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级聚首!热议强基/重构/立新,白酒“T9”关注哪些问题?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4-12 07:16 1

摘要:作为行业的风向标,T9峰会自诞生起,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精准捕捉行业动态,不仅为当下行业面临的挑战提供了解决思路,还为未来白酒行业的发展趋势定下基调。

文丨王猛

4月10日,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四届中国白酒T9峰会(下称“T9峰会”)在南京举办。

来自茅台、五粮液、洋河、汾酒、泸州老窖、古井贡酒、郎酒、习酒、剑南春等9家白酒行业头部企业负责人齐聚,共同论道“强基 重构 立新”。

作为行业的风向标,T9峰会自诞生起,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精准捕捉行业动态,不仅为当下行业面临的挑战提供了解决思路,还为未来白酒行业的发展趋势定下基调。

█ “强基”则基本盘稳

酒业人对白酒行业依旧充满信心。

“产业整体结构性繁荣趋势没有改变,尤其是名酒企业展现了强大的韧性与稳健,资本市场投资者依然对酒业保持信心和预期。”

在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看来,尽管市场面临挑战,但白酒产业整体仍展现出良好的增长动力。

▎宋书玉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认为,“强基”是要铸牢立身之本,实现从“品质认同”到“价值认同”;“重构”是要顺应需求变革,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生态;“立新”是要紧跟时代步伐,以“产品创新”和“产业延伸”开创新未来。他表示,中国白酒产业调整是全局性、深层次的,既要共同应对挑战,也要共同把握机遇。

▎张德芹

张德芹建议,围绕“品质认同”,要统筹好“质量”和“体量”的关系,始终永葆对传统工艺的敬畏之心和“质量是生命之魂”的坚守,聚焦长期主义,呵护生态环境;围绕“价值认同”,则要强化责任担当,坚守使命初心,共担社会责任,坚守文化传承,创新文化表达,并倡导文明饮酒,传递时代主张。

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曾从钦表示:“白酒是价值驱动的长周期产业,调整是阶段性形态,增长是长期性趋势。当前产业正处于短期修复、中期转型、长期升级的交织阶段。”

▎曾从钦

曾从钦分析,从短期看,政策红利与需求回暖构筑产业复苏双轮驱动;从中期看,人口结构与消费跃迁催生市场重构三大机遇;而从长期看,文化基因与品质壁垒锻造永续发展核心引擎。“无论产业如何演变和调整,白酒的文化载体特性、情感表达属性、精神寄托属性始终没有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白酒产业最大的蓝海。”

以消费需求为核心,酒业需要从多维度持续“强基”。

产业生态建设是产区竞争的关键。宋书玉认为,瓶里的天地有多大,瓶外的天地就更大,可以“一瓶酒实现九瓶酒价值”。宜宾、仁怀、泸州、汾阳等产区不断在酒粮、包装、酒旅融合等方面发力,高效、环保和更有韧性的生态体系正如雨后春笋般建立。

ESG已成酒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茅台、五粮液、汾酒、洋河等头部酒企均将ESG可持续发展理念全方位、深层次地嵌入日常生产运营中。这绝非仅是履行生态责任的简单之举,更是精准把握市场消费观念变化、升维品牌价值的长期战略。

产能与储能是优化产品的根基。当前酒类消费进入“饮酒量理性,价格选择理性,风格特色喜好理性”的三理性时代,需要极致性价比产品。这要求酒企聚焦优质产能,避免短期行为,注重酿、存、销的合理结构。贮酒能力及陈年酒将是企业实力的标签。

▎袁清茂

“我们正在走向‘白酒品牌格局固化’的时代。”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表示,这些年,名酒企业都在不同程度的扩大产能。持续扩大产能,无论是工匠队伍还是技术资源,都不同程度被稀释。因此,品质强基,是非常现实的重要任务。

