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年的信宜一把手有多难?要打仗,入贼营招安,搞不好会没命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4-11 08:03 1

摘要:明朝崇祯末年到清朝康熙二十年,间隔仅三十七年。期间,信宜从钱排掘垌(今钱排镇达垌)的白莲教动乱、反清复明战争、山贼作乱、瑶汉冲突等兵灾累计十几起,其中信宜县城(今日镇隆镇)多次沦陷,城内城外百姓历经浩劫。

明朝崇祯末年到清朝康熙二十年,间隔仅三十七年。期间,信宜从钱排掘垌(今钱排镇达垌)的白莲教动乱、反清复明战争、山贼作乱、瑶汉冲突等兵灾累计十几起,其中信宜县城(今日镇隆镇)多次沦陷,城内城外百姓历经浩劫。

大乱以后,顺治十年开始,鼠疫饥荒流行。这些年历经动乱的百姓多已逃荒避难,大片田地荒芜。

在这清代初期,能文能武仿佛是信宜地区的一把手的标配。以顺治朝为例,有带兵殉职,死在任上,也有既能走单骑入贼营“讲数”招安成功,又能兴办教育,重振农业,还能兼职搞搞文学的胆识之人。

也正是初期这些官员,相互接力,如同天上的繁星,照亮了这一时期信宜地区混沌的天空。

给饱受战乱之苦的信宜地区百姓带来了一丝难得的曙光。

清朝初年 :信宜地区知县(一把手)名单,附带其任内的部分大事记结合去看。

张于盘

旧籍贯:山东兖州今籍贯: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任职年份:顺治四年(1647年)政绩备注:无明确记载,推测为清初政权过渡期官员。简介:贡生出身,清军入粤后首任信宜知县。
大事记背景:顺治元年(1644年):二月茂名狼目(首领)韦翅鸣作乱祸及信宜(康熙信宜县志记录)顺治四年(1647 年)二月,副将方国泰下高百姓归顺清朝,并在郊外迎来新(知县)张于盘到任。百姓的生活和以前一样没有变化。(康熙信宜县志记录)
六月,广西高翔、张九龙(一作张守隆)和安古道元率军攻陷信宜县城。对城内百姓展开杀戮。县志以“甚惨”二字形容当时的屠戮情况(康熙信宜县志记录补充)。不久,广西李明忠来攻信宜县城,古道元等主动撤出,进军到高州城郊。顺治五年(1648年):山贼陈选作乱 顺治六年(1649年):讨伐山贼陈选,没有攻克成功。顺治七年(1650年):正月,张守隆,华朝栋自相残杀,城中大乱。二月张守隆攻破县城,杀戮百姓。县志再次以“甚惨”二字形容当时的屠戮情况。

韩应宸

旧籍贯:江苏无锡今籍贯:江苏省无锡市任职年份:顺治八年(1651年)政绩简介备注:岁贡出身,任职三年后,升任兵马司指挥。还未离开信宜县境,便遭遇(反清复明势力)贼寇侵犯信宜。此时守将田自强叛变,作为内应,将韩应宸捆绑送至贼寇营中,胁迫其投降。韩应宸大骂贼寇,坚决不屈,最终遇害。
大事记背景:顺治八年(1652年):正月总兵李之珍,副总陈武的军队抵达高州,张守隆投降。三月,张守隆、黄龙叛变破城。杀典史陈国玉,协镇李之珍陈武前往讨平。六月,协镇陈武征讨到安莪,将古道元斩下。1993年版县志记录为:古道元进兵安莪,被部属杀死,余部向李之珍、陈武投降。
顺治九年(1653年):大饥(信宜境内发生饥荒)(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道德经的这段话在此处应验了。)
顺治十年(1654年):大疫大饥(信宜境内大规模疫情和饥荒一同发生。)
顺治十一年(1653年):李定国(南明朝廷势力)攻克高州,此年信宜地区冬天下大雪。十二月被(清朝)朱大将军平定。连年战争,田地荒芜。全县田亩税额计征面积 1000 多顷是年计征,种下粮食作物的只有 100 顷。

清·光绪版本信宜县志 卷五 职官二 宦绩传

徐鸣珮

任职年份:顺治十二年(1655年)政绩备注:主持纂修《信宜县志》十二卷(光绪县志记录已丢失,不过这十二卷现在被梁罡烙找到了)。顺治十三年(1656年)与城守管登魁增修城墙,砌以砖石。建立凤冈书院,在城外(今镇隆)西南。简介:拔贡出身,最初被派往盐城任职,因政绩卓著而声名远播。然而仅任职三个月便因父母丧事(丁忧)离职。顺治十二年(1655年),他被调任补缺为信宜知县。当时信宜山贼肆虐,百姓流离失所。他独自骑马前往贼寇(张隆)巢穴,向山贼陈明利害、劝其归顺。山贼被他的胆识和道理感化,纷纷投降解散。此后,他招回流亡百姓恢复生产,开垦荒地发展农耕;又创建凤冈书院,兴办教育培养子弟,百姓视他如父母般依赖。离任后,当地乡绅李麟祥为他立碑铭记恩德。最终,他被列入地方名宦祠受后人祭祀。大事记背景:

