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总理再次索要达尔文港,对华撂下狠话,中方斩钉截铁回复8个字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4-12 11:26 1

摘要:‍‌‌‌​‌​‍‌​​​‌‌​​‍‌​​​‌​‌​‍‌​​‌​​‌​‍‌​‌​‌​‌‌‍‌​‌‌​​‌​‍‌‌​​‌‌​‌‍‌​‌‌​‌​​‍‌​​​‌​​​‍‌​‌‌​​‌​‍‌‌​​‌‌​​‍‌​‌‌‌‌​‌‍‌‌​​‌‌‌‌‍‌​‌‌​​​​‍‌​‌​​

‍‌‌‌​‌​‍‌​​​‌‌​​‍‌​​​‌​‌​‍‌​​‌​​‌​‍‌​‌​‌​‌‌‍‌​‌‌​​‌​‍‌‌​​‌‌​‌‍‌​‌‌​‌​​‍‌​​​‌​​​‍‌​‌‌​​‌​‍‌‌​​‌‌​​‍‌​‌‌‌‌​‌‍‌‌​​‌‌‌‌‍‌​‌‌​​​​‍‌​‌​​‌‌​‍‌​​‌‌‌​​‍‌​​​‌​‌‌‍‌​​‌​​​‌‍此前,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就提出了收回达尔文港的要求。

如今在中美关税升级之际,澳总理不仅再次提出而且言辞比以往更为强硬。

面对澳方的强硬态度,中方给出了简短而坚定的八字。

澳大利亚正处于大选前的关键时期,因此作为总理的竞选者通过给出一些承诺,来换取民众的支持。

据报道,阿尔巴尼斯最近在接受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他的工党政府正在寻找潜在买家。

特别是通过养老基金等途径,来终止与岚桥集团签订的价值约合3.2亿美元的达尔文港经营合同,他强调:“我们希望它回到澳大利亚人手中。”

澳大利亚反对党自由党领袖达顿也不甘示弱,在周六从达尔文发表声明称,如果联盟党赢得选举,将在6个月内从岚桥集团手中收回港口。

针对这一表态,阿尔巴尼斯在随后的电台采访中回应说,工党已准备好“介入”此事。

这种两党竞相表态的局面,进一步印证了达尔文港问题已成为澳大利亚国内政治角力的重要议题。

对于如何收回港口,阿尔巴尼斯给出了两套方案,第一种就是“先礼”,通过商业谈判,从中国企业那里拿回;

二是如果协商不成,澳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强制征收,对这一点另一位竞选者达顿也表示同意。

达尔文港租约问题由来已久。

2015年,北领地政府将达尔文港以99年租约的形式交给中国岚桥集团经营。

当时的成交价为5.06亿澳元,从一开始这一安排就引发了争议。

根据普华永道最近完成的审计显示,达尔文港在2023-24财年出现了超过3400万澳元的净亏损。

审计报告指出“存在可能对岚桥集团有限公司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性”

港口运营的持续亏损状况,让澳大利亚找到理由,要重新审核甚至收回港口。

当时负责签约的是北领地的检察长埃尔芬克,如今他已经不在其位,但是他还是站出来。

他强调该笔5.06亿澳元的交易款项不仅充实了地方财政,更实现了双重效益:

一方面大幅降低了政府负债水平,另一方面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急需的资金支持。

对于这一说法澳方并不同意,还宣称达尔文港由中资企业经营“不符合国家利益”。

但这一主张存在明显逻辑缺陷。

自获得达尔文港运营权以来,岚桥集团斥巨资实施全面改造工程,令港口设施焕然一新。

最显著的成效体现在货运量上,短短数年间,年处理量实现六倍增长,由初期500万吨跃升至3000万吨规模。

这一跨越式发展不仅带动了当地产业链的全面激活,更持续为北领地贡献可观的财税收入和大量稳定就业岗位。

除了这一点之外,澳方还顾虑关港口“距离美国在澳军事基地太近”。

这一说法在逻辑上同样经不起推敲。

达尔文港的地理位置是固定的,无论由谁经营都不会改变其与美军设施的距离;

