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税贸易战来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就五个字“不用就好了”,外国的真有这么好吗,以下是在中国的美国品牌清单(部分):
关税贸易战来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就五个字“不用就好了”,外国的真有这么好吗,以下是在中国的美国品牌清单(部分):
Coca-Cola(可口可乐)年消费额:约1200亿元(中国装瓶厂覆盖全国)Pepsi(百事可乐)年消费额:约800亿元(薯片+饮料)Starbucks(星巴克)年消费额:约600亿元(中国门店超6000家)McDonald's(麦当劳)年消费额:约400亿元(中国门店超4500家)KFC(肯德基)年消费额:约800亿元(百胜中国运营)Pizza Hut(必胜客)年消费额:约300亿元(百胜中国旗下)7-Eleven(711)年消费额:约50亿元(便利店零售)Nestlé(雀巢)年消费额:约300亿元(咖啡+乳制品)PepsiCo(百事食品)年消费额:约200亿元(乐事薯片、佳得乐)Coca-Cola Fanta(芬达)年消费额:约150亿元(碳酸饮料)Minute Maid(美汁源)年消费额:约80亿元(果汁饮料)Snickers(士力架)年消费额:约50亿元(玛氏旗下)贝蒂妙厨年消费额:约30-50亿元Kellogg's(家乐氏)年消费额:约30亿元(麦片)奥利奥、趣多多年消费额:中国饼干及零食市场占有率前五Häagen-Dazs(哈根达斯)年消费额:约20亿元(高端冰淇淋)Nestlé Nescafé(雀巢咖啡)年消费额:约100亿元(速溶咖啡)
三、日用品与美妆(18个)P&G(宝洁)旗下品牌:海飞丝、舒肤佳、汰渍、帮宝适年消费额:约1800亿元(日化品市场份额超30%)Unilever(联合利华)旗下品牌:多芬、清扬、奥妙年消费额:约800亿元Estée Lauder(雅诗兰黛)年消费额:约300亿元(高端护肤+彩妆)L'Oréal(欧莱雅)旗下品牌:美宝莲、巴黎欧莱雅年消费额:约400亿元(大众+高端线)Clinique(倩碧)年消费额:约150亿元(护肤+彩妆)Olay(玉兰油)年消费额:约120亿元(美白抗衰)Gillette(吉列)年消费额:约80亿元(剃须刀+刀片)L’Oréal Paris(巴黎欧莱雅)年消费额:约200亿元(染发剂+护肤品)Johnson & Johnson(强生)旗下品牌:露得清、大宝SOD蜜年消费额:约100亿元Revlon(露华浓)年消费额:约30亿元(口红+护发)Neutrogena(露得清)年消费额:约50亿元(防晒+护肤)Maybelline(美宝莲)年消费额:约180亿元(彩妆市场份额第一)Clairol(卡诗)年消费额:约40亿元(护发素+染发剂)Old Spice(老顽童)年消费额:约20亿元(男士须后水)Bath & Body Works(沐浴身体工坊)年消费额:约30亿元(香薰+身体乳)Crest(佳洁士)年消费额:约60亿元(牙膏市场份额第一)Tide(汰渍)年消费额:约100亿元(洗衣液)Nike(耐克)年消费额:约800亿元(运动鞋服市场份额第一)Adidas(阿迪达斯)年消费额:约500亿元(运动品牌)Levi's(李维斯)年消费额:约120亿元(牛仔裤)Calvin Klein(卡尔文·克莱恩)年消费额:约80亿元(内衣+牛仔裤)The North Face(北面)年消费额:约50亿元(户外服饰)五、其他(2个)FedEx(联邦快递) 年消费额:约50亿元(跨境物流)亨氏番茄酱、卡夫饼干 年消费额:约50亿元(卡夫亨氏 调味品)美赞臣 年消费额:60到80亿 (美赞臣蓝臻奶粉 婴幼儿食品)
以上50多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年消费总额约为 1.2万亿元至1.5万亿元(含间接授权费用及服务消费)。具体数据因品牌统计口径差异可能略有浮动,但整体规模与美国在华企业总投资(1.2万亿美元) 及中国消费市场体量(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50万亿元) 基本吻合。
来源:码上随谈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