关于“强基”,袁清茂进一步提出,白酒企业需要找准自身定位,通过品质个性化表达、文化个性化表达等多种方式,强化品牌个性,提升品牌调性,与消费者共情、共鸣、共振。同时,精心盘点产品资源,精心打磨极致产品,精心呵护产品周期,像威士忌、白兰地一样出现一批长盛不衰的百年单品,可能是“品牌格局固化”时代的主要产品形态。

▎汪博炜

郎酒股份总经理汪博炜介绍,“郎酒优质酱酒年产能已达7.2万吨、贮存量已达26.5万吨,同时,坚持‘存十卖一’的产销原则,确保基酒年份,使酒体品质更好;郎酒兼香贮能已达35万吨,品质不断向好。”

他表示,当前白酒行业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从单一维度比拼速度和规模阶段进入到深度调整阶段;从传统的增量市场进入到当下的存量竞争。“正心正德,敬畏自然,崇尚科学,酿好酒,这是郎酒迎接时代变局,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底气和不断强壮的根基之所在。”

█ “重构”再造酒业价值体系

站在更牢靠的基础之上,“重构”成为白酒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则是当前市场深刻的变化。

“酒业面临市场持续消化能力不足,营销场景缺失,渠道库存压力增大,产品动销频次下降等挑战。酒类消费供需结构出现明显转移和分化,全球酒类消费市场进入存量期。产能失衡、竞争分化、产业链协同效率不高、价值链分配不均等矛盾愈发凸显。”宋书玉表示。

他认为,酒业需要拆掉陈旧的酒巷子,创造新的酒巷子,进行价值重构、产品线重构、品牌重构、厂商关系重构以及渠道重构。

价值重构方面,酒企应围绕产区独特魅力、风味特色、深厚文化底蕴以及产品性价比,全力构建极致化的价值体系,让消费者在品酒过程中,深度品味文化内涵、感受价值魅力、体验独特生活方式,实现从单纯的物质消费向精神文化消费的跃升。

产品线重构迫在眉睫。酒企需果断聚焦核心产品线,避免盲目拓展全产品线而导致品牌价值被过度透支。这也是在年轻群体推动啤酒、威士忌崛起,白酒消费量则呈现下降趋势的局面下,进一步满足消费需求的必然选择。

品牌重构同样关键。对于拥有多品牌的酒企而言,各品牌需独立运营,建立清晰的品牌定位与发展策略,杜绝因品牌运营混乱而引发市场秩序紊乱。飞天茅台和茅台1935,五粮液和五粮春,汾20和玻汾,都是头部企业多品牌运营的典范案例。

厂商关系也在重构。流通市场规模近2万亿,但行业集中度低,90%为小微终端。这种局面下,需要打造命运、事业与利益共同体。在白酒周期性调整的大背景下,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头部酒企纷纷采取控货稳价措施,构建互利共赢新生态。

线上渠道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正如“拆掉旧酒巷子,创造新酒巷子”所表达的那样,酒业打破传统渠道的局限,构建全新的营销渠道网络,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体验与服务,拓展产品销售版图。以茅台为例,经过多年深耕,“i茅台”APP的年销售额超过200亿元。

多维度的重构,需要头部酒企携手共进。

▎张联东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联东认为,当前经济发展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业转型升级与生活品质提升同步推进,传统技艺传承与科技创新并重,AI广泛应用,消费场景变迁,线上线下渠道深度融合,催生品质化、情感化、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多元迸发,这一系列的变化都在指引行业“重构、重塑、重做”。

“与会各方应以T9峰会为破局的纽带,构建更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在品质坚守中筑牢行业根基,在创新突破中重构竞争优势,在开放合作中建立新全球格局。”张联东表示。

▎刘淼

泸州老窖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淼认为,当前,消费市场正面临深度变革,情绪共鸣、价值认同和文化观念正在影响消费选择,传统的消费供需关系正在被重新定义。

在这个过程中,以文化共鸣激活情绪消费,以产品创新重构需求图谱,以文明对话打开全球市场,成为白酒行业实现产业价值重构的重要环节。刘淼建议,一是升级消费场景,激发情绪价值;二是顺应消费需求,提升产品价值;三是重塑全球表达,彰显文化价值。

