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10日晚,十堰市郧阳区谭家湾镇黄畈村党群服务中心里灯火通明。“温了一壶乡愁直播间”里,主播举着色泽金黄的干酸菜热情吆喝:“乡亲们看喽!这酸香扑鼻的老坛酸菜,下面条开胃,蒸扣肉提香,9块9包邮到家嘞!”60岁的康帮秀大娘盯着屏幕上跳动的订单,自家萝卜干、干春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陈新才)3月10日晚,十堰市郧阳区谭家湾镇黄畈村党群服务中心里灯火通明。“温了一壶乡愁直播间”里,主播举着色泽金黄的干酸菜热情吆喝:“乡亲们看喽!这酸香扑鼻的老坛酸菜,下面条开胃,蒸扣肉提香,9块9包邮到家嘞!”60岁的康帮秀大娘盯着屏幕上跳动的订单,自家萝卜干、干春芽等“山旮旯里的宝贝”当晚卖出170多元。
这场直播,是“80后”新农人倪明月带领团队开展的第25场助农直播。25场直播累计帮周边农户实现销售额25万余元,让深藏大山的干春芽、野生菌等“边角余料”变成了农民增收的“金豆豆”。
从食用菌产业带头人转型电商新锐,倪明月的创业足迹串联起乡村振兴产业链。农家出身的倪明月,高中毕业后外出务工攒下“第一桶金”,2018年返乡投身食用菌产业,先后在南化塘等3个乡镇发展羊肚菌、赤松茸等食用菌产业基地100亩,带动230余人就业,年产值达1500万元。去年在黄畈村拓展503亩林下经济,探索“菌药套种”模式。如今,他的团队已形成菌种培育、种植、技术服务、产品加工销售的完整链条,12人固定团队中既有返乡青年主播,也有本土种植能手。“农村有很多‘吃不完、卖不掉’的好东西,比如留守老人晾晒的干货、山林下的野生菌,以前只能烂在地里,现在通过直播能卖到全国。”倪明月说。自2024年9月至今,倪明月的团队直播累计销售额突破550万元。
黄畈村党群服务中心是直播助农的“主阵地”。村“两委”不仅提供场地,还协调物流、开展培训,将服务中心打造成“农产品展销+直播带货”的综合平台。村民只需把农产品送到这里,团队便负责筛选、包装、上架。康帮秀感慨:“过去菜园子种多了发愁,现在直播一响,野生水芹菜、南瓜干等‘边角料’都成了抢手货。”直播间里,干豇豆、红薯干、土鸡蛋等20余种特色农产品依次亮相,主播用方言讲解吃法、强调产地,评论区“下单”“再来一份”的留言不断闪烁。
“山货出山”背后是立体物流网络的支撑。郧阳区建成县级快递物流共配中心,冷链车直通村头,实现上午下单、下午发货。目前全区农村物流覆盖20个乡镇350个村,日分拣量达8.3万件,日发货快递12万单。倪明月团队的直播间紧邻村仓储点,上午直播下单的农产品,下午就能通过乡镇物流网点发往全国。“冷链车直接到村头,干货、生鲜都能及时运,物流成本降三成,新鲜度更有保障。”他指着待发的包裹说。
一组数据见证变革力量:倪明月团队直播销售的20余种土特产中,既有花椒、干辣椒等传统干货,也有林下种植的天麻、香菇等特色产品,其中40%来自脱贫户和留守老人家庭,培养出汪丽娟等本土主播,月收入超4000元;全区培育电商主体4000余家、电商人才18000人次,建成191个镇村电商站点,2024年农产品电商营收33.8亿元。更深远的变化在田野间生长——根据直播数据反馈,村民扩大腊菜、红薯、香菇、小水果种植;红薯粉条经精包装,身价从每斤12元跃至19.9元。
夜幕下的直播间,正照亮山乡新图景。倪明月团队筹建中的深加工车间,将让土货变身标准化商品;“菌药套种”基地里,天麻与食用菌和谐共生;物流车灯划破山间晨雾,载着山乡“金豆豆”奔向远方……在郧阳,3000余名新农人正用手机架起致富桥,让乡村振兴“看得见摸得着”。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来源:壮乡大表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