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快速有效控制出血是院前创伤救治的重中之重,《院前创伤急救止血专家共识(2025年版)》针对10个临床问题提出了15项推荐意见,旨在为院前急救人员提供标准化的止血指导。
快速有效控制出血是院前创伤救治的重中之重,《院前创伤急救止血专家共识(2025年版)》针对10个临床问题提出了15项推荐意见,旨在为院前急救人员提供标准化的止血指导。
临床问题1:在创伤现场对患者及时施加安全可靠的止血治疗措施能否改善其最终结局?
推荐意见1:制定 院前创伤急救止血流程和规范,可显著降低创伤患者因出血导致的死亡风险。【证据质量:1A。推荐强度:强】
临床问题2:制定院前创伤急救止血流程是否有利于优化急诊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推荐意见2:院 前 创伤急救止血流程有助于失血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有助于判断失血患者病情,并合理配置急诊医疗资源。【证据质量:1C。推荐强度:强】
临床问题3:制定院前创伤急救止血流程的管理制度是否可改善创伤出血患者急救质量?
推荐意见3:针 对院前急救人员, 制定院前创伤急救止血流程的管理制度有助于 提升创伤急救止血效率,改善创伤急救医疗质量。【 证据质量:1C。推荐强度:强】
临床问题4:创伤急救时是否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安全评估?
推荐意见4:创伤急救时,不管现场情况如何紧急,急救人员应严格遵循 创伤现场 急救DRCAB 评估流程,首先对周围环境进行安全评估。急救人员、患者以及周围人群的安全重要性是第一位的,只有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实施紧急救治;同时急救人员还应做好自身及患者的防护,预防感染,以避免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进一步扩大。【证据质量:1B。推荐强度:强】
临床问题5:在创伤现场如何快速评估创伤患者损伤严重程度?
推荐意见5:创伤急救时,急救人员应遵循DRCAB流程对患者进行损伤严重程度评估与救治,第一时间排查患者是否存在可见的或可预期的致命性出血,并立即给予有效的止血措施。【 证据质量:1B。推荐强度:强】
临床问题6:在创伤现场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失血性休克?
推荐意见6:在创伤现场如果无法快速获取患者(非脑外伤)精确的生命体征时,可采用神志异常和(或)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两个指标快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失血性休克。如果能直接快速获取创伤患者生命体征(血压)时,可采用休克指数(SI)≥ 1 或脉压差< 30 mmHg 作为判断存在失血性休克的依据。【证据质量:1C。推荐强度:强】
临床问题7:院前创伤急救止血治疗的目标是什么?
推荐意见7:院前创伤急救止血治疗的核心目标是迅速控制出血,减少血液流失,维持有效血容量,避免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同时缓解患者不安定情绪。【 证据质量:1C。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8:院前创伤急救应遵循时间优先策略,尽量 缩短 创伤发生 至止血干预之间的时间间隔。【证据质量:1C。推荐强度:强】
临床问题8:院前创伤急救时不同出血部位如何实施物理止血措施?
推荐意见9:对于体表活动性出血,如面部、躯干、四肢,应立即采取局部压迫或加压包扎止血。面部深层创口还可用止血敷料填塞并冷敷;牙龈或鼻腔出血可填塞纱条或棉球压迫止血,并保持头部前倾以防血液倒流入气道;四肢压迫止血无效时或无法快速定位出血点时,应及时使用止血带。【证据质量:1C。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10:特殊部位出血(如腋下、腹股沟或颈部)应及时使用止血辅料填塞伤口并加压包扎。颈动脉大出血时可按压颈动脉来减少血流,同时应保护患者的气道。【 证据质量:1C。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11:骨盆骨折伴活动性出血,应使用骨盆外固定带或简易支架限制活动减缓出血,并尽快转运至医疗机构。【证据质量:1C。推荐强度:强】
临床问题9:院前创伤急救止血治疗时的重要注意事项
推荐意见12:在院前急救中,若无制式止血工具,可使用布带或腰带等材料制作临时止血带,绑扎位置应避开关节,确保有效止血并控制使用时间在2 h 以内。定时评估止血效果,观察异常情况,并记录起止时间、压力及患者反应,确保交接清晰、安全有效。【证据质量:1C。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13:对于创伤后3 h 内的活动性出血患者,应尽早使用氨甲环酸(TXA),首剂1 g 静注(10 min 内完成),随后以1 g 维持剂量在8 h 内输注完成。
推荐意见14:对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应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策略,目标为维持收缩压80 mmHg 或触及桡动脉搏动。若合并严重颅脑损伤者(GCS ≤ 8),则应维持脑灌注压力(CPP ≥ 60 mmHg),推荐保持收缩压(SBP)>110 mmHg 或平均动脉压(MAP)≥ 80 mmHg, 以降低继发性脑损伤风险。【证据质量:1B。推荐强度:强】
临床问题10:院前创伤出血治疗的教育与培训的必要性
推荐意见15:所有急救人员均应接受规范化的院前急救止血流程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对普通平民应推广院前止血治疗的科普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创伤现场安全评估的重要性、创伤现场急救DRCAB 评估流程、物理止血方法、止血带的使用等。【证据质量:1C。推荐强度:强】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急诊重症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