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3月,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成为白酒行业的风向标。在这场被誉为“行业晴雨表”的盛会上,洋河股份以第七代海之蓝焕新上市与梦之蓝手工班真年份战略深化两大动作,展现了其“双线出击”的野心——既夯实大众价格带基本盘,又剑指高端市场话语权,掀起了一场“守
2025年3月,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成为白酒行业的风向标。在这场被誉为“行业晴雨表”的盛会上,洋河股份以第七代海之蓝焕新上市与梦之蓝手工班真年份战略深化两大动作,展现了其“双线出击”的野心——既夯实大众价格带基本盘,又剑指高端市场话语权,掀起了一场“守正与出奇”的协同战役。
一、海之蓝第七代:百亿大单品的“破局三重奏”
作为年销超1亿瓶、累计饮用顾客超3亿人次的“国民经典”,海之蓝的第七代升级被洋河视为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此次焕新聚焦品质、美学、战略三大维度:
工艺革新:采用“224335”非遗绵柔工艺,基酒储存周期延长至3年以上,并加入5年陈年调味酒优化酸酯平衡,空杯留香与粮香层次显著提升,直接回应消费者对“口感变化”的质疑;设计焕新:以“探索蓝”为主色调,瓶身融入海浪浮雕与“天圆地方”哲学元素,酒盒采用云线设计呼应“水天相接”意境,既传承经典梅瓶造型,又注入国潮基因;战略升维:目标将单品规模从百亿级拓展至150亿-200亿,并通过“暂停第六代订单、控制线上供货”等渠道管控手段,解决价格倒挂问题(如电商售价一度低至建议零售价的55%),重塑市场信心。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升级选择江苏作为首发市场,依托省内41.94%的营收占比优势快速试错,为全国化渗透积累经验。洋河更同步推出高线光瓶酒,以“名酒品质+光瓶便利”切入2000亿下沉市场,形成与海之蓝的差异化互补,覆盖全价格带。
二、真年份战略:高端战场的“信任革命”
面对高端市场被茅台、五粮液垄断的格局,洋河以梦之蓝手工班为核心,发起“真年份战略”突围:
技术背书:联合中国酒业协会与方圆认证集团,推出行业首个第三方认证的“真实年份”标准,标注基酒年份并实现二维码追溯,将抽象的时间价值转化为可量化指标;稀缺价值:仅选用20年以上老窖池酿造,基酒储存周期超10年,每瓶均需46名国酒大师联袂品控,年产能严格控制在3000吨以内,以“非遗手工、真实年份、只此一品”塑造高端心智;全球化布局:通过“梦之蓝手工班全球行”活动,已深入北京、南京、迪拜等20余个国内外城市,以文化输出强化“中国高端年份白酒”定位,打破国际市场对白酒的刻板认知。该战略直击行业痛点——此前年份酒市场乱象丛生,虚标年份、概念炒作屡见不鲜。洋河通过标准化、透明化的承诺,不仅为自身赢得差异化竞争优势,更推动行业从“营销噱头”回归“品质本质”。
三、挑战与机遇:双线协同的“平衡术”
尽管战略清晰,洋河仍面临多重考验:
口碑修复:海之蓝虽销量强劲,但“广告酒”“假酒泛滥”等标签仍困扰其品牌形象。第七代虽提升基酒年份,但消费者认知转变需长期沉淀;价格体系重塑:海之蓝渠道价倒挂(如52度480ml产品批发价129元 vs 建议零售价188元)、梦之蓝M6+成交价波动(一度跌至指导价50%),亟需通过控量保价(如暂停线上供货、配额管控)重建经销商信心;产能支撑:真年份战略依赖庞大基酒储备,洋河虽坐拥100万吨原酒储能与23万吨陶坛老酒,但高端酒酿造周期长、成本高,需平衡产能分配与市场需求。对此,洋河提出“12355发展纲要”,以消费者为中心,依托“洋河+双沟+贵酒”三品牌矩阵,构建“厂商利益共同体”,通过《洋河市场监管大法》等制度保障渠道秩序,力求在规模扩张与品质升级间找到平衡点。
结语:一场关于“时间价值”的行业重构从海之蓝的“国民化焕新”到手工班的“高端化跃迁”,洋河的双线战略本质是一场对“时间价值”的重新定义——大众市场以“性价比”抢占即时消费,高端战场以“时间沉淀”构建长期信任。正如洋河总裁钟雨所言:“真正的浪潮,永远藏在老百姓的餐桌边。” 在白酒行业从“量价齐升”转向“品质竞争”的当下,洋河能否凭借“硬核产能+柔性创新”续写传奇,或将重塑中国白酒的价值逻辑。
来源:长忆是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