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推进优秀文化进校园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1 22:46 4

摘要:走进于都县渭田小学,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迎面而来。中草药种植园里,栽种着艾草、栀子等十余种中草药。教学楼里,随处可见中医药文化介绍、中草药标本。教室内,一堂中医药文化体验课正在进行。利村乡中心卫生院的医生站上讲台,展示了推拿等中医技法。操场上,体育老师带着孩子

走进于都县渭田小学,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迎面而来。

中草药种植园里,栽种着艾草、栀子等十余种中草药。教学楼里,随处可见中医药文化介绍、中草药标本。

教室内,一堂中医药文化体验课正在进行。利村乡中心卫生院的医生站上讲台,展示了推拿等中医技法。操场上,体育老师带着孩子们打起了八段锦、五禽戏。

渭田村是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的重点帮扶村。2023年起,在省卫生健康委驻渭田村工作队的推动下,渭田小学与利村乡中心卫生院联手建立了当地首个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科普基地,通过小手拉大手,提升村民中医药健康素养水平。2024年以来,学校与省卫生健康委驻村工作队将当地百年历史的大樟树周边打造成中草药研学花园,提供中小学生中药材种植地块。同时还将小学食堂建设成营养健康食堂,并展示中医食疗文化。

“给小学生讲清楚什么是传统中医药文化,难度不小。”利村乡中心卫生院医生谢城育介绍,学校努力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学科教学、课后服务、研学活动中。比如,五年级的美术学科项目学习中,教师把“中医药图谱绘画”定为主题;中草药种植园里,每盆花草都由学生领养,春天种药材,秋天做标本;学校还打造“节日课程”,端午节制作香囊、冬至包饺子话养生等。“如今,中医药文化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省卫生健康委驻渭田村工作队第一书记郭智虹说。

于都是文物大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县,红色文化、客家非遗等文化资源丰富。于都县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县教体局指导当地中小学立足校情、贴近学生,围绕非遗、红色文化等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育人效果有效提升。

夜幕降临,于都县葛坳乡蛇颈村戏台,一座砖木结构的仿古戏台灯光亮起,戏剧文化周好戏连台。赣南民森戏院艺术团倾情演绎采茶戏,曲调欢快动听、表演诙谐风趣,让台下观众感受到地方传统戏剧的独特魅力。

与剧团同台表演的还有葛坳乡中心小学文艺社团的学生。“我们是一个传播戏曲文化、宣扬戏曲魅力的学校社团。在丰富的社团活动中,同学们从欣赏者变成传承者、传播者,通过志愿服务等,让更多人了解戏曲、爱上戏曲。”学生黄丽华说道。

赣南采茶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于都县葛坳乡戏剧文化底蕴较深厚,葛坳乡中心小学充分挖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开展采茶戏非遗进校园活动,在课间活动时间开展采茶操和采茶舞,打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

“学生对非遗的兴趣和热情超出预期。”葛坳乡中心小学教师葛格格如是说道。

不止是渭田小学和葛坳中学,在赣州市于都县岭背镇,鱼龙舞是当地传统民俗舞蹈之一,当地学校开设非遗校本教程,组建学生传承社团,通过“理论学习+实践体验”相结合模式,让非遗焕发新生;在于都县阳明学校,该校以传承客家古文为抓手,开展“客家古文”社团,加强非遗传承……

据悉,自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以来,于都县创建了多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传承项目包括民族采茶戏、擂茶等,充分发挥学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与作用。着力在青少年心中筑牢文化根基,让优秀文化焕发青春光彩。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