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我经常发现它们会拉帮结派互相打架,也会在傍晚时候在角落里围成一圈,很有节奏地“嘟嘟哼哼”,在商量着什么...然后就会有一两头跳出栏。
01
动物篇
@维生素C
我是养猪的。
猪苗普遍是30天左右,有的是20多天,进栏后,一起生活。
从出生开始,它们除了吃奶接触母猪外,不会见到母猪,更没有交流。
但我经常发现它们会拉帮结派互相打架,也会在傍晚时候在角落里围成一圈,很有节奏地“嘟嘟哼哼”,在商量着什么...然后就会有一两头跳出栏。
在没有老猪的教育下,它们好像会无师自通属于它们的语言。
2021年,收了十几只本地猪,散养,同样发现它们会嘟嘟哼哼的交流,然后就会一起干坏事,拱菜地,啃甘蔗...
我还见过一头散养的母猪,带着一窝小猪,其中一只没跟上。
这时,走来一头大猪,在它旁边嘟嘟哼哼,然后就带着它回到了母猪身边。
狗,鸡,鸭,羊,鸟,也出现相似的现象。
比如我家的狗,平时用铁链拴着,临近傍晚时解开放风,然后它就会跑到隔壁门前叫两声,邻居家的狗立马跑出来,两条狗就一起去玩了。
我还做过:
1、把一只小鸡,一只小猪,一只小狗,养在一块。
2.手养一只鸟。
3.把3只孔雀和3只鸡一起圈养。
仨孔雀在2018年山竹台风中被刮走,至今未归....
结果是:
1、鸡、猪、狗能够融洽生活,它们有一定的交流(视觉上),大多情况是猪和狗之间出现声音上的交流,偶尔肢体上。鸡长大后是公鸡,又比较好斗,有一次挑衅猪,被猪拱死了。
2、这鸟在我的教育训练下,完全丧失了属于它自己种族的语言。(这个实验起源于我在高中时想过的问题:不同地方的同种留鸟能够有相同的叫声,而黄白黑的人类就会因为地域问题而语言不通)
在后来我有遇到别人养的野生鸟,我把它带过去放在一起,然后出现它对野生鸟说人话,你好,恭喜发财,呜喵呜喵~野生鸟惊恐看着它。
3、孔雀和鸡一起养的想法是来源于我买孔雀苗的时候,恰好有个养殖孔雀的说把鸡一起养会使孔雀认为自己是鸡从而长大后不会飞走。而我更想看孔雀跟鸡会不会存在交流。
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也存在反向结果,就是鸡认为自己是孔雀。它们偶尔会低头,抖动屁股,模仿孔雀开屏时的动作。
鸡能上树我知道,但这么高(离地面大约8米)的树能上去,就特无语的。
结论是···同个物种应会产生属于它们原本种族的语言,不同物种会产生能交流的共通语言。如果在人类干扰下,它们根据不同情况而掌握不同程度的知识。
当然,这也是我自己认为的。
02
人类篇
@Xiuquan Yu
zhihu.com/question/426078602/answer/1537310187
这事从古埃及法老开始就干过。
古埃及第二十六王朝的普萨美提克一世,想要证明埃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婴儿天生就应该会埃及语。
他找了两个还不会说话的婴儿,交给一个荒无人烟地区的牧民抚养,命令牧民不许和孩子说话。
按照实验设想,婴儿应该无师自通的学会埃及语。
小孩长到2岁多,并不会说话,偶然间只说出了一个词:beccos。
法老让朝中大儒查来查去,发现埃及并没有这个词,
倒是地中海北边的弗里几亚语里,有个类似发音的词,意思是面包。
所以法老得到的实验结果是,弗里吉亚语才是人类最早的语言。
这个实验,被君主们重复重复再重复,包括神罗皇帝腓特烈二世、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莫卧儿皇帝阿克巴都做过。
他们得到的实验结果都差不多:
婴儿并不会产生什么新的语言,只会用手势交流,然后阿巴阿巴阿巴。
来源:近现代史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