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东向门户,广安2025年以"交通强基、产业聚能、生态提质、民生共享"为主线,统筹推进总投资超2000亿元的121个重大项目,其中产业类项目占比达6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本文聚焦四大领域,解码这座川东城市的发展新动能。
【核心导读】
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东向门户,广安2025年以"交通强基、产业聚能、生态提质、民生共享"为主线,统筹推进总投资超2000亿元的121个重大项目,其中产业类项目占比达6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本文聚焦四大领域,解码这座川东城市的发展新动能。
一、交通动脉重构区域格局
高铁时代全面开启
西渝高铁广安段最长隧道——华蓥山隧道实现贯通,标志着这条"八纵八横"骨干通道进入冲刺阶段。同步推进的南充至广安铁路完成用地预审,建成后将串联成达万、渝西两大高铁网络,形成"十字形"高铁枢纽。镇广高速广安段实现半幅贯通,渝广快速通道纳入省级重点工程,跨省域"1小时通勤圈"加速成型。
立体交通网络成型
广安港扩建工程启动,渠江航道升级为Ⅲ级标准,年货运能力提升至3500万吨。邻水通用机场完成前期工作,规划建设10个垂直起降点,布局低空经济产业链。主城区启动城北道路及管网升级改造,计划新开工100个基建项目,总投资超125亿元。
二、产业升级构筑新质生产力
万亿级产业集群崛起
时代长安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全面投产,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形成从材料研发到回收利用的完整产业链,预计新增产值超百亿元。川渝高竹新区打造"园中园"模式,广安—合川生物医药产业园吸引重庆医药企业梯度转移,前锋轻纺服装产业城集聚30余家龙头企业。
新兴赛道加速布局
低空经济领域,无人机培训基地、设备租赁中心等项目落地,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双重驱动下,产业链条逐步成型。数字经济方面,广安数字经济职业学院建成投用,跨境电商产业园引进12家头部企业,推动传统产业"上云用数"。
能源革命引领转型
投资110亿元的大庆油田武胜天然气净化厂进入设备调试阶段,投产后年产值达90亿元,同步配套碳捕集装置,实现能源开发与低碳转型协同推进。广安Ⅱ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获批,建成川东北首个加氢综合能源站。
三、生态治理重塑城市风貌
两江四岸生态修复
西溪河示范段项目进入攻坚阶段,中段拆坝清淤完成50%,下段建设双心栈道、瀑布景观,打造"城市绿肺"。嘉陵江流域启动生态廊道建设,实施退耕还林2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提升至65%。第三轮环保督察整改销号率目标100%,历史遗留矿山治理完成80%。
智慧城市绿色赋能
中心城区详规覆盖率达100%,海绵城市工程改造老旧小区35个,智慧管理系统接入国土空间"一张图"。爱众·低碳生活荟项目二期竣工,集成光伏发电、智能充电桩等设施,年减碳量超2万吨。
四、民生改善托起幸福底线
教育医疗提质扩容
广安理工学院主体结构封顶,建成后可容纳1.5万名学生,配套建设希贤书屋、下穿隧道等设施。广安区人民医院三期投资7.47亿元,新增床位500张,助力三甲医院创建。川渝广安共享体育基地完成钢结构合龙,建成后将承办区域赛事。
文旅融合激活消费
"千年渠江恋·广安不夜城"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阶段,打造沉浸式文商旅综合体,预计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邓小平故居研学基地扩容,推出实景演艺《红色记忆》,带动周边民宿集群发展。文庙文化旅游街区获省级资金1200万元,历史建筑活化与商业开发并行。
【数据解码】
2025年广安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5%,其中交通领域投资增速达15%,能源新基建投资占比提升至22%。川渝高竹新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时代长安动力电池项目完成投资55亿元。民生领域财政支出占比达68%,3.2万户居民受益于老旧小区改造。
【发展启示】
广安以"双圈"建设为统领,通过交通破局、产业突围、生态赋能、民生筑基,正在实现从"地理边缘"向"发展前沿"的华丽转身。这些重大项目不仅是经济增长的"硬支撑",更是城市能级提升的"加速器",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了"广安样本"。
来源:财经大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