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不愿打,但也不怕打!”面对美国单边将关税加码至145%、中美贸易近乎“脱钩”的紧张局势,中国零售行业正以雷霆之势展开反击。京东、盒马、永辉、华润万家等巨头集体出手,一场规模空前的“出口转内销”供应链保卫战正式打响!
“中国不愿打,但也不怕打!”面对美国单边将关税加码至145%、中美贸易近乎“脱钩”的紧张局势,中国零售行业正以雷霆之势展开反击。京东、盒马、永辉、华润万家等巨头集体出手,一场规模空前的“出口转内销”供应链保卫战正式打响!
一、15天极速上架、2000亿采购计划:零售巨头的“中国方案”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打不垮中国制造的韧性!”4月11日,京东率先抛出重磅炸弹——未来一年将采购不低于2000亿元的外贸商品,并开设“外贸优品专区”,以全渠道流量扶持、品牌化运营破解低价内卷困局。京东采销团队甚至直接驻点外贸企业,“零中间商”式对接,让优质商品15天内直达消费者手中。
永辉超市则祭出“绿色通道”杀手锏:针对出口受阻的库存商品,15天极速上架,同步提供营销资源倾斜,帮助外贸品牌快速建立国内市场认知度。永辉喊话:“我们不仅是销售渠道,更是中国制造的伙伴!”
盒马的24小时入驻通道和“云享会”外贸专区,瞄准家居、母婴、美妆等高频消费品类,依托三级仓网物流体系,实现“爆款48小时全国达”。更与外贸企业联合开发新品,用数字化洞察精准匹配国内需求。
华润万家则通过分级匹配策略,将外贸商品精准投放到旗下2000余家门店——Olé精品超市主打高端线,社区超市覆盖民生刚需,同时联合开发自有品牌,释放外贸产能。
二、美国零售巨头的“双输困局”:沃尔玛遭商务部约谈,供应商集体说不!
当中国零售业全力疏通内循环时,美国企业却在关税压力下陷入“内斗”。3月中旬,沃尔玛被爆要求中国供应商降价10%以转嫁关税成本,遭商务部紧急约谈。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强硬表态:“中企不做‘背锅侠’!”
“利润已薄如刀片,再降10%等于自杀!”一名服装供应商透露,沃尔玛甚至威胁将订单转移至东南亚,但品质和交货周期难题让其进退两难。专家指出,美国零售巨头的“硬球战术”实为饮鸩止渴——若强压供应商,恐引发供应链断裂;若涨价,消费者必用脚投票。
三、从“应急”到“战略”:中国为何敢说“奉陪到底”?
商务部数据显示,中国内需市场规模已突破50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政策层面,“内外贸一体化”战略加速推进,通过标准对接、渠道互通、数据赋能,将外贸产能转化为内需升级动力。
武商集团联合行业协会发起“数据赋能计划”,用消费趋势分析指导外贸商品优化;联华超市以专项优惠和直播带货加速库存消化。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直言:“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中国已从策略到执行全面备战。”
贸易战的终局,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购物车里。当美国民众为涨价的家居用品抱怨时,中国消费者正用“外贸优品”装满购物车。从京东的2000亿采购到盒马的24小时极速入驻,这场“供应链保卫战”不仅是商业博弈,更是一场民心之战。
正如网友热评:“特朗普的关税打不垮中国,反而逼出了更强大的内循环!”中国零售巨头的集体亮剑,正在书写贸易反击战的新剧本——**你加税,我转型;你封锁,我创新!
来源:瑾璐菇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