█ “立新”谱写白酒新篇

作为千年传承的经典产业,白酒的生命力源于对传统酿造的敬畏坚守与与时俱进的创新突破,以供给端的“立新”激活需求增长,已成为酒业破局的必答题。

在本次T9峰会,五大创新路径勾勒出产业升级的清晰图景。

文化是美酒持续闪耀民族产业荣光不可或缺的新质生产力。头部酒企不断用文化创意增加消费者粘性,让消费者在品饮美酒的同时领略独特的产区文化、品质文化。

而在不断创新文化的同时,AI方面的创新也将改变酒业。以“智改数转网联”为引擎,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正重塑传统产业基因:智能勾调系统精准把控品质,区块链技术实现全产业链溯源,数字化工具打通消费端与供给端壁垒。

这种从生产到流通的全链路智能化,不仅提升效率,更让白酒产业在数字时代找准了与年轻消费群体对话的新语言。

▎汪地强

习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地强在会上表示:“习酒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以用户生态为帆,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消费新场景‌,精准连接不同代际的情感共鸣;以文化赋能为翼,借数字技术激活酿造的文化密码‌,才能在变局中开新局。”

在他看来,数字化和智能化被视作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鲜明标志,白酒行业正站在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交汇点。行业“立新”,离不开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要以数字经济开辟发展“新路径”。

▎徐占成

四川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监事会主席、总工程师徐占成则重点强调了人工智能技术为酒业“立新”所带来的机会。他表示,对于我们这些“非遗”的传统名优酒企来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生产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利用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AI)实现产业价值的高端攀升,推动传统产业现代化升级是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他同时呼吁,传统名优酒企要与自身实际情况结合,既要守正固本,也要创新突破。强化重大技术攻关,加快数字化转型,开展以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智能升级,从而加快企业高质量发展。

除了用数字化沟通年轻人,酒企也在不断开发潮饮,用创新解锁年轻消费密码。例如早在2009年,国窖1573酒在行业内提出白酒冰镇饮用的品鉴新主张“冰饮风尚”,后升级为“冰JOYS”。不只是加冰,一杯杯“窖主特调”鸡尾酒,不断征服年轻人的味蕾,让有着701年历史的美酒成为行业“传统新生”的典范。

抓住新消费群体的另一个关键是场景创新。

从酒厂工业旅游到主题品鉴会,从线上元宇宙酒庄到线下跨界快闪店,每一个场景都成为品牌价值的延伸。头部酒企系统化的场景创新,不仅提升消费粘性,更让白酒超越物质层面,成为承载生活方式的体验载体。

另一方面,创新的国际化,也将助力头部酒企开拓增量空间。宋书玉认为,发力国际蓝海市场,已经成为产业的自觉意识。

▎何勇

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介绍了《中国酒业协会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重点工作》。他表示,2024年协会实际完成工作212项,总完成度达113.4%,在党建引领、产业服务、标准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成效显著。对2025年,何勇提出,将围绕“文化年、品牌年、国际年”三大主线,推进185项重点工作,并持续深化国际布局,推动中国白酒走向世界。

以“中国酿 世界香”为旗帜的古井贡酒,已深耕国际化多年。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金辉表示,作为“数字化、国际化、法治化”新古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古井集团也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

▎梁金辉

他表示,近年来,古井集团发出“中国酿 世界香”“让中国白酒成为世界的语言”的品牌主张,多次开展古井贡酒·年份原浆酒文化全球巡礼,与国际公司合作建设中国风味的草本威士忌,与兄弟酒企携手推动中国白酒联合申遗等。“此时我们更要坚定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携起手来,答好白酒出海这道“必答题”,助力中国白酒从‘民族瑰宝’迈向‘世界名酒’。”

从“强基”筑牢根基,到“重构”重塑体系,再到“立新”为白酒产业打开了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白酒不断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超越。

来源:云酒传媒

相关推荐