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南校教育集团嘉和苑校区一(2)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老师”——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马海平。作为法治副校长,她将庄重的法治符号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的童话语言,为孩子们讲解了国徽、法徽、法袍和法槌等知识,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法治的种子
近日,合肥市西园新村小学南校教育集团嘉和苑校区一(2)班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老师”——合肥市包河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马海平。作为法治副校长,她将庄重的法治符号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的童话语言,为孩子们讲解了国徽、法徽、法袍和法槌等知识,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下法治的种子。
PART.1
当马海平手持放大版的国徽模型,孩子们立刻认了出来:“这是国徽!”。马海平微笑着点头,并向孩子们讲解了国徽的组成和意义:“国徽上有五星、天安门、麦穗和齿轮,代表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我们要像爱护祖国一样,尊重和爱护国徽。”
PART.2
马海平还为孩子们带来了法袍、法槌等物品,并一一讲解其特点和用途,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还试穿了“儿童版”法袍,红领巾与法徽红交相辉映。“原来法袍不是魔法师的斗篷,但穿起来比艾莎公主的裙子更闪亮”。
PART.3
课堂上,马海平还设置了趣味问答环节,孩子们踊跃举手,争相回答问题。通过展示国徽、法徽、法袍和法槌,孩子们近距离地接触到了法律的象征物,对“法”产生了较为形象的认识,知道“法”就在我们身边,并初步形成“遵守法律,从小做起”的意识,争做懂礼貌、有道德、守纪律的好孩子。
春风有信,与法同行。法官进校园,法治润童心。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堂别开生面的法治启蒙课一定会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成长为他们对法律的敬畏与信仰。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