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0日,北京发布近10年首个全市大风橙色预警。朝阳区建外街道党工委迅速启动极端天气应急响应机制,通过新兴领域党建与网格化治理深度融合,整合商务楼宇资源,率先向周边居民开放815个楼宇地下避险车位,车位免费,全力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4月10日,北京发布近10年首个全市大风橙色预警。朝阳区建外街道党工委迅速启动极端天气应急响应机制,通过新兴领域党建与网格化治理深度融合,整合商务楼宇资源,率先向周边居民开放815个楼宇地下避险车位,车位免费,全力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地下车库就是避风港!”4月11日下午,光辉南里社区居民王先生将自家汽车停入现代城SOHO地库时感慨。这得益于建外街道创新建立的“楼域共平台”机制——将新兴领域党建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将商务楼宇资源与社区需求精准对接。
建外街道地处北京CBD核心区,辖区内有大量高端商务楼宇群,同时分布着光华里、光辉南里等多个老旧小区,老旧小区居民车辆多为地面停放,防风形势严峻。近年来,建外街道创新构建了“居民+楼宇”联合伴生型网格体系,组织社区与楼宇开展多种形式的共建活动,社区空间开放给白领使用,在此次大风天气应对中,也让商务楼宇资源反哺社区治理。
收到大风预警消息后,建外街道联合各社区积极行动,紧急协调楼宇车位资源供居民避险。截至目前,街道已协调20家楼宇物业,提供815个楼宇地下、地面停车位供周边老旧小区居民使用,覆盖建外地区全部13个社区。这些车位的紧急调配,为居民的汽车找到了“避风港”。
“我们深知大风天气下车辆停放在户外的风险,所以第一时间与物业沟通,他们也非常配合,迅速整理提供了可用车位,这得益于社区通过伴生型网格工作机制与楼宇建立的良好联系,在有条件的小区,停车空间也对白领开放使用,帮助楼宇解决停车难题。” 建外街道光华里社区党委书记陈晓兵介绍道。“日常,我们受到街道社区贴心的服务;关键时刻,我们也要成为社区的守护者。”北京中海广场相关负责人李云帆表示。这种“平急两用”的资源共享模式,既化解了老旧小区停车位紧缺的燃眉之急,又构建起商居融合的治理新生态。
建外街道还积极开展各类大风天气应对工作,对辖区内重点点位、重点区域开展全面排查,筑牢安全防线。街道城市管理办公室、平安建设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工作人员全员出动,重点检查了辖区户外广告、牌匾标识、景观照明以及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牢固性、安全性,深入北京CBD核心区等辖区施工工地,重点检查裸露地面苫盖、大风防范措施到位情况,要求施工单位在大风天气期间停止高空、户外施工作业,确保人员安全。
此外,北京望京万象汇、北京姚家园万象汇、惠多港、北京悠乐汇、北京凤凰汇、凯德MALL·望京等朝阳商场也推出了针对此次大风天气的免费停车服务措施,前往停车的市民可提前电话沟通确认是否有停车位。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