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年,融水苗族自治县在统一战线工作上持续发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行动方案》工作部署,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为推动融水高质量发展凝聚起磅礴力量。
柳州日报
融水专刊
——二〇二四年融水苗族自治县统一战线工作综述
2024年,融水苗族自治县在统一战线工作上持续发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行动方案》工作部署,充分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为推动融水高质量发展凝聚起磅礴力量。
凝聚各方力量
筑牢战线根基
2024年,融水始终将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全面领导放在首位,大力推动全县统战系统理论学习,构建起统一战线大宣教工作格局,明确目标与任务,凝聚各方力量推动统一战线各领域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
融水审议通过《融水苗族自治县落实〈广西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行动方案〉任务分工表》,印发《〈中共融水苗族自治县委员会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2024年工作要点〉重点工作分工方案》,聚焦主责主业,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全面领导。
2024年,融水举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分5期对全县618名科级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定期向全县各乡镇各单位推送《融水苗族自治县统一战线理论学习内容摘编》,助力全县党员干部更全面、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统战理论学习。
强化思想引领
促进“两个健康”
2024年,融水先后组织民营经济人士参加专题学习,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引导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在行业内取得突出成绩。融水两家民营企业荣获“粤桂协作优秀民营企业”称号。
融水先后收集梳理民营企业关于融资、基础设施、土地、拖欠企业账款等问题48个,解决33个;引导全县30多家民营企业向30多个结对行政村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4万元,购买结对行政村农产品90万元,帮助销售农产品350万元;承接自治区工商联组织的2024年“粤企入桂”助力广西乡村振兴现场会,推动融水民营企业加快“走出去”。
加强文化交流
助力两岸发展
融水定期走访慰问定居和常住融水的港澳台同胞和侨胞,加强对港澳台侨服务对象的关心关爱;扎实开展台胞台属思想稳定工作,加强对台胞台属宣传党对台工作的政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港澳台同胞力量。
融水积极开展桂台有关党派团体、社会组织、各界人士等的交流交往活动,推动与港澳台和海外侨胞交流合作,助力深化海峡两岸融合发展。2024年,融水共接待“台青广西行”夏令营参访团、桂台青年夏令营参访团等6个台湾参访团,以及来自20多个国家的海外侨界文化社团负责人研学团,共5批次150余人到融水开展交往交流活动。
聚力建设“五个家园”
2024年,融水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扎实推进“五个家园”建设。
融水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员6名,推送宣讲员参加全区“桂姐姐”巡回大宣讲活动18场;组织8个民族协会、县文工团“送戏下乡”,以山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实施重大项目21个,完成投资18.74亿元,交通路网持续完善;打造46个产业基地,获评2024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特色农业稳步发展;产业帮扶覆盖率达99.13%,8.01万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乡村旅游接待游客840.06万人次,旅游消费达93.89亿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66万人,医疗、养老参保率分别达98.11%、93.48%。
与此同时,融水举办民族团结活动900余次,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举办就业招聘会10场,提供就业岗位9571个,深化粤桂劳务协作;开展桂黔滇湘三省一区山歌文化交流活动、七省(区)山歌擂台赛等一批特色活动,举办芦笙斗马节等系列文旅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24年,融水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5年超97%,水环境质量全国领先;发展杉木、中药材、油茶等特色产业,推动绿色转型;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清单制”,打造和美乡村。
融水推进民族区域自治,指导滚贝侗族乡40周年乡庆;推广“火塘夜话”“榕树课堂”,破解基层治理难题,连续5年获评“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排全区前列。
守牢宗教领域安全底线
融水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先后组织宗教业务知识培训,培训三级网格员209人次、宗教界人士20人次;提供经费,指导基督教协会顺利完成换届工作;投入7万元完成两处基督教堂维修;安排18名宗教人士进行健康体检,维护宗教和顺、社会稳定。
2024年,融水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三个意义”,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2.79亿元,同比增长4.1%。(通讯员:覃美)
融水开展清明祭扫系列活动
退伍老兵代表行军礼致敬。
轻放花束寄托哀思。
