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因有很多,比如二者都是经济增长迅猛的后发国家,都属于所谓的东亚文化圈,都有或有过一定程度的金融泡沫,以及在老龄化和经济转型等议题上存在着相似的挑战。
东亚三国里,中国和日本常常被拿来比较。
原因有很多,比如二者都是经济增长迅猛的后发国家,都属于所谓的东亚文化圈,都有或有过一定程度的金融泡沫,以及在老龄化和经济转型等议题上存在着相似的挑战。
《悠长假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日本,伴随着股市、地产泡沫的破裂,昔日的“增长神话”宣告终结。漫长的衰退与停滞,深刻改变了日本社会的发展轨迹,令民众在一片惆怅中,走进了“失落的三十年”。
戛然而止的经济繁荣,谁该为此负起责任?作为境遇或有可比较之处的“邻居”,日本这几十年来的成就与失败,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镜鉴。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潘妮妮,集结多年研究、观察心得,以更新鲜、更贴近青年世代的视角,探寻这段题为“衰退”的故事。
日本过去几十年来所面对的状况,既有发达国家的“通病”,也折射出发展中国家的困境。既是日本结构性问题的集中爆发,也有应对政策所造成的新矛盾。
而正生活在巨大不确定中的我们,可以从这幅“衰退”的图景中,看到普通百姓如何应对结构性的重压,看到孕育新机遇与生命力的可能。
国与国之间,繁荣、衰退之路难以复制;人与人之间,却能共享应对时代变化的生存法,并在他者的成就与失败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答案。
来源:看理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