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一下BEYOND乐队四人的点滴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1 04:32 2

摘要:首先是黄家驹,毋庸置疑,黄家驹绝对是乐队的最适合做领导的,黄家驹的性格也是比较火爆的,比较桀骜不驯,甚至是比较孤傲的,从哪点看得出?从黄家驹做音乐的风格看得出。开始BEYOND专辑的风格是纯摇滚的,后来因为市场不接受这种风格的音乐,慢慢变成抒情摇滚,最后走向商

首先是黄家驹,毋庸置疑,黄家驹绝对是乐队的最适合做领导的,黄家驹的性格也是比较火爆的,比较桀骜不驯,甚至是比较孤傲的,从哪点看得出?从黄家驹做音乐的风格看得出。开始BEYOND专辑的风格是纯摇滚的,后来因为市场不接受这种风格的音乐,慢慢变成抒情摇滚,最后走向商业化。这些变化,其实黄家驹在乐队里,对其他人一定是做了大量的工作,黄家驹自己心里接受吗?肯定是不接受的,但是如果不接受这样的改变,乐队就要面临解散,黄家驹只能作为“黄伯”不断的做乐队其他成员的思想工作,叨唠久了,黄家驹在任何场合都可以说个不停。

但是我们看到,黄家驹是不断的变化的,这种变化,首先是外在的环境影响了他内心的改变,当时一直在说“香港没有乐坛,只有娱乐圈”,所以他们为了寻求更宽阔的市场,去了日本。在日本,他们依然想要做摇滚乐,可惜日本也是一个商业化的都市,和香港的环境是差不多的。所以黄家驹不断在摇滚和商业之间徘徊,这种相互撕扯的状态,估计从他改变的那一天(1988年做《大地》专辑开始),到了黄家驹离开仍世的时候,他内心的这种痛苦依然存在。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黄家驹一直想要做摇滚乐的专辑,可是这种专辑在市场上不受欢迎,黄家驹自己都说过,他真的很想抛开所谓的盈利,不考虑什么成本,什么唱片公司等等因素,就是想要纯粹做一张摇滚乐的唱片。目前国内唯一做到这一点的,估计只有窦唯了。

聊着聊着扯远了,我每次聊到黄家驹先生就特别多话想要说,因为我喜欢BEYOND快30年了,我从小学就开始听他的音乐,真正喜欢他的歌曲是初中我学吉他那会,到了高中就喜欢上他的个性,出来工作喜欢他的精神。

有一次黄家驹在舞台表演的时候,因为台下吵吵闹闹的,不认真听他唱歌,他气的直接走人了。其实有才华的人,多多少少都有脾气的,并且听众是一定要尊重歌手,比如黄家驹在唱忧伤的歌曲,结果台下的人一直在喊“摇滚”,黄家驹就会觉得台下的人不尊重他。

黄家驹在乐队的时候,他作为乐队的领导,他的一个想法,可以把乐队带领辉煌,也可能会因为一个想法,把乐队带领黑暗,作为领导,黄家驹是绝对不能犯大错的,所以导致他的压力就会很大。因为他好不容易把BEYOND的招牌打响了,他绝对不能把这个招牌砸毁了。所以有一次黄家驹说:“人红了就想更红。”黄家驹虽然有一些孤高的人,虽然好像不太看重名和利,但是在香港那个那么商业化的城市,如果成功的定义就是获取名利多少为标志,那么黄家驹也不得不参与这样的漩涡之中。

黄家驹自己也知道,他们的专辑如果卖不好,乐队就得解散,如果乐队总是在香港拿不到名次,那么代表他们乐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可能黄家驹心里不太看重这些,但是现实逼着他们需要做到这些。

很多人说黄家驹如果活到现在会是怎么样,一定不会非常辉煌,但是依然坚持做音乐,他可能也会出现在各种综艺舞台,也可能会出现在各大电影里。黄家驹一定是多才多艺的人,以他的性格,其实在娱乐圈可以赚很多钱,但是他没有这么做,反而一直坚持做音乐,纯粹的音乐,更是希望不要有男欢女爱的音乐。

叶世荣,乐队里的老好人了,很少看到叶世荣在公共场合发火。叶世荣是BEYOND创始人之一,但是叶世荣从来没有拿这个去吹嘘什么,二楼后座,是叶世荣骗家里人说要结婚拿过来的,结果变成BAND房,其实当时BEYOND四个人为了做音乐,做的任何事都非常的纯粹,他们只是单纯的想要做音乐,不管音乐有没有喜欢。叶世荣作为鼓手,他是按部就班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乐队的歌曲创作,叶世荣参与的不多,填词的话叶世荣是有帮忙的。更多的还是打鼓,后期的三子时代,每一张专辑里,他的作品依然是不多的。

并且叶世荣不太适合做歌手。很奇怪,《完全的拥有》和《LOVE》里,叶世荣的声音温柔得让人喜爱,可是到了《崇拜》《无事无事》突然对狂躁让人很难适应。三子单飞以后,叶世荣的第一张专辑我购买了,说实话,唱的确实不太好,总感觉是练习生的感觉,也难怪,毕竟从鼓手到歌手,本来就没有怎么唱歌的人,突然拿起话筒唱歌,唱歌技巧以及音色方面是没法要求太多的。当然到后来的专辑,叶世荣调整了自己的嗓音,提高了唱歌技巧,就变得稍微好一些了。

