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事件中,女乘客的哭喊与反抗曾让无数人动容。然而“反转”谣言一出,部分网友转而质疑其“炒作嫌疑”,甚至要求她“自证清白”。性骚扰案件本就面临举证难、维权成本高的困境,此类舆论暴力无异于对受害者的二次凌迟 。
所谓地铁事件反转均是谣言!!!
原事件中,女乘客的哭喊与反抗曾让无数人动容。然而“反转”谣言一出,部分网友转而质疑其“炒作嫌疑”,甚至要求她“自证清白”。性骚扰案件本就面临举证难、维权成本高的困境,此类舆论暴力无异于对受害者的二次凌迟 。
网传两个人互相认识,一个群里互相认识,想在地铁上拍点刺激的,没想到被人拍下来了,男的进去了就把女的供出来了,因为是征得女朋同意,所以不构成性骚扰和猥琐,罪名改成扰乱公共秩序了。
好家伙,如此魔幻的剧情,就估计也就只有电影敢这么演了吧,吃瓜群众的你就如此相信剧情真的是这样的吗???
网友cou都烧了吧,纷纷在网上炸开了锅,有头脑清醒的,有被谣言蒙蔽双眼的:
@阿灿gⅰao: 最新消息,这是场自导自演的狼人杀
有时候流量的诱惑,远比吃瓜群众想象的要大。真是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啊!
上海警方48小时内两次通报,既是对谣言的亮剑,也是对法治精神的捍卫。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散布谣言者最高可处10日拘留;若姚某案升级为强制猥亵罪,刑期可达5年。法律的天平,终将向事实与正义倾斜 。
本次事件中,“反转”谣言的阅读量是警方通报的2.7倍。平台算法对极端内容的流量倾斜,正在制造“审丑经济”。唯有优化内容审核机制,将“社会价值权重”纳入推荐系统,才能遏制谣言的病毒式传播 。
从“杭州地铁摆拍持刀案”到“上海猥亵门”,流量狂欢的代价愈发沉重。那些在屏幕前敲击键盘的人,或许未曾想过:一条谣言可能毁掉一个人的生活,一次转发可能助长黑暗的蔓延。
真相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而我们能做的,是少一分急着站队的冲动,多一分等待真相的耐心——因为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这这里我奉劝大家一句,吃瓜可以,但是我们要理性吃瓜,不要成为谣言的帮凶!
来源:暗号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