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医疗平台化CT新品中国首发、全链条国产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1 20:40 1

摘要:刚刚闭幕的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上,“GPS”等行业巨头无一例外,都在着重强调“国产化”身份。GE医疗在这次展会上拿出了历届最多的国产化成果:展出的80款产品中,95%实现了国产化。

刚刚闭幕的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上,“GPS”等行业巨头无一例外,都在着重强调“国产化”身份。GE医疗在这次展会上拿出了历届最多的国产化成果:展出的80款产品中,95%实现了国产化。

中国是GE医疗的全球第二大市场,2024年贡献约12%的营收。贸易战升级,对GE医疗来说不是小事。尤其是4月4日,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调查。

在此背景下,国产化成果变得极为重要。

跨国医疗器械企业依然是中国市场的重要参与者。4月7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凌激主持召开美资企业圆桌会,GE医疗、美敦力等20余家美资企业代表参加。

图源:GE医疗

中国首发CT新品

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其中明确提到优先采购国产设备。

但到底什么是国产,其实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2023年时财政部曾发布过征求意见稿,希望厘清政府采购本国产品中“中国境内生产组件的成本比例”,但还没有下文。目前业内一般将外企在中国生产的设备认定为“国产”。

在此逻辑下,全国各地医疗设备采购国产化倾向很明确。今年以来,贵州省、海南省等地开展的设备集中采购项目中,迈瑞等国产厂商都包揽了绝大部分订单。但在广东、福建一些省份的采购中,GE医疗、西门子、飞利浦等企业在中国生产的设备也屡屡中标。

GE医疗在中国市场扎根比较深,在国产化布局上开始得也比较早。这次CMEF上,GE医疗展出了全链条国产CT产品、同时也是首个由中国团队研发出来的平台级产品Apex量子平台,成为展会一大看点。

GE医疗表示,Apex量子平台是在中国首发,目前已经获得FDA认证,标志着GE医疗从引入制造到本土研发的转向。

之所以称之为“平台”,是因为这一套设备跟单个CT不同,可以根据不同需求配备不同功能性的应用,“有什么样的需求,就给它什么样的配置”。

目前,量子平台系列主要上线了Expert、Essential两款差异化产品,覆盖从三甲到县域的全场景:一款是Expert,定位是高端科研、高端临床需求,面向大三甲医院;另外一款是Essential系列,主要适用于二甲医院。

图源:GE医疗

越来越多的基层医疗机构采购大型设备,多采取省级“集采”的模式。据悉,未来也会有基于量子平台为县域和卫生院打造性价比更高的新产品。

目前GE医疗的量子平台产品都是在北京工厂生产制造。未来随着这一系列的量产,以及供应链国产化程度的加深,在性价比上还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两大技术突破

Apex量子平台的背后,是GE医疗深度的技术创新成果。

传统的心脏CT依赖心电门控技术,患者贴上电极片才能扫查,这就要花几分钟时间;Apex平台运用ECG-less技术实现了无心电门控的心脏扫查,检查效率会提高很多。

ECG-less技术是目前全球唯一通过FDA认证的无限制心脏成像方案。联影、东软医疗也在开发,但目前真正落地使用的还只有GE医疗一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任宏教授介绍:在临床实践中,ECG-less技术使心脏扫描时间从过去的6-7分钟缩短至3-4分钟,“我本来一天可以做100个,现在可以做到200个,这对医院经济效益来说是很大的提高。”

除此以外,Apex量子平台集成了AI功能,极大提升检查效率。

传统的CT影像后处理远非大众认知的“原图直出”,以心血管检查为例,医生需手动完成血管提取标记、斑块标记测量、狭窄测量及冠脉树三维重建,且人工判读易受经验差异影响。

但量子CT平台的AI工具,能够实现全流程自动处理,并生成结构化报告。以主动脉CTA影像重建为例,以往后处理工作站的重建速度平均为15分钟,而源啓工作站的AI工具从抓取到CT影像、到进行重建并生成结构化报告仅需1分钟。

前段时间,AI医疗十分火爆,不少互联网企业、科技公司也涉足AI辅助影像诊断系统的开发。但设备厂家的AI系统能集成到采集端,从图像原始采集开始就介入AI辅助,比外部第三方AI的效率会高很多。

为了让更多“老款产品”也能实现新款Apex量子平台的功能,GE医疗特别推出了“焕新方案”,通过持续聚焦设备全生命周期需求的“智服务”,让存量设备可进行软硬件升级,医院不用更换整机,就能获得效益上的大幅提升。

对此,GE医疗中国副总裁、客户服务业务总经理郑杰明表示,“通过AI+更多数字技术驱动的软件、应用升级等,首先能够让医疗设备更加‘物尽其用’;更进一步,要管好设备,做好质控。在数智化服务开发方面,GE医疗相当大的比重都由中国团队自主研发的,可以针对中国不同地区的特色和需求制定解决方案,特别是基层医疗领域的服务普及性和可及性,一直是GE医疗智服务技术创新的提升重点。”

撰稿丨李傲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廿十三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来源:健识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