当时黄贯中和黄家强在闹矛盾的时候,叶世荣也是做了很多沟通工作,无奈有些矛盾积累长久,有些利益的东西更是无法沟通,也许各自单飞是最适合他们的。

黄贯中,乐队里性格最火爆的。整个乐队里,黄贯中也就服黄家驹,可以这么说,beyond的第一首成名曲《大地》是黄贯中唱火的,有人觉得奇怪,为什么不是黄家驹唱《大地》呢?黄家驹曾经说过,一首歌曲适合什么人去唱,是根据他的性格和歌曲的风格决定的,黄家驹唱《大地》会不会火,也一定会的。只是黄家驹觉得这首歌更适合黄贯中唱而已。

黄贯中的才华虽然和黄家驹还是有差距的,但是黄贯中是乐队里才华第二的,,其实我个人觉得,黄贯中的表现欲也是挺强的,虽然黄家驹是乐队的主唱歌手,但是黄贯中也是希望多一些的表演机会,而不只是做一个单纯的吉他手,以及有时候接受采访的时候,黄贯中总是着急想着第一个出来说话。我们能够看到,四子的时候,除了黄家驹唱歌最多以外,黄贯中就是排第二的,黄贯中的歌曲创作能力也是很强的,尤其是在三子时代,黄贯中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黄家驹离开以后,黄贯中应该是最痛苦的,甚至不比黄家强少。从1996年beyond演唱会看得出来,最后一首歌《海阔天空》里,黄家强和叶世荣已经成泪人了,可是黄贯中却一直没流泪。黄贯中曾经说过,黄家驹不喜欢在外人表露自己的悲伤,所以这点黄贯中延续了黄家驹的性格,但是一个好男儿,在人群背后,如何不伤悲呢?黄贯中一定在背后哭了无数次,只是我们看不到而已。

黄贯中也是一个自尊心比较高的人,从他后来和黄家强闹矛盾以后,两个人再也没有往来了。就能看出,谁对他硬,他就对谁硬,谁对于软,他就对谁软。做事不够圆滑的。这点和黄家驹差距就出来了。黄家驹是一个能少一个敌人就少一个敌人,其余三子是被保护得太好了,所以他们三子扛不起beyond大旗。

黄家强,给人感觉一直是孩子气。不管是从四子时代,还是三子时代,还是单飞时代,给人感觉一直不成熟。作为黄家驹的弟弟,黄家强是被宠爱的,就是因为被宠爱,所以黄家强比较任性一些,所以在为人处事比较不成熟。

四子的时候,感觉黄家强的地位并不高,作为一名BASS手,说句难听点的话,确实是找一个贝斯手就可以替代黄家强,甚至替代以后可能会更好。主要是因为黄家强对乐队的贡献不太大,到了三子的时候,虽然创作了一些歌曲,总感觉他想要扛起beyond的这面大旗,但是因为性格和能力的原因,他扛不起,但是又要硬扛起来。所以黄贯中就受不了这点,黄贯中想要自己扛起来这面大旗,但是在扛的过程中,黄家强又不服他,所以两个人矛盾就是从此刻开始的。

到了1996年以后,beyond的所有作品,就变成了黄贯中+黄家强+叶世荣,我们听到的是他们三个人的歌曲,而不是beyond一个乐队的歌曲了。

beyond解散以后,偶尔会听到黄家强的新闻,但是都是一些奇怪的新闻,比如在飞机上和某个女明星让座而起矛盾的事,以及在购物商场里和店员起矛盾的事,以及在调节其他成员矛盾的事,这些和他的音乐基本无关,作为一个音乐人,如果是和音乐无关的事让其上新闻,这样就让人有点反感了。尤其是2018年,黄贯中和叶世荣都想重组为beyond办一场演唱会,最后都是黄家强不肯参与,更是让许多的人对黄家强这个人从粉转黑。

黄家强最招黑的一点,是立场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很敏感,如果自己不会处理,请愿不要公布立场,如果公布的话,一定要是站在祖国的立场。偏偏他就不是,任性的他,再一次把自己推向悬崖边。如果不是因为他是黄家驹的弟弟,现在在娱乐圈他是非常难混下去的。所以常年待在香港,在大陆的活动并不多。

对比黄贯中和叶世荣,他们两个人早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大陆,虽然一直不温不火,但是也是在努力中。

现在网络上很多外国歌手,都会评论beyond的歌曲,他们听了beyond的作品,都会非常诧异中国居然也有这么优秀的乐队,他们非常喜欢beyond乐队。如果黄家驹还在的话,说不定现在beyond是一个国际性乐队了,凭着他们拼搏精神,一定会让世界看到中国有一个beyond但摇滚乐队,可惜没有如果,天妒英才,世上没有第二个黄家驹,不管现在有多少的人去模仿黄家驹,模仿得多么的像也好,始终不是黄家驹本人,也无法创作出好作品给大家。

网络上有许多BEYOND四人时期的老照片,估计他们三个人每每看到这些相片,他们都会非常的感慨,曾经的他们四个人,是多么的勇敢,多么的青春,多么的有理想,多么的年轻。和我们也一样,我们看到他们年轻的相片,就好像看到自己的朋友一样,在看看如今他们的照片,会深刻感慨,时间真的很无情。

来源:谈笑风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