4月2日上午,融水苗族自治县在革命烈士陵园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缅怀先烈 礼敬先贤”主题活动。县委宣传部、县委社会工作部、县文广旅局等10家单位,以及广西广电网络融水分公司等企业党支部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活动。
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全体人员面向革命烈士纪念碑肃立默哀三分钟,并行三鞠躬礼。随后大家怀着崇敬之情,绕行纪念碑一周,并将寄托哀思的花束轻放在碑前,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致以崇高敬意。
在主题宣讲中,宣讲员何海晔以《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为题,深情讲述了融水籍烈士朱世祺抗日救国英勇牺牲的英雄事迹。
本次活动是融水苗族自治县2025年“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的重要内容,活动结束后,各参与单位还组织开展“2025网上祭英烈”、移风易俗主题宣传等线上线下活动,倡导文明祭扫,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4月3日,武警柳州支队执勤五大队融水中队、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武装部及退伍老兵代表和多所中小学师生,怀着崇敬之心到革命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祭扫活动,共同缅怀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通讯员:覃美 蒙成远)
聆听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4月2日,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初级中学组织全校600余名师生开展“清明祭英烈”徒步祭扫活动,来回徒步共12公里,前往白云口烈士墓,通过敬献花圈、集体默哀、聆听革命故事、重温誓词等方式,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活动现场,同学们身着整齐的校服,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在老师的带领下,精神抖擞地从学校出发。尽管路程较远,但大家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和良好的秩序,一路上,队伍绵延有序,成为了道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全体师生整齐列队,聆听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并向革命先烈默哀致敬。默哀结束后,全体师生为烈士献花,向先烈们表达无尽的哀思和崇高的敬意。在缅怀先烈之后,白云中学还在烈士墓前进行重温入队、入团、入党誓词仪式。
“这次徒步虽然较累,但是想到是来祭奠先烈,我就觉得特别有意义。烈士们为了国家和人民奉献了一切,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珍惜现在的生活,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白云中学学生肖慧颖说。(通讯员 龚远虹 欧振波)
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3月31日晚,融水苗族自治县三防镇开展公益电影放映活动,播放了红色经典影片《血战湘江》与民族风情电影《刘三姐》,通过光影艺术展现革命精神与民族文化,吸引周边村寨近百名群众到场观看。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提前布置幕布与音响设备,村民们携板凳有序落座。夜幕降临时,《血战湘江》率先放映,影片真实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湘江战役的悲壮场景。当画面呈现红军战士为掩护主力渡江与敌军殊死搏斗时,观众们深受触动。老党员韦大叔感慨道:“如今我们享有的幸福生活,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份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
随后放映的民族风情电影《刘三姐》,银幕上桂林山水如诗如画,悠扬的山歌旋律与动人的民间故事引发在场观众强烈共鸣。(通讯员:覃美 )
——记青年志愿者苏琼跨越千里投身融水基层教育二三事
苏琼通过航模展示、科学实验等互动项目,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
2003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以来,我国有超过50万名青年学子奔赴西部基层,践行“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誓言。2024年7月,河北小伙苏琼成为其中一员。他跨越千里来到融水苗族自治县,投身基层教育与志愿服务,用行动诠释青春担当。
初到融水,语言差异、生活习惯不同等问题接踵而至,但苏琼迅速调整状态,主动融入当地。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兼心理辅导老师,他通过旁听优秀课程、优化教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每节课都要对得起学生的期待。”苏琼说。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他坚持鼓励式教育,主动补课、定期谈心,帮助学生重建信心。“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要着急。”他的这句口头禅成为许多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的动力。
与此同时,苏琼积极策划公益活动。2024年11月,他牵头组织的“三航筑梦科技文化节”在思源实验学校落地,通过航模展示、科学实验等互动项目,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希望发挥三航文化优势,为孩子们筑梦翱翔。”他说。希望活动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也让基层教育更具活力。
近一年的服务经历,让苏琼对基层工作的艰辛与价值有了更深体会。“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他坦言,这段经历坚定了自己服务社会的信念。(通讯员:左雪茹 张程)
来源:游乐场杰西5W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