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守望——张伯驹潘素艺术文献研究暨书法作品巡展在京启幕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4-11 22:53 2

摘要:4月1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周口师范学院主办,周口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文脉守望——张伯驹潘素艺术文献研究暨书法作品巡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西院展区启幕。

4月1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周口师范学院主办,周口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文脉守望——张伯驹潘素艺术文献研究暨书法作品巡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西院展区启幕。

开幕式现场开幕式上,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庆富、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周口师范学院校长张宝强、张伯驹外孙女楼朋竹、中央文史研究馆文史业务司司长耿识博先后致辞,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宣布巡展开幕。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主持开幕式。

赵少华宣布巡展开幕原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今,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杨帆,中国国家画院党委书记燕东升,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中国稀土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敖宏,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毛国典、张继、叶培贵等出席开幕式。来自科研院所、文艺界、收藏界的专家学者、艺术家和相关人士3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

周庆富致辞周庆富表示,本次展览以笔墨丹青为载体,以文献研究为桥梁,以守护文脉为核心,系统呈现了张伯驹的书画人生与文献史料,展示了当代书法家立足传统的创新实践。展览以“文脉守望”为题,守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脉,守的是伟大的民族精神的脉,守的是文人思想的脉。文脉的传承既需要敬畏历史的学术深耕,也需要面向未来的创新勇气,我们要共同守护书画艺术的精神根脉,让千年翰墨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刘万鸣致辞刘万鸣表示,张伯驹的一生体现了传统文人士大夫与现代知识分子的双重性,折射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曲折与奋斗、理想与荣耀。此次展览以张伯驹的文献和艺术作品为主体,以当代书法名家书写张伯驹的诗词为延伸,不仅是对张伯驹和他所深情守望的中国文化艺术传统的深情回望,也是当下文艺工作者致力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集中展现。

张宝强致辞张宝强表示,张伯驹、潘素的诗词文赋蕴含着丰厚的人生哲理、深刻的人生智慧,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此次展览通过呈现张伯驹书法珍品、张伯驹与潘素伉俪合创墨迹及当代名家书写其诗词的新作,既赓续“以书载道”的文化基因,亦展现中华美学的时代创新;既是跨地域文化对话,也是响应“新文科”建设的积极尝试,希望为后续巡展开创新局。

楼朋竹致辞楼朋竹对周口师范学院等机构将艺术遗产转化为教育资源表达了赞赏,并向展览转赠了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手书的“书画修身”贺词。

耿识博致辞耿识博深情回顾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张伯驹的文史往事,认为张伯驹曾在中央文史研究馆的平台上积极投身文化艺术事业,其精深的艺术造诣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当代树立了典范。此次展览既是对老一辈文人精神的传承,也是新时代守护文明根脉的实践探索。期待巡展以北京为起点,在全国绽放出更璀璨的艺术之花,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徐涟主持开幕式徐涟表示,艺术史不仅仅是由一连串的伟大艺术家名字构成,还包括连同张伯驹在内的收藏家、鉴赏家、理论家、评论家,将5000年中华文明梳理出清晰的脉络,构成今天的文史知识体系。张伯驹不只是收藏文物,而是收藏历史、收藏文脉、收藏传统。本次展览旨在激活张伯驹潘素艺术文献,并以当代书家的书法作品与之形成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颇具时代意义和艺术价值。

部分嘉宾合影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本次巡展通过书法这一最具中华文化辨识度的艺术形式,构建起从故宫典藏到院校研究的文化桥梁。既以张伯驹“予所收蓄,永存吾土”的精神遗产鼓舞今人的文化自信,又以当代书法创作诠释“守正创新”的时代命题,在笔墨纵横间勾勒出中华文脉的当代传承图谱。北京站首展通过与首都文化矩阵的深度联动,使这场跨越百年的艺术对话,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创新实践,为新时代文艺创作注入历史厚度与精神高度。

研讨会现场
当日下午,“文脉守望——张伯驹潘素艺术文献研究暨书法作品巡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会议室举办。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所长陈明主持会议,徐涟、刘守安、陈传席、朱培尔、杨频、陈池瑜、李一、荆浩、刘墨、任动、于洋、李莉莉、荣宏君、朱天曙、吕晓、王治、朱剑、薛帅杰、白锐、谷卿、马明宸、李向阳、张涛、韩少玄、李方红、杨箴红、任军伟、靳浩、蒋文博等参加了研讨。据悉,展览将持续至4月13日。后续将在长春、天津、济南、南京、上海、重庆、西安、郑州等地陆续开展。

展览现场

《中国美术报》艺术中心内设美术馆、贵宾接待室、会议室、茶室、视频录播室,背靠中国国家画院,面临三环,功能齐全、设备完善,诚邀您到此举办艺术展、品鉴会、研讨会等活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联系人:王会 联系电话:010-68464569 18611300565《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25年出版44期。邮发代号:1-171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64元/年

来源:中国美术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