顺治十二年(1655 年)二月,总督两广李率泰总镇栗养志收复高州。同年知县徐鸣珮主持在县城外建风岗书院。四月,白石彭兆龙率众暴动,打败前往征讨的信宜守备管登魁、千总张逢杰,并杀死把总潘露。

顺治十三年(1656年)正月,高州总兵栗养志和知县徐鸣珮统兵打败彭兆龙,并将其斩首,朱涟等余党均被平定。夏,平衡各地夫役负担。

秋天七月,山贼首领张隆聚集人马准备攻信宜县城。被知县徐鸣珮独自骑马前往其巢穴处陈明利害,山贼被他的胆识和道理感化,纷纷投降解散。并让县内百姓避免了一场灾祸。

顺治十六年(1659年)大水(也有可能是洪涝)导致城墙崩陷。

顺治十七年(1660年)西宁知县李翼鹏执行清廷羁縻(笼络安抚)政策,以资助修建房子,给予种子、耕牛等办法,招人开发由信宜划给西宁的怀乡、白石等处荒芜土地。高州总兵栗养志派兵协助移民,镇压当地瑶民。

罗士毅

简介:进士出身,名号恕斋,籍贯江西新建,进士出身。康熙元年(1662年)被任命为地方官员。他为人宽厚仁德,心系百姓,尤其重视教育发展——不仅自掏俸禄将官办学校迁至县城东侧,还主持修建了同春书院,选拔优秀学子入院学习。在他的推动下,当地文化教育风气显著提升,社会秩序安定,盗贼活动几乎绝迹。因其政绩考核位列广东全省第一,朝廷对其大加褒奖。离任后,百姓感念他的恩德,年年自发为他祈福祝愿。最终,他被列入地方名宦祠,受后人永久祭祀。

清·光绪版本信宜县志 卷五 职官一

大事记背景:康熙六年(1667年):三月第一天,下雨打雷, 四月份第一天,刮大风,墙垣墙壁和围墙全部倒塌了。
康熙七年(1668年):六月份,信宜发生地震。十一月的时候,西方出现了一颗持续发光的星星,它的光芒持续了十天才消失。
康熙九年(1670年):正月初一的晚上,学宫的圣殿里出现五彩祥云般的光芒照亮天空。

汤裔振

旧籍贯:河北南皮今籍贯: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任职年份:康熙八年(1669年)政绩备注:无详细记载简介:进士出身,任内注重儒学教育

李棠

旧籍贯:辽宁铁岭今籍贯:辽宁省铁岭市任职年份:康熙年间(具体年份待考)政绩备注:原任御史,因事贬任信宜知县。以廉洁著称,“不名一钱”(不多占有一个钱,泛指清廉),深得民心。

杜唐仕

旧籍贯:河南今籍贯:河南省(具体市县待考)任职年份:康熙十四年(1675年)政绩备注:由茂名县丞升任,任内应对三藩之乱(吴三桂带头起兵反清)后的地方方动荡。旧籍贯:湖北大冶今籍贯: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任职年份:康熙二十年(1681年)

政绩备注:贡生出身

康熙十四年(1675年)六月,高州总兵祖泽清随吴三桂叛清,派部属郭义屯守信宜黄坡岭、西。清罗定副将吴升率兵抵怀乡含沙、大威与郭义鏖战。郭败,部属被斩数百。十二月,郭义由西垌往攻罗定。康熙十六年(1677年)五月,清军收复信宜。
康熙二十年(1681年)梧州都司陈龙启率兵征讨落龙十里山瑶民,扎营白鸡岭。七月十一日,瑶民张如龙、陈明泮、文思贤、谢上升、刘庚隆率众夜袭其营,杀死陈龙启。同年秋天,无禾(喻意:颗粒无收)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信宜发生大饥荒 ,七月第一天,大风把树木连根拔起。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陈龙启之子陈经策请清兵围剿,把当地瑶民杀光。此后,瑶民活动在信宜县境消失。七月大风把树木连根拔起。围墙墙壁多被破坏。

资料来源:

光绪版信宜县志

1993年版本信宜县志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