作为商业港口,其运营活动处于澳大利亚政府的全面监管之下,包括严格的安全检查和信息管理规定。

这些说法在很多分析人士看来都缺乏实质性依据。

埃尔芬克也表示在当初续约的时候,根本没有提及安全问题。

实际上美国政府自这一租约签订以来,就对此安排表示强烈不满。

当时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曾直接向澳大利亚政府表示不满,称美方应该事先得到“预告”。

美国将达尔文港视为其亚太战略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是考虑到达尔文仅距离东南亚2000公里,且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在亚太地区的重要基地。

2022年,阿尔巴尼斯赢得大选后,承诺对中澳关系进行“重置”。

作为这一政策的一部分,工党政府决定对达尔文港租约进行新一轮全面审查。

经过长达数月的调查,工党政府宣布了审查结论:

现有的监管体系足以管理关键基础设施的风险,“无须取消或更改”岚桥集团持有的达尔文港租约。

然而随着这一届大选的临近,阿尔巴尼斯政府的立场出现了戏剧性反转。

据报道自特朗普总统再次当选以来,美国官员对这一港口租约协议“日益担忧”,并持续向澳大利亚提出这一问题。

澳大利亚国防部长马尔斯周一拒绝透露,关于特朗普政府是否向澳大利亚政府施压,要求终止与中国企业的租约的内容。

但是他于2月初访问了美国并会见了美国高级官员,包括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思。

这一微妙的表态进一步增加了,外界对美国因素在此事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猜测。

中方强硬立场

面对澳方的强硬态度,中国岚桥集团立场异常坚定,给出了简短而坚定的八字回应:“达尔文港绝不会出售”。

岚桥集团澳大利亚非执行董事特里·奥康纳在周六的一份声明中告诉《新闻周刊》:

该公司没有与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反对党或北领地政府就合同问题进行任何讨论。

“岚桥对我们在当前选举竞选中被当作政治足球感到失望,”声明中表示,

并补充说“我们是北领地经济的积极贡献者”,已经雇用了近100名达尔文当地员工。

岚桥集团的声明再次指出了中企业在澳创造的价值,让澳方的说法站不住脚。

因此选择拒绝是合情合理合法的,而这一坚定立场背后,还有中国企业在全球港口布局的战略考量。

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投资了多个战略港口,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海上丝绸之路”网络。

达尔文港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对这一问题,中方在4月7日也给出了回应,指出了澳大利亚不能把正常的商业合作给政治化;

应该营造公正、开放且稳定的市场环境,确保中资企业在澳开展业务时享有平等对待。

全球港口争夺战

达尔文港争议实际上是全球港口争夺战的一个缩影。

2021年6月,巴拿马海事管理局在进行战略审计后,撤销了2016年授予中国岚桥集团建设科隆巴拿马运河集装箱港口码头的特许权。

理由包括战略考虑以及投资和当地劳工雇佣要求违规等问题。

而在今年李嘉诚旗下的长和公司又宣布将要把自己在巴拿马的港口经营权卖给美国财团,这一消息一出,官媒几次发文章批评,指出这一商业行为并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

随后交易合同签署被暂停,但是在同一时间,巴拿马政府却开始对了长和集团的审查。

审查过程中发现了违规行为,意味着如果完全确定,便可以收回这些港口的经营权。

刚要收回巴拿马的港口,如今又要收回澳大利亚的港口。

可以看出在全球港口争夺战中,中国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政治压力。

总结

达尔文港争议折表面上是一场港口经营权的争夺,实质却是大国博弈的一个缩影。

中方“绝不出售”的强硬表态,既是对企业合法权益的捍卫,更是对单边霸凌的响亮回击。

历史早已证明,将商业航道变为政治角力场,最终只会让所有参与者搁浅。

面对世界经济的惊涛骇浪,人类需要的不是筑墙自困的短视,而是同舟共济的智慧。

参考资料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25-04-05,《澳大利亚总理:正考虑赎回中国租赁的达尔文港》

北京日报,2025-04-07,《有人鼓噪“将达尔文港还给澳大利亚”,中方回应》

环球时报,2025-04-09,《澳前官员为中企租达尔文港辩护:当时没人提安全》

来源:林深史见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