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10日,贺兰县110千伏凤洪线通道内狂风呼啸,大风裹挟沙尘席卷农田,国网银川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手持新型生物降解压膜带,与地方农户协同开展农业种植大棚加固作业。“这带子韧性足还不伤棚膜,比铁丝捆扎管用多了!”看着自家3座蔬菜大棚在狂风中岿然不动,种植户张建军
4月10日,贺兰县110千伏凤洪线通道内狂风呼啸,大风裹挟沙尘席卷农田,国网银川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正手持新型生物降解压膜带,与地方农户协同开展农业种植大棚加固作业。“这带子韧性足还不伤棚膜,比铁丝捆扎管用多了!”看着自家3座蔬菜大棚在狂风中岿然不动,种植户张建军连连称赞。
“110千伏凤海线15号塔东侧大棚膜接缝开裂,需紧急加固!”在现场,国网银川供电公司输电运维工作人员通过无人机巡检发现隐患,迅速携带新型压膜带赶赴现场,采用“交叉编织法”对破损处进行立体加固,并在棚顶加装防风网格。相较于传统铁丝捆绑,这种以植物纤维为基材的压膜带具备抗紫外线、耐老化特性,既避免金属材料划伤棚膜,又能随作物生长自然降解,实现环保与安全的双重保障。
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协助种植农户开展农业大棚安全护线工作。
近期,面对春季频发的大风沙尘天气,国网银川供电公司施行“三圈防护”机制,对输电通道1公里范围内实施全域监控,500米内重点区段布设智能感知装置,300米核心区采用无人机巡视与新材料加固组合。与此同时,运用新材料压膜带已经为输电线路沿线的34座农业种植大棚进行了安全防护,防护面积超2千平方米。
当日,在银川市西夏区平吉堡镇平吉堡村110千伏吉沙线下方,国网输电运维中心工作人员指导农户用压膜带固定棚膜边缘。种植户王翠兰感慨道:“供电部门带来的新材料压膜带,既保住了我的草莓苗,又护住了大棚周边的电力线路安全。”
据悉,为应对极端天气挑战,国网银川供电公司建立“预防—处置—保障”全链条防控体系,依托3000余套可视化装置及7组无人机编队,对穿越农业区的58条线路开展立体巡检;联合乡镇网格员建立“一棚一档”数据库,针对不同棚型定制“新材料+结构补强”方案,携带3000余卷压膜带开展安全护线及宣传工作。截至4月10日,累计投入特巡人员142人次、车辆39台次,消除安全隐患47处,避免线路跳闸风险11次,服务农户160人次。(宁夏日报记者 马越/文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本文来自【宁夏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