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东方建筑、汉字书法与华美服饰,在肖幼宁的童年埋下了一颗向往中国的种子。随着年龄增长,她通过阅读中国文学、聆听传统音乐,逐渐将这份好奇转化为热爱。为了走近心中的“文化圣地”,她利用课余时间在西班牙的中文学校学习汉语,每周两次课程雷打不动,课余时间还会主动自学。这
她从西班牙来到上海交大
以饱满热情投入中国文化研究
她是龙舟赛冠军
在激流勇进中诠释拼搏精神
她是文明对话使者
在校园内外架起跨文化交流之桥
她将个人成长融入
人类文明交融的时代浪潮
用青春力量书写
“文化天下”的交大答卷
她就是
上海交通大学2025届优秀毕业生
人文学院 肖幼宁
(MARIA SANTAMARIA DIAZ)
深耕中国文化,融贯学术新篇
东方建筑、汉字书法与华美服饰,在肖幼宁的童年埋下了一颗向往中国的种子。随着年龄增长,她通过阅读中国文学、聆听传统音乐,逐渐将这份好奇转化为热爱。为了走近心中的“文化圣地”,她利用课余时间在西班牙的中文学校学习汉语,每周两次课程雷打不动,课余时间还会主动自学。这份执着让她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最终以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开启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硕士之旅。
在交大,肖幼宁的学术热情与人文学科的深邃底蕴完美契合,成绩稳居专业前茅。积极投身学术科研,参与中国哲学、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学术研讨,在上海交通大学-海德堡大学国际研讨会上分享研究成果。
课堂外,肖幼宁漫步广富林文化遗址、参与“红色城市探索”,从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感知中华文明的厚重。她说:“学术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理解另一种文明的钥匙。”
勇竞龙舟赛场,共筑文化心桥
如果说学术是肖幼宁探索中国的“舟楫”,那么龙舟则是她融入中国的“纽带”。初见龙舟,她便被其独特的造型与团队协作的魅力吸引,毅然加入交大龙舟队。从零基础到核心成员,她与队友在汗水中挥桨、在激流中呐喊,渐渐磨合出无需言语的默契。两年间,她随队征战国内外赛场:蝉联中国C9名校龙舟赛冠军、斩获上海市学生运动会亚军、摘得国际名校生态赛舟会二等奖……
“龙舟让我读懂了中国文化中的‘同舟共济’。”肖幼宁感慨道。她不仅自己投身这项传统运动,还主动向国际学生推广,吸引更多人加入队伍,龙舟队也成为交大校园里跨文化交流的“缩影”——不同国家的队员齐声呐喊,诠释着团结与拼搏的共通精神。此外,她还尝试拳击、攀岩、皮划艇等运动,在2024年中国名校水上公开赛女子皮划艇项目中跻身前六。
践行多元使命,对话文明未来
肖幼宁始终相信,跨文化的理解“始于语言,成于行动”。她多次以志愿者身份投身于国际学生迎新、城市文化探访、国际交流周等活动,让国际学生更深入地领略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在“全球挑战计划”中,她远赴泰国参与农业废弃物转化项目,获评“卓越成员”,用行动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作为交大百川融媒体团队的成员,肖幼宁负责运营上海交通大学的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向世界展示交大的学术、文化与生活。在她担任运营者的半年多时间里,账号共计发布五十余条推文,粉丝数量突破一万七千人。“我想让世界看到真实、立体、充满活力的中国。”她说道。
从“被东方文化吸引”到“成为文化传播者”,肖幼宁的成长故事,正是交大“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办学理念的生动注脚。在这里,学术、体育与实践交织成网,五洲学子共同书写多元融合的篇章。
“未来,我希望继续深耕中国,搭建更多文明对话的桥梁。”站在毕业的节点,肖幼宁的目光坚定而温暖。而交大,也将继续以开放的胸怀培育更多如她一般的青年使者——凭借深厚的专业造诣与广阔的世界格局,他们成为文明对话的使者,让多元文化交融的光芒,照亮人类共同的未来。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