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Fabless模式,就是专注芯片设计、销售,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外包给台积电、三星等公司,典型的企业如高通,英伟达,华为海思都是这种模式。
4月11日,在中美关税大战如火如荼的时候,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悄悄的发布了一条消息:
“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
字数越少事情越大,为啥突然要改变原产地认定规则,为啥是此时修改?
首先给大家说明半导体方面的一些常识,半导体的生产制造有两种模式Fabless(无晶圆制造厂)与IDM(一体化设备制造)。
Fabless模式,就是专注芯片设计、销售,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外包给台积电、三星等公司,典型的企业如高通,英伟达,华为海思都是这种模式。
IDM模式是覆盖芯片的全产业链、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均由企业自主完成,典型企业有英特尔、三星、德州仪器等。
聪明的你肯定一眼就看出来了,Fabless玩的是轻资产模式,投入低,IDM模式是重资产模式,工厂建设和设备采购价格高昂。
全球半导体市场中,IDM企业贡献约66.7%的芯片产值,主要集中于存储芯片、模拟芯片等需要工艺深度协同的领域78。Fabless企业占比约33.3%,集中于逻辑芯片、GPU等设计创新驱动的细分市场。
美国的IDM占比全球47%,Fabless占比全球68%,综合占全球半导体市场55%份额。美国现在毫无疑问现在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半导体国家。
所谓的“流片”就是将设计好的版图发给工厂将晶圆加工成具特定功能的电路,然后再送进封装测试厂进行封装和测试,最后才能得到一块完美的芯片。
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的封装和测试的费用占比为35%,50%,15%,不同类型的芯片占比可能会变化,但是总体来说芯片制造也是成本的大头。
芯片制造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卡中国脖子的就是这一环节,“光刻机、刻蚀机”就是用在芯片制造上的。可以说芯片制造是芯片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
中国以前的原产地认定标准是以封装测试地为主的,中国进口商品的时候收的税按照原产地收税的。
中国进口的芯片的生产流程大部分是美国设计,台积电生产,最后都马来西亚封装测试,所以原产地就是马来西亚,但是我国对马来西亚的税率很低,所以我们从中收不了多少税,按照特朗普的说法:“我们被欺骗了,我们吃亏了”。
但是有人说,这就是全球产业链呀,资源的最优配置什么的。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现在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朗图憋着劲要用芯片卡死我们,要用关税整死我们,关税都加到145%了,我们当然也不能束手就擒。
我们改变原产地的认定规则,我认为有两方面的考虑。
第一,从国内来讲,此举可能吸引芯片制造商来中国建厂,吸引芯片投资。2024年中国芯片进口总额达3856亿美元(约2.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10.4%。2024年全球芯片产业规模约为6250亿美元。中国进口芯片金额占全球市场的62%,中国的是全球最主要的芯片市场,没有之一。
当中国改变了原产地的认定规则之后,那些芯片制造厂商就要考虑了,以前随便找个小国家进行封装测试,享受低关税的方法可能行不通了。
那将芯片制造厂放在哪里就是一个需要好好考虑的问题,放在韩国,放在台湾,还是放在中国大陆,一旦选择错误,就可能面临中国高关税的要求,芯片制造厂都是重资产,不可能随便移动,这样看来,将芯片制造厂放在中国大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还有中国是最大的芯片消费市场,芯片生产出来立马就能就地销售。
第二,特朗普给全世界疯狂加关税,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要迫使制造业回流美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芯片制造业,特朗普想要巩固它在芯片制造方面的势力。
不能说特朗普的这招没有效果,台积电宣布追加投资1650亿美元,用于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建3座晶圆厂、2座先进封装厂及1个研发中心,创美国史上最大外资单项投资纪录。截至2025年3月,台积电在美累计投资目标已从初始的120亿美元逐步提升至2000亿美元(含技术升级与产能扩展)。
一旦台积电搬到美国,美国肯定加大对中国芯片制裁。但是中国出台了这个原产地认定新规后,以台积电为首的芯片制造企业就要好好考虑是否要搬到美国了。
中国现在对美国的关税是145%,如果台积电的产品价格增加145%的成本,他的芯片估计卖不出去了。除非台积电能够放弃中国的市场,当然那是不可能的。
中国出台的这项政策十分精准,一招就打在要害上。世界上的芯片企业现在都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自己的芯片要在哪里生产,如果选择美国,他生产的芯片还能够进入中国这个最大的芯片市场吗?
特朗普想要制造业回流美国,我们也想要芯片制造厂来中国,那就比比谁的吸引力更大吧。
现在很多人面对特朗普的歇斯底里,动不动就要和他干一架,不要上头,我们现在是见超拆招,我们不着急,我们是处于上升势头,不急不躁,徐徐图之。
全文完,感谢阅读,如果喜欢请给个点赞,多多转发。
来源:史脉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