数日后,又一场令人期待的种植活动在黄冈思源实验学校"耕读园"热烈开展,开启太空种子的移栽之旅。在耕读园里,阳光洒在肥沃的土地上,领导们与学生们一同手持工具,小心翼翼地将培育好的太空种子幼苗移栽到提前规划好的区域。每一株幼苗都承载着大家的希望,被轻轻放入挖好的土坑,随后,学生们用土细心掩埋,轻轻浇水,确保幼苗能够稳稳扎根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

为了深入探究太空种子的生长特性,学校特别划分了不同区域进行对比种植。一部分区域种植经过太空诱变的种子,另一部分则种植普通种子作为对照。这样一来,学生们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太空种子在生长过程中的独特表现,从植株的高度、叶片的大小,到开花结果的时间和果实的形态等方面,通过对比数据,去发现太空种子的优势与奥秘。

在移栽过程中,领导们不时与学生交流,询问他们对太空种子种植的想法和期待,鼓励同学们认真观察记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学生们也积极地向领导们分享自己在前期培育过程中的发现与疑问,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此次移栽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种植实践,更是一次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的科学探索。

未来展望

“太空种子”种植活动是由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共同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中的重要活动内容。

叶校长指出,学校能连续四年被省科协选中作为太空种子种植基地,这背后是科学组老师无数的努力与付出。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生物学知识,还拥有丰富的种植实践经验,能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指导。学校将肩负起探索太空种子奥秘、向师生及社会传播科学种植知识的重任,充分发挥“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的辐射效应,持续为科学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来源:晨美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